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小学班级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一)教师自身因素。
1,观念过时。
由于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在班级管理中,学生被视为被控制的对象。班里的事情都是班主任处理,抑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一个没有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的班集体,不能算是一个健全的班集体,也不可能形成高效的班级管理机制。必须有师生双方的参与,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才能在具体的实践中受到教育。
2.能力有限。教师的专业能力对教学不可或缺,可以起到促进和帮助的作用。但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要体现督导的宗旨,紧扣教材,把握基本特征,既有基本的通用性,又有专业的特殊性。
(二)社会因素对阶层的影响
良好的社会环境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对学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大环境中不可避免的阴暗面也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2010年3月23日,南平郑民生,8名小学生遇害。
2010 4月12日,合浦男子砍死一名8岁小学生。
2010年4月28日,雷州男子砍伤16师生。
2010年4月29日泰兴男子幼儿园砍伤32人。
2010年4月30日,山东潍坊男子小学5人被锤子砸伤后自焚。
2010 5月12陕西省南郑县山口镇,几名歹徒暴力驾驶一辆面包车闯入山口中心卫生院附近的一所私立幼儿园,持刀将其砍伤。幼师母亲当场被砍死,两名幼师被砍死,20多名3-6岁的孩子被砍死,重伤!
这些现象都给学生心灵蒙上阴影,对社会造成恐惧,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和参与,影响学生个体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水平,影响学校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一些行为极端的学生也纷纷效仿。
(3)小学生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和和谐发展的主要个体,小学生自身的问题不容小觑。首先,小学生的身体器官和系统正在快速成长。他们精力充沛,积极向上,但同时由于自制力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较差。在完成一项任务时,他们往往依靠外部压力,而不是有意识的行动。在学习活动中,虽然刚开始时精力充沛,但往往虎头蛇尾,不能持久。以至于他们自己都需要耐心的指导和班级管理方面的训练,而不是急于求成。其次,由于一个班的学生必须是混合的,一些学生的落后思想和消极心理阻碍了班级管理及其自身的和谐发展。
(4)家庭影响。
因为小学生都是模仿型的,家庭对他们的影响不可低估。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孩子更容易形成任性等不良习惯,更要注重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第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教师观念。
班级管理的目的和根本目的应该是为学生提供和创造积极成长的机会,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去感受、体验和判断,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班主任应该是新形势下学校班级集体建设的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他们必须摆脱陈腐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克服主观意志决定一切的偏见,实现两个观:一是看时代和社会赋予教育新的重任和要求,二是看学生在这个大环境下的状态、变化和发展趋势。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班级管理,成为班级的主人,体现了班级教育的有效性。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将学生视为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识的人,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辩证地分析“社会环境”和“阶级环境”的关系。
小班环境下的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同时要克服和抵御大环境中消极方面对学生可能造成的腐蚀和侵袭。这样才能找到探索的方向。在新形势下,学校和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和谐发展提供和创造宽松民主的教育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班级的主人,班级才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3)有爱心,有责任心。
当班主任难,当好班主任更难。面对不同性格、不同思维、不同家教、不同爱好的学生,这就需要班主任细心、耐心、执着、负责、无私,不断引导和培养学生。
第三,具体策略。
那么,如何通过班级管理来实践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呢?
(一)实现“四个转变”
毫不夸张地说,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项很有创造性的工作。我面对的是一群精力极其充沛、旺盛的学生。他们心里很少有“规矩”,太相信自己,喜欢每天制造一些新问题。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尽最大努力思考转型的突破口,以极大的耐心在四个方面做出改变。
1,改班风。我对班里的学生做了一个安静的跟踪分析,通过家校联系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了学生的性格分析档案。利用本班学生好胜的特点,我配合学生完成了《班级管理组织》的修订,实施了强有力的班级自治管理。学生不仅得到了尊重和常识的需要,还得到了约束和监督的控制。我有意放大了个人竞赛的加分和扣分额度,在班里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个人竞赛。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学生热爱学校、热爱集体的情结得到了强化,于是班级真正形成了“荣誉我班”的良好氛围。
2.改变你的态度。很多同学自以为是,喜欢标榜自己,喜欢耍小聪明。这些学生大多是班里比较拔尖的学生。还有大量的弱势群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面对这种浮躁或者落后的学习态度,我真的尽力了。为此我专门召开了主题为“态度决定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班会,在班里反复陈述“过程重于结果”“态度重于结果”的评价理念,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受到挑战意识的冲击,自觉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渐渐走上正轨后,我加强了对作业和听课态度的考核,让我所有同学的所有态度都在更加规范的监控和管理中不断提高。目前我们班的听力和作业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3.改变你的习惯。好习惯能让人受益终身,坏习惯会耽误人生。当然,好习惯的培养还是要精心培养的。我曾经在班上开玩笑说,走进我们班,就像走进一个嘈杂的菜场。为了培养他们早读的习惯,我召开了全班动员大会。在班级讨论中,学生们充分意识到了早读的要求和意义,他们认真签署了诚信协议。为了纠正学生忘记带作业的习惯,要求学生用每日作业备忘录登记。这样做了之后,学生的习惯也逐渐改善了。
4.改变意识。学生会认为自己生来就是被管教的,但往往对被管教的无奈不满。这种矛盾的思维往往让他们习惯性地为自己的错误开脱。我接手后,向学生宣示了我的班级管理理念,即民主自主管理,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学生的自主教育。现实中,我们的老师经常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比如看起来再难受,看管起来也觉得吃力不讨好,所以提倡自我管理的真正目的是避免矛盾激化。老师强化从观念到行动的自主意识,目的是向学生证明,你能教育好自己,管理好自己。
(2)愿意投资。
一个班主任要做好一份工作,不仅要有思考的头脑,而且要乐于奉献。
