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拓展习题训练的研究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开展习题训练的研究是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其研究的立足点在于阅读教学,着眼于习题训练,以期找到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结合点(或拓展点)和有效结合(拓展)的途径和方法,并形成相应的经验和理论。

(B)研究的目标

1.通过学习、探索、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内容更加开放,更有借鉴意义。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一种更加独立创新的读写训练方法。

2.这种读与写的结合是因为“读”,但又不局限于“读”。它打破了阅读教学“读”而非“写”的传统模式,以文本(课文)为依托,以积累、理解、运用为前提,以对话、琢磨、品味、体验、感受、探究为手段,积极运用师生自己的头脑和独特视角。从多个方向、多个角度拓展、传递、辐射“写”(说),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升华情感、体验思维、学会阅读、乐于表达,达到读写结合、在阅读中理解写作、在阅读中指导写作、在阅读中促进写作的教学效果。

(三)专题的价值

1,实际意义

本课题借助语文的模仿性和生成性,尽力挖掘课本的隐性功能,重点解决小学生习作中“无米之炊”和“无米之炊”的“瓶颈”。因此,在各种阅读文本的教学中,我们多角度、多元化地进行解读。在理解和内化课文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感,从“写”(说)的角度寻找拓展点,进行创新创新的说、写、练。这样,每一篇课文,甚至每一个好段落,每一个好句子,每一个单词串,都是教师指导学生练习训练的例证、素材和着力点,为练习提供有效的参照物和创作依据,使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成为命运之水、树根之树。当每一节阅读课都变成了说写写的培训班,当作文教学无处不在,学生可以“不拘一格地写故事、写感受”

同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尽量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畅所欲言。习题初课要淡化形式,让学生充分享受想象和表达的自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学生没有了羁绊和禁锢,主观精神得以刷新,写作信心得以培养,写作兴趣得以激发,表达空间得以舒展。这样,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锻炼是一种“自我表达的需要,相互交流的需要,精神享受的需要”,才能舒服地表达自己,并乐在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2.理论值

本课题吸收了国外作文教学理论和新课标的要求,借鉴了广东省丁有宽老师的“语文读写结合”实验、上海吴立刚教授的“写生作文”实验、南京市重点项目“体验式阅读与探究式写作”的成功经验和叶圣陶先生的相关精辟论述,但并不照搬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已有的模式。虽然题目是基于课文,但是从阅读到写作,再到以读促写,实现了阅读和写作的结合。但是,我们并不拘泥于对课文的写作知识和技巧的简单模仿和嫁接。更重要的是,我们努力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打破思维定势,让学生从另一个思维角度看到一个新的世界,获得一个新的论点,追求思维的独特性,寻求异性,从而为学生成就“心智”。这样,我们的研究将进一步补充和拓展“读写教学”和作文教学的相关理论。

(4)预期结果

1,实验研究报告;

2.汇编研究论文;

3、优秀的教学设计(讲座材料)汇编;

4、优秀课堂教学记录(光盘)

5.优秀学生作品选(小作文集)

6.校本教材(《与新课程同行——阅读教学中拓展练习的教学实例》)

三、项目的实施

(一)本课题实验的基本原则

1,实验性原则: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和拓展创新主题,进行积累和应用,并在应用中有效融入自己的经验或间接经验,从而内化自己的写作能力。

2.动态原则:“每一天都是新的起跑线”。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自己去体验(加入社会,加入大自然去体验),追求课外延伸和能力培养,追求“习得”中的潜移默化。

3.发展性原理: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任何知识和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学生对作业的兴趣来源于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有话可写。这些同学一旦有了,就会跃跃欲试,不吐不快。

4.人文主义原则:做人是作文的基础。学生学会做人,作文才有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资源。学生的做人追求和性格在作文中自然流露出来,才能让人信服。立足做人,杜绝说假话、空话、套话...“文字是品格”。

5.主体性原则:作文教学作为发展学生(主观)思维的艺术,要充分认识教育主体的这种“动态情境”,即充分挖掘写作主体的潜力,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才能培养出写作高手。

6.创新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写作主体的认知规律:认知需要、成功需要及其对美的追求,激发其学习动机,营造民主、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创作灵感,迸发创新火花。

