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标点符号制作人的表情?
隐喻用于描述网络上的特定行为和事物。比如置顶(因为论坛总是从上到下显示最新回复的帖子,即回复帖子可以提高帖子在页面中的位置)、灌水(在论坛中发布与论坛主题无关的内容)、楼主(发帖的人)、沙发(有的回复说“搬个板凳看热闹”,所以第一个回复的人就是“坐在沙发上”)。汉语拼音或英语单词的缩写。如MM(妹子)、BS(鄙视)、PF(仰慕)、RPWT(性格问题,形容运气不好,典故可能是做坏事的报应,但没有贬义)等。国外也有很多LOL(大声笑)、BTW(顺便)等缩写。其他一些形式的网络语言也可以用缩写来表达,但有些人聪明到乱用缩写(尤其是自己的缩写别人不懂),最终导致比脑残更恶心的效果。谐音利用数字、字母或单词的谐音来简化文字,方便输入,起源于学生经常玩的文字游戏。可以分为几类:汉语同音字,如520(我爱你)、555(喵喵叫,表示悲伤)、8(不是)、94(是)等。用中文念外国同音字,如88(byebye)、3Q(thank you)、德硕(でしょぅ,用作语句后缀,强调语气);外语同音字,如CU(再见)等。智能ABC用拼音输入法打词典里没有的词,懒得选词。最后用同音字来代替原来的意思。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早期网民用智能ABC输入“版主”(论坛页面管理员)却总是出现“点珠”。最后大家把版主叫成了点珠。方言是网络上流传和流行的一些方言。比如我(我)、稀饭(喜欢)、酱紫(喜欢这个)、少女(妹子)、守望(不要)、虾米(什么)等许多台湾省译制的动画、电视剧,因为发音不准,成为无数大陆女生装可爱的专用网语。还有Nai(你)、Kounai(可爱)等等。外来词据说现代汉语中有大量社会人文方面的外来词,如经济、科学、革命、组织、纪律、自由、劳动等。,是梁启超和鲁迅那一代留日知识分子带回国的。时至今日,中国人仍在网络上从日语和英语中吸收各种词汇,如宅男(整天呆在家里,社交能力低下的动漫迷)、萝莉(少女,洛丽塔主角的音译缩写)、萌(可爱)、kuso(流行于台湾省,原意为日本狗屎,现指恶搞)等等。技术术语计算机、信息技术、游戏等领域的一些内部术语。已经流传成为标准的网络语言词汇,大多是外来词,而且经常以缩略形式出现。比如E-mail(电子邮件)、PK(玩家杀,网络游戏中攻击杀死其他玩家的行为,后来扩展到决斗、相互攻击等。),GG(好游戏,最早是输的一方为了表示礼貌,后来演变成放弃的意思)。强词夺理来自香港格斗漫画,特点是全彩恶搞的剧情,男女双方肌肉魁梧的角色,斗气正酣,充满污言秽语的对话和带有港味的感叹号。比如【口谷月】(一个注音词,表示心情)、扑街(被打倒)、逆天(形容实力)、考证极限(比超)、杂鱼(土豆)等。(香港人-__-b)带有典故的流行语,有些带有含蓄的讽刺。比如火星(形容没见过世面的人,过时的东西,出自周星驰的著名电影《快回火星去吧,地球很危险》)、马甲(用来隐藏身份的备用ID,出自赵本山的著名小品《穿上马甲别以为我不认识你》)、才华(形容一个人聪明或讽刺一个人愚蠢,出自赵本山的著名小品《你太有才了》)。从.....)(和声...哈哈)表情符号最早是在日本文字媒体上报道的。为了使记录更准确、更生动,常加一个类似(笑声)的音符,表示此时有人笑了。后来这种风格被网友们学会了,他们在表达感情的时候,专门写了某个表情或者动作。如出汗、昏厥、摔倒、哭闹、敲地板等。日本汉字是指用标点符号和字母组成类似于一个人物表情的图案,后来发展成用符号描绘多行的大图案(称为ACSII艺术)。世界上最早的汉字是:-)(转90度看,笑脸),同时期出现了类似的:-(,;-),B-),其中XD(笑)在港台很受欢迎。一些即时通讯软件甚至手机里已经收录了常用的面部字符。输入的面部字符可以转换成真实的对应图案。炎字传到日本后,日本网民又发明了另一个方向的炎字,如_,T.T,-_-b等。,后来orz(人在挫折中下跪的样子)出现了。此外,中文还有“尴尬”二字。关于火星文:所谓火星文,是台湾省学生中非常流行的一种写法。它使用了大量的缩写、音标和同音字,使整篇文章无法辨认。从这个角度来说,和脑残是一样的。火星文和脑残的关键区别在于,火星文是一个加密系统,里面有大量的“圈内行话”。要理解火星文,需要结合网络语言知识,逐字翻译(类似How are you = How are you);但是脑残只是修饰了文字的形状,理解脑残是人的本能可以做到的,不需要任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