对小学数学中十进制乘法教学的思考
作为一名初来乍到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我们可以在教学反思中记录我们所学到的新的教学方法,那么应该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我对小学数学“十进制乘十进制”教学的思考。欢迎分享。
对小学数学“十进制乘十进制”教学的思考1十进制乘十进制这一节是第一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基于学生对十进制乘整数的学习。依托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探索过程中顺应学生的思维取向,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积极思考和讨论交流,在不断“质疑、探究、释疑、运用”的过程中,自然发现产品中的小数位和因子中的小数位之间的关系。注重算术和算法的独立探索。在整个过程中,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自行探索,靠学生自己的理解寻找解决新问题的方法。然后通过相互交流,不断产生认知冲突,在思维中产生碰撞的火花,营造继续探索规律、解决新问题的氛围。
(1)独立尝试。学生在独立计算4.2×3.6时,必然会按照之前对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的算术和逻辑的理解进行计算。这种尝试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我充分理解学生计算小数乘以小数时的认知困难,找到针对性和针对性教学的最佳切入点。
(2)交流自己的算法和想法。在交流中,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谈自己的算法和思路,及时把握学生不同的思维生长点和认知差异。比如在小数乘以小数的过程中,老师先让学生估算2.8×3.6的最大结果,然后再让学生计算一遍。我充分尊重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到计算的探索过程中,不去评判学生的算法、计算和结果的对错,而是把各种不同的算法和想法展示给全班同学,让他们在思维中有碰撞和冲突,给他们的思考留有余地。
用规律解决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推理,获得方法。
利用学生发现的规律指导计算,可以加深对算术的理解,提高对算法的感性认识,为总结小数乘以小数的规律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心理规律。比如课堂练习,先设计学生独立练习习题,然后组织他们交流讨论,再点名让他们在全体同学面前讲自己的想法和算法。通过计算和交流,使学生对小数乘以小数的算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对一个因子有几个小数,一个乘积有几个小数的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
运用规则,开展专题培训和开放培训,拓宽思路,促进发展。
十进制乘法的计算规则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是对十进制乘法运算最简单的总结,对学生的计算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是思维的简化和解题策略的优化。因此,根据公式的特点,设计了一些特殊的练习,进一步强化了积的小数位数由因子中的小数位数决定的规律。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安排了一组开放性练习,使学生落实基础知识,开发学习潜能,培养探索能力。让学生在有趣的计算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即把探索中获得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通过自主学习、同桌讨论、合作交流,发现和创造十进制乘十进制的算术和算法,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情感、态度、学习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对小学数学中“十进制乘十进制”教学的思考2。昨天上十进制乘法的时候,学生的竖排问题很大。计算十进制乘法时,有的同学干脆把小数点去掉,列成整数竖式,然后直接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在横式上点几个小数点。有些同学受小数加减法的影响,喜欢对齐小数点而不是末尾。但是他们的答案也是正确的。按照教材要求,十进制乘法要先用整数乘法计算,自然竖式要像整数乘法的竖式一样在末尾对齐。我曾经在《小学数学教学》杂志上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说:在乘数为多位数的竖式乘法中,有些学生用上面因子的每一位数分别乘以下面因子的位数,这也是合理的。然后我就在想,分数乘法是不是允许他这样写。竖式本来是为了计算方便。学生认为小数点对齐,看起来整齐清晰,那他为什么一定要写竖排式作为最后的对齐呢?