7.开放性原则:开放作文教学课堂,提供充足的阅读材料和充足的活动空间,引导他们大胆探索、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讴歌生活,在生活的海洋中“独立”地遨游。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

以讲座、考察、交流的形式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效果,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2.调查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讲座等形式,观察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学习风格、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从而掌握实验的第一手资料,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3.比较法

按照一定的标准,考察一些相关事物,分析它们的异同,从而确定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揭示其规律。比较时注意:(1)比较对象之间的可比性。(2)比较研究的数据应真实,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3)运用多维比较法。

4.判例法

注重案例跟踪,做好一个子课题、一种学习方式或一个课型的研究和讨论,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寻求积累和突破。

5.行动研究方法

本着从教育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寻求教育教学解决方案的目的,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实现教学研究为教学,教学为教学研究,以教学促进教学研究,以教学研究指导教学。

6、经验总结法

提炼和总结研究过程的感性经验和认识,提高相应的理性认识,形成相关的课堂教学实例、教学模式和研究经验。

(三)研究的步骤

筹备阶段(2006年3月至2006年4月)

1.分析我校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收集国内外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特别是读写结合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论,拟定项目实验计划,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2.组织实验人员学习相关理论,提高对课题的理解和把握,明确各自的研究目标和任务,掌握开展课题研究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实验人员的科研能力。

(2)实验阶段(2006年5月-2008年10月)

1.根据总项目的精神和要求,各年级成立相应的子项目课题组,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工作。

2.选择对课题了解透彻、工作出色的教师和班级作为试点,组织教学观摩和经验交流活动,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促进课题工作的开展。

3.做好分册教材研究,收集整理各册各单元课文的读写迁移,拓展训练计划,讲授水文和学生习题,分册编辑校本教材《与新课程同行》并出版学生作文集《小英行》。

4.及时收集过程资料,及时总结实验工作经验,认真做好阶段性总结,及时纠正实验行为。

㈢总结阶段(2008年2月至2008年4月)

1.整理实验过程数据,分析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总结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撰写实验报告。

2.收集整理实验中产生的优秀研究论文、优秀教学设计和优秀课堂记录,形成相应的文集和光盘。

3.做好校本教材《与新课程同行——拓展阅读教学中的习题训练教学模式》的修订出版工作,推广研究成果。

(四)研究的实施策略

1,调查分析,提高研究的针对性。

我们的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情况如何?我们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是我校四五年级语文成绩在平均水平以上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21.3%的学生认为自己无法顺利完成一个练习。69.4%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写作知识更多地是从课外活动中获得的;在回答“读好文”与“写好作文”的关系时,59.6%的同学只认为“读好文”可以积累好词好句。34.8%的学生认为“读好课文”可以学习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和写作思路,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还有5.8%的学生认为“把课文读好”和“把作业写好”没有关系,要想提高作业水平,必须大量阅读课外书。

为什么学生会有这种情况?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做了一些思考:我们的老师是否彻底理解了教科书?我们真的体现出教材的价值了吗?是因为我们的老师没有充分挖掘教材的资源,还是教材没有给我们提供这样的资源?我们通过仔细研究发现,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都很好地体现了“读写合编”的思想。以六年制小学语文十二卷为例。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后问题4“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什么?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写。”第二十课《穷人》题目是“继续《穷人》的故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写下来。”教材里有很多“读写合编”的例子,举不胜举。既然学生读写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而教材又为我们提供了如此丰富的“读写”资源。认真利用我们的教材,扎扎实实地把这种思想渗透到课堂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已经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学问,国内也有现成的理论和模式,但我们学校的“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拓展习题训练”的研究课题绝不是它们的翻版。我们不仅注重“组合”,更注重“拓展”,而“拓展”的核心在于“写作”,要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不仅指学生的创造,也指教师的创造。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积极的行动,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对学生的创造力有* *的认识:我认为在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只要学生能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得出独特的观点和结论,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以及其他新颖独特的表现,这些都是“创造力”。从而为教师揭开了“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开展习题训练”这一课题的神秘面纱,有助于教师理解课题的实质,把握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