1,投入爱情。也许是受女儿六年级的影响,我对父母的焦虑和渴望有了更深的理解。所以现在遇到什么事情,我经常会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如果是我的孩子呢?这样我就不会舒舒服服的把问题束之高阁,而是会把问题变成原因、对策等一系列积极的思考。
2.投入精力。为了做到及时的反馈和强有力的监督,我设计了周评价表,每天对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等常规进行评价,有时还要自己写评语,对学生不准确的评价和客观的自我评价进行监督和指导。每月家校联系单的建立和师生家长的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整体提升。
班主任的工作很有挑战性,让学生相信你的难度可想而知。不学习提高,自然跟不上工作的要求。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探索一定会提升自己。
1,提高你的班级管理水平。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要求自己理性,感性。
2.善于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学生千差万别,如何用最合适的方式教育学生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需要多方面的学习。学习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看书,参加培训,听听学生的建议。但是我觉得最重要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向身边的班主任学习,吸收别人成功的管理经验。所以当我遇到阶级改造这个棘手的问题时,我有章可循。
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需要选拔有效的班干部,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在开展班级活动时,以下三个方面可以有效促进班集体建设的有效性。
组建一支有效的班干部队伍。
我认为:首先要仔细观察,谨慎选择。班主任首先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这包括查阅档案,看他们的表现,听人的反应,观察他们的行动,尽可能准确地掌握全班同学的性格特点、工作能力、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等情况。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并不是苛求完美;其次,做好班干部的培训工作。没有人天生就是班干部。班干部队伍形成后,一定要想尽办法培养他们,在短时间内树立他们的威信。培训班委干部是一项经常性的、持之以恒的工作。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班主任不仅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还需要一定的管理艺术和专业知识。
(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班级是我的家,管理靠大家。”班主任要把这作为班级管理的精神导向,并努力落实到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要求班里每个人都参与管理,每个人都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通过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控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和自我发展的主体。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对学生的教育,必须在学生的响应、接受、落实之后,才能落实班级的管理意志和管理目标。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师生双向交流的方式,保证班级的管理和教育。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做自己的老师。”这句名言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传统班级管理中,往往见“物”不见“人”,处理“物”成为教师强行管理班级的重要方式。这种班级管理,就是让学生服从“物”,顺应“活动”,把独立有活力的人变成“秩序”的工具。要形成和谐的班集体,就要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系,为学生设置多种多样的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治理”,服务同学,锻炼自己。班集体建设的过程,其实就是教育学生、塑造学生、锻炼学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他们才能受到教育。
(3)加强学生自律教育。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有令不行”的自我管理,即达到自觉遵守纪律、自觉履行职责、自觉提升自我的管理目标。因此,班主任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自律教育。班主任首先要理性,要讲自律在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中的重大意义,这是保证一个人最终成就的关键。一个完全依靠严格管理的人,即使上了名牌大学,最终也很难有大的作为。而一个能自我管理,自律意识强的人,即使天性平淡,一时达不到一定的境界,最终也会取得人生的辉煌成就。第二,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自律行为的监督。以正面教育为主,要经常发现学生自律意识中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让学生效仿。同时,班主任每周要让学生自查,让学生总结自我教育的成果,找出自律方向的不足,拟定改正方法和预期目标。长期坚持,自律意识增强,班级管理事半功倍。为了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增加自我意识,我要求学生“一日三反省”——我今天做了什么对自己有害的事情吗?我今天做了什么妨碍别人的事吗?我今天做了什么对团队有害的事情吗?三分反射,就像孙悟空头上的咒语,读多了,固执也就渐渐克服了。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建设。
首先,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参与目标。目标具有导向作用,班集体的目标在班集体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何让班集体的目标成为学生明确的参与目标?在制定班级集体目标时,老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即广泛听取每一个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经过班级集体评判后制定班级公约。这样可以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有利于将自己追求的目标内化,有利于制定班级的其他规章制度。还有,学生要参与进来,让他们觉得这是自己的事情。他们是制定者、执行者和捍卫者。这样,他们就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实施。
其次,为学生提供可行的参与形式。参与意识的培养需要一系列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实践参与形式。比如可以在班级自治管理中推行值日班长制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作为班长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让他们在设计班级活动、维护班级秩序、处理班级事件中体会到自己对班级集体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然后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班主任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让良好的参与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品质。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机会,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进来。我们应该实施充分的民主策略,也就是说,“从学生到学生”“从学生出发”就是让学生集体讨论制定班级管理条例;“到学生中间去”就是学生可以对照自己的规定不断地衡量和检验自己,通过量化评分来鞭策自己,从而不断进步。尝试实施三区三制总控管理模式。教室实行“值日班长制”和“干部值班制”相结合。通过值日班长系统,让每个学生记录一天的情况。通过这种行为,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做到人人都上讲台,人人都敢上讲台。对于就餐区,实行桌长承包制;在宿舍区,由宿舍长负责。所谓总控,就是每天值班的干部在这三个区的检查中进行宏观管理,从值日班长的抽查、评分或登记中量化每天的分数,每周统计一次,每隔一周进行表彰。就是这样一个学生自我实施、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让我们班的四项竞赛成绩硕果累累,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时也给学生创造了更多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
