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的阅读方法
1,逐页。
这个方法不是我的发明。有一本书叫《淘气的拉夫》,是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阿德罗·埃斯蒂斯的作品。
拉夫是一个非常淘气的男孩。四岁时,他的姐姐们在读书,他很调皮,爱捣乱。姐妹们不想和他一起玩。小拉夫生气地说:“谁不识字?不就是翻页吗?”
其实读书就是这样。看完一本书,再看第二本和第三本...读了一千多本书和余本,这个人就成功了。
生活中大家都是这样看书的,却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我给小学生们讲了这个方法,学生们都笑了!我跟一线老师说了,老师们都笑了!我告诉几十万家长,他们的笑声让我难忘。笑过之后,听我说大家就明白了。这真的是一种很棒的阅读方式!
2.大声朗读整本书。
扎克伯格在他的大女儿出生十多天后给他读故事。看什么书?婴儿的量子物理学。
我相信从那天起,扎克伯格就没有停止过给孩子读书。他一定给女儿读过成千上万本书。我坚信他绝对不是在作秀,因为他没有作秀的必要。
韩国妈妈陈清辉的儿子18岁博士毕业,女儿10岁考上大学。他们不是神童。他们为什么这么厉害?
原来,陈清辉六个月大的时候,就让两个孩子接触绘本,每天至少给他们读20本绘本。你可以数一数,一天20本书,从6个月到3岁,这两个孩子光是绘本就听了2万多本,成了故事大王。
向孩子们大声朗读整本书。它什么时候开始和结束?答案是1-12岁。你读了多少书?尽可能多读书,越多越好。
这种方法可以用在小学课堂上吗?可以!从2004年春天开始,我每天至少给学生读十分钟的书。到目前为止,我给学生朗读的绘本、桥段书、经典童书已经达到800余本。
有人说没时间做这个,课文那么多,作业那么多...我观察过很多学校,每天早操结束,班主任都要去上课训诫学生,大多是批评的声音,要求学生做这做那。如果从一年级开始花十分钟看绘本(看完一本不到十分钟),坚持看1200本绘本到六年级结束,学生能一无所获吗?
3.经常停下来猜测。
不要一下子就把故事读完,停在关键点上,让孩子猜测作者接下来会写什么,人物会做什么,故事的结局会是什么...
孩子猜错了,请家长买100本书给孩子看,让孩子继续猜;如果猜对了,奖励50本书,让他们继续阅读和猜测。
其实猜测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人和孩子之间有真实的互动,孩子和大人的思维是可以训练的。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有专门训练阅读猜测的单元。这种阅读方法超级简单,孩子在家里用了很久。
我让学生们猜猜作者接下来会写什么。学生们的回答非常有趣,与作者的完全不同。谁最有创意,作家!《可爱的小老鼠哥哥》系列已在中国引进出版23册。创作这套书的作家和他的妻子之间有一个约定:如果其中一本书的最后一张图片被读者猜中,即使不成功,这本书也不会再次出版。据说到目前为止,没有读者能猜出来。
当孩子一次次猜测不准的时候,就会看到自己的不足,知道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创造。猜得多了,孩子的创作能力自然就训练出来了,你就知道自己写作文了。
4.看完再说吧。
看完一本书,不要设计那么多问题来考验孩子,这样会让孩子的阅读兴趣消失。日本绘本之父宋居智早就警告过我们。高水平的老师会让孩子畅所欲言,说说书中有趣的地方,说说自己喜欢的内容。
最好鼓励孩子给爷爷奶奶讲故事。一遍又一遍地说,孩子会慢慢变得不一样。读后说是学生学会发现的重要训练形式。
读了潘新和教授的《语文:表达与存在》,我越来越明白,在语文教学中,“学会表达”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让学生守规矩?最简单的方法是学生听完故事后告诉别人。孩子讲故事,家长录音,让孩子听自己的声音;孩子一旦多听,就能发现自己的问题,提高很快。
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可以建立一个学生可以大声讲故事的QQ群、微信群,让孩子每天在这里放录音。坚持两年,效果自然会显现。
5.看完写。
陈省身和吴文俊都是伟大的数学家。1946年7月,吴文俊到上海拜访陈省身老师,陈省身带吴文俊去图书馆,不予理会。直到6月1947,陈省身才再次出现。
我们一见面,陈教授第一句话就是:“吴文俊,你该还债了!”如果你一分钱都不借给任何人,那债务是什么?陈省身说:“这年头,你看了别人的书,就欠了人家债。”债务怎么还?陈省身说:“你不能只看别人的书,你应该自己写书。这是还债。”吴文俊豁然开朗,走上了“还债”之路。吴文俊教授去世2017。据统计,他是世界上读书最多,写的书最多的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人们应该读书写字。读书不写字不是真正的学者。边读边写,才能大有作为。无论哪门学科,都需要多读多写。
我读过《朱小蔓和朱小地的越洋对话》这本书。朱小蔓教授问他的弟弟:为什么美国的中小学生如此有创造力?
朱小地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很多方法,尤其是阅读和写作。看完一本书,一般要写读后感,写的方式很多。比如,想象自己是作者,给朋友写一封信,介绍这本书;以书中主角的口吻写几篇日记,反映书中的主要内容;假设你组织一个活动,邀请作者参加。作为主持人,你非常灵活地向观众介绍作者和他的书。"
多年前我对读后感写作做过深入研究。我有很多方法可以通过读书来“还债”。我写一句话,一段话,一首诗,一封信,一篇长文,与作者进行深度对话。“还债”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一个故事改编成剧本,把一本书改写成自己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