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辅导案例怎么写
1,自主安排,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整理圆的基础知识,课前通过看书和小组作业产生一个作品;在课堂上交流、欣赏、分析、评价,找出每组作品的优缺点。把复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课内复习和课外复习相结合,课堂成为展示学生思维成果的舞台。学生的作品有各种形式,如绘画、概述、列表、表格和树形结构...它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个性化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科学分析评价的能力。
2.注重强化和加深理解。要根据学生之前学习的实际情况,抓住半圆的周长和面积、圆形路径的面积、已知周长的面积等重点进行引导和讨论。在学生全面复习圆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学生容易忽视、错误较多的典型问题,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查漏补缺”的目的。
3.联系生活,学会创造。结合生活中有趣的例子,如计算捆绑四瓶啤酒所需的绳子长度、求阴阳太极图黑色部分的面积等,鼓励学生灵活分析问题,寻求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难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和数学文化的魅力,也能享受到运用译、剪、补等方法大大简化问题所带来的“顿悟”体验。
在使用补习计划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在拿到补习计划时,做的是上面的题,而不是利用补习计划中的题来预习教材,回归教材,探究教材内容;也有少数老师上课只围绕辅导计划组织学习,不关注教材。有的甚至一个班一个学期,教材都是束之高阁,几乎是新的。其他辅导计划与课本习题基本相同,只是数据和情境略有变化,甚至排列顺序也是一致的。这些“以案代书”的做法无疑是错误的。毕竟辅导计划并不能涵盖学生课堂学习的全部内容,更不能替代教材的基本功能。学习指导的来源主要取决于教材或其他教学文本的选择,应该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学习内容进行“再设计”和“二次加工”的过程。遗憾的是,有些教材非常适合学生自学,是指导学习的好材料,却被老师抛弃或随意创作。
比如我在教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高度”的内容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引导题:
1,三角形的高度是多少?三角形的高度怎么画?
2.三角形有多高?三角形都是三高吗?
结果,学生们争论是否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个高度。有的说直角三角形只有一个高,有的说钝角三角形只有一个高,有的说钝角三角形没有那么高...教室里一片混乱,几个优秀的学生谁也说服不了谁。更多的同学无所适从,因为“三角形的分类”是三角形的特性之后的内容,还没有学过。大多数学生不清楚这几类三角形的定义。教师在编写辅导计划时没有充分考虑教材的逻辑顺序和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提出高难度的思维问题,造成了知识体系和课堂秩序的混乱。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引导功能,改进引导题的设计,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高度,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效果:
1,三角形的高度是多少?你从教材P81中的这段话读到了什么?你认为哪些词是关键?
尝试分析:
(1)身高是a();
(2)高度和底是(),一边可以做底,另外两边()可以做底。
2.画身高的方法是什么?这本书里没有图表。三角形怎么放?你能画出来吗?
这样的辅导计划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度、适度的挖掘,可以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高”的含义以及底与高的对应关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习画高度的方法时,弥补了课本上直接作图的不足,让学生画出三角形的位置,既能训练学生规范的作图习惯,又能突破操作的难点,巧妙的顺水推舟,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在使用补习计划的过程中,要遵循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处理好补习与学习、练习与思考、计划与材料的关系,努力走出偏执和极端的误区,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和谐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