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从几个方面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二是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如果教师本身不能掌握课程标准、教材甚至考试大纲,那么他们对学生的引领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就像一个对道路本身不熟悉的人引领别人,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效率非常低。目前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教师对教具的依赖,好像没有教具就不能教。特别是中学各科都向学生推荐各种复习练习册,每个学生的书桌和床头都堆满了各种复习资料。我常常在想:如果一个老师只用一本教材,没有任何教辅材料,他能教好吗?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学生编一些问题吗?好像没有“一本教材决定胜负”的老师。只有减少学生的教具,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这一切都源于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能力。老师不知道学生能做多少题,能做什么题来应对高考和中考。他们只能“越做越好”,学生做多了总会遇到考题。
自课程改革以来,许多教师没有独立完成一个学段的教学任务。比如小学老师,很多学校习惯分阶段教学,分三个阶段:下阶段(一二年级),中阶段(三四年级),上阶段(五六年级)。教低段的老师每年教一二年级,送毕业班的几乎不教低段。中学也是如此。有的学校规定教初一的永远教初一,那些老师就是每年送毕业班的,换别人的校长不放心。这种分段教学的方法,使得大部分教师无法完全理解全期课标的要求,掌握全期教材,所以在教学中无法整合全期教材,只能凭感觉。教第一本书不考虑第二本书的内容,教第一章不考虑第二章,完整的知识体系被人为割裂,学生只能学到一些知识的碎片。这样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目前提倡“一标多本”,即全国每科只有一个课程标准,但教材可以多样。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各地区可以自行选择教材。同一所学校不同学科的教材版本也可能不同。语文可能是人教版,数学可能是北师大版,物理可能是沪教版。连这一级的学生语文都是人教版,下一级的学生改成山东教育出版社。这种教材的多样性也给教师掌握教材带来了困难。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用什么教材并不重要,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无论用什么版本的教材,都是新的。但是对于老师来说,就大不一样了。教师如果不能熟练掌握教材体系,就很难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教学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任何一套教材都有三个体系:知识体系、能力体系、价值体系。这三个体系也对应着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老师不仅要了解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梳理教材的三大体系。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掌握教材呢?如果你问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你能把握住教材吗?他会理直气壮地说:“没问题!你觉得课本上哪道题我不会?哪篇文章我不会讲?”
其实,把握教材,不仅是要理解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更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要求教师熟悉该学科的课程标准,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明确教材在整个学习期间的逻辑线索,从而将前后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
就像数学中的点、线、面、体一样,知识的掌握也分四个层次。有的人只能一个一个的掌握知识点,却不能把这些知识点连成一条线,这是掌握知识的第一层次;有的人能把前后同类知识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线,却不能把不同类型线的知识横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面,这是第二层次;有的人可以把同一个年级的知识纵横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面,却不能把不同年级和一个学习时期的知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的立方体,这就是第三个层次。只有把整个学习期的知识纵横链接起来,才能形成一个知识体,这是第四个层次。教师达到四级,就成为教学能手。无论他从哪个知识点切入,都能把各种知识串联起来。一些特级教师之所以能随意驾驭教材,是因为他们已经到了四级。
为了引导教师掌握教材,近年来,我在倡导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的同时,倡导教师开展“讲教材”活动。“谈教材”不同于以往的“通用教材”。“通用教材”只是把教材的知识点从头到尾“过一遍”,把不清楚的问题、重点、难点搞清楚。一般都是教哪些书“穿越”了哪些书,不注重教材的完整性。“讲教材”要求教师整合教材,无论教哪个年级,都要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整个时期编写教材的意图,从知识体系、能力体系、价值体系三个层面把握教材。
首先,教师要掌握整个学习时期的教材。每个时期的老师,不管教哪个年级,都要拿到本学科整个时期的教材,对照新课标认真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画出知识树,写出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本期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质量要求和数量要求)是什么,如何落实这些要求;
2.这套教材的写作意图(如何体现课程标准)和写作风格是什么?
3.这套教材包括哪些知识,用什么样的逻辑线索来结构化这些知识(画一个知识树或知识结构图并加以说明);
4.有哪些知识可以融入到这本教材中?
5.这套教材包含的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什么(知识体系在前面。三大体系可以用一棵知识树来表示,也可以画三棵树:知识树、能力树、价值树);
6.如果从小学一年级教到毕业班,我要这套教材做什么?
老师写完教材分析后,大家以教研组为单位上台演讲。每个人都会把自己的知识树(或者知识结构图)扔到屏幕上(或者画在黑板上),阐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自己的处理思路。通过讨论,我们可以互相学习。教研组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设计了本节本学科的知识树(或知识结构图),并张贴在教室的墙上。大一新生一入学,老师不要急着讲第一册的第一课。首先,他们应该告诉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知识结构图,让学生有一个全面的感性认识。
其次,要把握一个教材。现在很多老师在假期拿到新教材后,急着准备接下来两周的新课,连后面的知识都不看一眼。有的老师讲第一章不看第二章,讲第一节不看第二节。其实真正有经验的老师应该先通读整本教材,对照新课标,了解编者意图与知识的关系,画出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图,写出教材分析。按照前面的方式,还是以教研组为讨论单位,设计好这本教材的知识结构图,贴在教室墙上。新学期开始,先不要急着讲第一课,而是告诉学生整本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计划。
第三,要把握一个单元的教材。教师不仅要准备一本教材或一篇课文,备课时还要准备一个单元。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各科教材基本都是以主题的形式编排的。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明确一个单元的主题,要知道编者是如何围绕这个主题选材和编排的。应鼓励教师进行单元和集体备课,统筹安排一个单元的课时和活动。
第四,要从整体上把握一篇文章或者一个教材。有的老师备课时一头扎进细节,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全文。要钻研一篇文章,首先要搞清楚这篇文章在整个单位的什么位置,编辑为什么要选这篇文章,如果改,能不能做到?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重点是学什么。老师只有清楚这些,才能备课上课。过去三个类的内容可能在一个类中处理。
总之,教师只有真正掌握课程标准和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才能用更少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减轻学生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