昨天在小学数学教学论坛上发了这个帖子。主持人说:我不这么认为。你不能说为什么不能。虽然我还是很不解,但我还是尽力让学生竖着写。
今天我问了几个无论怎么教都想出错的同学,让他们在上面多写几个数字,少写几个数字,这样纵z就正确了,计算精度也提高了。
对小学数学中十进制乘十进制教学的思考3十进制乘十进制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该内容的教学重点是十进制乘法的计算规则;教学难点是十进制乘法中乘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如果乘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在前面补0。
十进制乘十进制是在学生学习十进制乘整数的基础上教授的。我觉得学生在这个知识点上是有一定基础的。只要他们掌握了分数乘法的算术,应该是比较容易学的,但事实却不尽如人意。在课后练习中,学生犯的错误很多:1,方法错误:比如教学例3(2.4×0.8),学生可以流利地说两个因子相乘的积会扩大10倍,为了保持积不变,积会缩小65438倍。但在计算过程中,有些学生不能将算术与方法结合起来,不能正确解决乘积的小数点问题。还有的同学把十进制乘法和十进制加法混为一谈,或者只看一个因子的小数位数。2.计算中关于0的问题;有的同学乘积末尾有零,先把零划掉再点小数点;有些学困生在因子是纯小数或者因子中间有0的情况下,不得不再次乘以0。3.计算错误:当因子中有很多位数时,个别同学直接写出数字(如4.515直接在2.1的竖式中,没有计算过程),然后完成竖式,而没有在横式中写出数字。
面对学生犯下的错误,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的课堂和我的学生,对此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个单元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不仅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还要突出乘积的变化规律、竖式书写格式以及因子中的小数位数与乘积中小数位数的关系。为此,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分析判断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学资源,改错的效果要比学生改书的效果好。
2、列垂直细化。重点:①十进制乘法列垂直时的“末位对齐”。(2)计算完乘积后,数两个因子* * *有几个小数位,从乘积的右边向左数同样的小数位。(3)计算结果,先点小数点,再划掉乘积末尾的0。
3.应加强十进制加减和十进制乘法的对比练习。
对小学数学“十进制乘十进制”教学的思考4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十进制乘法。我认为在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数学教学要以人为本;数学问题要来源于生活,然后应用于生活;教学时,要有意识地进行探究式教学。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当学生能够作为课堂的主人率先登台时,他们应该积极地用自己的理性解读课堂,阐明自己独特的观点,从而为课堂增添色彩,我们应该放手去尽情地欣赏他们的表演。
2.突出显示十进制数字的变化。小数位的变化是这节课的难点,我为此把教学内容提前到例2,安排了两个练习,一个是探究乘积的小数位与因子的小数位的关系,一个是判断小数位。判断小数位数后,学生选择两个问题进行计算,认识到不是乘积的小数位数与因子的小数位数相同。
3.突出垂直书写格式。有了之前对算术的理解,学生在竖着算0.8×3的时候不再觉得难了。最后,它们指导总结:小数乘以整数应该在末尾对齐。
但是,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我需要提高我在课堂教学中的适应能力。有时我忽略了学生的想法,未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没有以动态的方式继续下去。这说明老师上课要注意听讲和思考,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也会更加注意这些细节。
对小学数学“十进制乘十进制”教学的思考:
1.学生能理解例子中1008除以100的原因吗?
2.学生能否发现乘积的小数位数是因子的小数位数之和?
3.下午的新课会不会比上午的效果差?学生会会不会有意见?
举个例子,问个问题,公式化,估算一下都没问题。提出垂直计算后,学生们沉浸在计算中,自己四处游览。有些同学不知道怎么算,就委婉地提醒他们把公式算成整数。个别同学面对1008,虽然把小数点放在两个零之间,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在这里。告诉我看估计结果;大多数同学都知道,因为两个因子都乘以10,所以乘积乘以100。要保持原乘积不变,需要将当前乘积除以100。当几个同学谈到整个计算过程时,其他同学突然说:“哦!我明白了!”所以一切都是有联系的。“试一试”没问题。计算规则让学生自己总结。因为在小数乘以整数的教学中,我们非常注重让学生总结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规则,所以这里我们只需要在“因子中有多少位小数”上加上“一* * *”。最后黑板上只有五个字:“算、看、数、指、改”。提醒学生,他们可以通过估算来检查计算。
今天的例题2还是用下午第二节课的例题来讲相关的数学信息。问完第一个问题后,学生们自己进行垂直计算。我根本不需要解释,我就可以说产品小数位数不够的时候的注意点,我们要用0来补。后面的“试试看”自然是一帆风顺。
从两天的作业来看,学生的错误不在方法,而在计算,不进位,看错数字,7 × 7 = 46等。所以,这部分自己的判断是“完了!”例3将于下周一给出。
课后无事可做,就写了《教学反思》。感觉是:“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移动小数位引起的小数大小的变化的基础上讲授的。虽然最初担心学生不明白乘积的小数位数是因子的小数位数之和。但是因为我在教十进制乘法的时候很注重让学生通过计算来整理计算规则,所以我找到了注意点(能简化的就简化,乘积小数位数不够的时候用0来补),通过估算来检查计算。因此,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可以轻松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这两个例子的顺利教学,提醒自己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每个单元的知识教学,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讲解,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双基的训练,让学生通过每一个知识点。不要炒生米,这样才能让你后面的教学顺利进行。
2.学生的学业感受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基础也不同。我们应该尽量抓住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多关注后进生的知识。给他们更多说话和行动的机会。
3.注意课前钻研教材,注意要教的内容与前后期教学内容的联系,清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预设学生可能有疑惑的地方,即兴发挥学生存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