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创造良好的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大胆进行英语口语交流的重要前提。只有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在探索未知的同时,敢于展示个性,释放巨大的潜能。因此,教师要把环境的创设放在首位,让学生快乐,乐于思考,敢于表达,自由地进行口语交际。
1,更多“民主平等”。很多学生都不敢在课堂上说话,尤其是农村的孩子,他们在课堂上不说话。主要原因是有心理障碍:害怕在公共场合说话不当,失风度,被老师指责批评。这些问题成为很多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阴影。因此,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讲、肯讲,关键是要增强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摒弃“尊师重教”的观念和做法,走近、亲近学生,能够以一个倾听者、朋友的身份,以一种没有心理距离的开放方式与学生交流,从而建立民主、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的氛围,萌发学生的表达意愿。
2.更“和而不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如果学生在说话时冷眼旁观、窃窃私语甚至人身攻击,会导致他丧失自信心,害怕说话,不利于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使学生不仅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懂得尊重他人的发言,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学会补充和帮助,从而在和谐、融洽、健康的集体心理氛围中轻松地学习。
3.更多的是“利益和情感”。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动力。长期以来,语文课堂只是老师的“论坛”,学生习惯做忠实的听众。在听课和繁杂的问答中,学生慢慢失去了表达的欲望,口语交流能力可想而知。要真正解放学生的嘴巴,就要淡化教师的表演欲,从兴趣和情感的激活入手,培养学生的表演欲。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古今中外口语丰富的领导人、将军、作家等雄辩的事例,借助事例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口语交际的感情。
4.更多的是“欣赏和鼓励”。当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真诚地赞美他们,会给他们增添无穷的动力。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要给予肯定、表扬或奖励,也就是说,讲得不好不要训斥,以免挫伤积极性。我在教学的时候,经常会谈到对学生的表扬,也会经常奖励孩子一些小礼物,比如红星、小书签、卡通图片等。说话特别好的孩子还会得到老师奇怪的奖励,比如当一天班长,给老师一个拥抱,叫他“说话小能手”。同时,我也很重视引导孩子用赞许的眼光看待同学。比如鼓掌——如果一个同学讲得好,就为他鼓掌。这样,说话的学生感受到了积极的评价,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提高了他们语言表达的勇气。
第二,立足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口语交际训练。
课堂教学是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阵地,加强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有意识地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设计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口语交际实践。
1,依托语文教材,挖掘口语交际话题。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要依靠语文教材。在人教版初中教材中,口语交际方面,每个单元都有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训练内容童趣十足,贴近儿童生活,是很好的交际话题。但是每个单元只需要一两个课时,肯定会限制训练区域。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探索口语交际的话题。(1)从文字插图开始。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插图,直观、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观察、联想、表达的兴趣。这些插图不仅浓缩了文本的内容,还隐含着观察方法和思维训练。请学生先按顺序和重点观察插图,然后练习说。然后对比课文,看看课文是怎么描述的。学完课文后,还可以通过插图帮助学生有条理、具体地复述课文。也可以依托课文内容,观察插画,拓展想象力,说说插画在课上没有写过的内容。(2)从课文的对话开始。课文中往往有很多对话段落,课本都是语言优美的文章。学生可以在模拟对话的过程中受到示范语言的影响,久而久之也能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在教材中,童话、寓言、故事都是人物化或拟人化的角色活动,都有对话。在课堂上,可以将教材转化为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分组扮演角色,进行对话训练。比如,在教高一《小蝌蚪找妈妈》第二册的时候,我让学生分组扮演角色,把小蝌蚪的心情从失望变成喜悦,用鲤鱼、乌龟、青蛙妈妈的善良来表现活泼、童真。学生从具体的对话语言中,了解对话的反应性,体验人们因情境、身份、说话内容不同而改变语气语调,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3)填空。教材中的很多课文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会催生出很多学生感兴趣的交际话题。比如二年级上册“我要葫芦”一课的最后,写着葫芦一个个掉下来,我让孩子编一个故事“如果你是他的邻居,你会说什么?”孩子们把自己置身于文章的具体角色中,各抒己见,既明白了道理,又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2.注重教学过程,加强口语交际练习。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是非常重要的。(1)在提问和解疑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质疑解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他人讨论的能力。比如二年级上册《三只白鹤》,我引导学生看图,让他们想象自己是三只白鹤中的一只,提出自己的问题,想办法解决。然后同桌讨论,看看对方的方法行不行,哪个更好。这样通过相互提问和讨论,在充分的交流中获得知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2)加强评价中的口语交流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他人的阅读和答题进行点评和补充,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评价活动也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是口语交际训练最常见的形式和良好的契机。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评价”环节,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讲评时,首先要求学生注意他人的阅读、发言和回答问题,然后要积极思考和判断,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和补充意见,敢于争辩,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比如分组交流自学,分组讨论,上课分组汇报,分组交流。这样就不断扩大了口语交际训练的范围,增加了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时间和空间,补充了以学生个体活动为基础的口语交际训练形式,可以取得更好的口语交际训练效果。
第三,重视课外生活,利用一切机会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古人说得好,“欲学诗,功夫在诗之上。”仅仅通过课堂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积极拓展学生自主参与口语交际的更广阔空间,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
1,在课堂交流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对话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说话方式,是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说话是瞬间的。学生在学校最空闲的时间是课间。因此,教师可以在课与课之间的交流中,引导学生对每一个话题流利、有条不紊、准确地说话,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从而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进行对话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提高口语交际的质量。
2.在学校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学校里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如春游、艺术节、六一、班级和团队活动、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往往还沉浸在快乐中,而此时,每个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以借机组织学生在活动中告诉大家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开心的事,让学生充满兴趣,有话可说。这时,老师要提醒他们注意自己的口语顺序是否清晰,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久而久之,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自然会提高。
3.培养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流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上的各种人接触和交流,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要适当安排交际作业,让学生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比如可以布置“赶集”的交流作业,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积极参与买卖双方的口头交流,提高表达能力。
总之,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实践,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任重道远。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和研究,认清其本质,才能探索和总结出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