我们也应该为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德国教育家瑞安·巴特曾经说过:“如果你不坚定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这说明,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要抓住缰绳。那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缰绳和关键是什么呢?我认为:以活动为载体,以素质教育为主线,是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缰绳。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班级活动,实施素质教育,以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
(5)开展班级活动,实施激励。
班级活动可以形成令人兴奋的外部刺激。它能触动学生的某些需求,引起学生心理活动的一系列反思,从而唤起学生尚未意识到的潜在的高层次需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将外界刺激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通过活动,学生可以在原有层次需求的基础上,积极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在班级集体活动中应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
(1)制定计划时,采取协商激励。班级活动开展前,要制定周密的活动计划,班主任要提出一些问题或建议,就活动的内容、方法、步骤提前与学生协商,引起大家的想法,想办法。班主任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要尽量采纳,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作用和价值;对一些没有被采纳的意见要进行必要的说明,充分肯定他们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尊重和信任是班主任教育情感的体现,被信任是学生“内驱力”的催化剂。这会让他们思考更积极,感觉更舒服,行动更积极。
②开展活动时,使用授权激励。一个称职的班主任,不在于他投入了多少具体的工作,而在于他如何在创造性地宏观策划和指导班级活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赋予学生组织实施活动计划的权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特点的角色,让学生既是制定者又是参与者。给学生权力,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当然,如果把组织实施班级活动的权力交给学生,班主任一定不能是外人,而应该扮演好导师的角色。学生还小,毕竟不成熟,在活动中难免会有考虑不周、执行不力的情况。班主任要及时纠正或支持他们,不要生硬地批评他们,要宽容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达到“知错就改”的效果。这样就能产生强大的激励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3)总结活动时,采取表扬激励。活动结束后,要立即进行总结和点评,以表扬式的鼓励为主,对所有学生在班里的突出表现,哪怕是他们的一点点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满意”。运用表扬性激励手段,要求班主任善于发现每个学生在班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可贵精神品质和“闪光点”,善于在表扬个人的同时,对集体的力量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样,每个学生不仅能正确认识个人的作用和价值,还能认识到一旦脱离了集体,个人就是无足轻重的。
总之,教师只要牢牢把握学生的需求,把握教育的时机,区分不同的对象,运用恰当的激励方法,就会把教育者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心理需求;会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在同伴的优秀表现中,吸收营养,接受强烈的正向刺激,从而寻求更高更新的目标,争取更大的进步。
第四,班级建设的有效性
1,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政治思想觉悟提高后,全校学生学习目的和方向更加明确,学习更加努力。认真学习、刻苦学习的现象蔚然成风。上课听课,反复思考问题,认真准备回答老师的提问,虚心向老师请教,同学们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为祖国的强大和中华的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观念正在树立。对于个别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班委还认真分析、排队,在哪个或哪些科目学习成绩差,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开展“一对一,一对红”助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端正了学习态度。
老师给学生创造一个体验成功的平台,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为老师和家长学习变成为我学习。他们明白知识的重要性,开始敢于思考和说话,敢于质疑和提问,有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班主任尊重学生的意愿,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体优势,自主发展的空间也得到极大的拓展。
3.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
通过开展健康积极的活动,培养全体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实现身心双丰收,一直是班委的目标。
在课余时间,学生们长期坚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在节假日打排球、篮球、乒乓球、足球等文体活动。各班班委还组织学生去社会福利院,给福利院的老人送去关怀,打扫房间,送去歌声和笑声。活动中,同学们积极活动,或打扫卫生或打扫房间,或与老人们一起开展娱乐活动。学生们的良好表现得到了福利院老人的多次表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了解社会、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提高自身素质教育的效果。
4.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班干部。
以人为本的班级民主管理使每个学生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从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即强调学生道德内化中的主体性,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来引导学生道德的发展,是学生主体性向正确方向升华的保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已经成为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最有效的手段。我们班实行的值班班干部制度,由几名班干部每周安排一定时间负责学校的管理工作,包括早读管理、两操管理、午休管理、卫生管理、安全管理等活动,由值日班长检查汇报,班主任指导,让学生真正全面地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能力。
班级集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学校教育远远不够。未来要争取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力量来支持和发展教育,让孩子的明天成长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