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标准论文
精神健康标准相关论文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心理健康标准
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有代表性的心理健康标准,并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对这些标准进行了辩证思考,得出各种心理健康标准理论应系统科学整合,取长补短的结论。从实际出发,逐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标准;用辩证的观点看心理健康标准。最后,文章探讨了心理健康标准与现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的可能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心理健康标准
1.国内外一些有代表性的心理健康标准
1.1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身体、智力和情感的协调;适应环境,在人际交往中相互谦让;有幸福感;我能在工作和事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高效的生活。【1】该标准是在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健康大会上提出的,在国内心理学界被广泛使用。可以算是吗?多数原则?代表强调群众均衡发展。
1.2马斯洛(A.Maslow)等标准。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评价;人生的目标可以是现实的;能与真实环境保持联系;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当的情绪表达和控制;在不违背集体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进行有限的个性发挥;在不违反社会规范的前提下,适当满足个人的需求。【2】典型?精英原则?提出来的是绝对的标准,强调个人发展。
G.Allport提出的1.3标准。
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七个标准:广泛的自我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情感安全;感性客观性;有各种技能,工作专注;现实的自我形象和内在统一的人生观。[3]和马斯洛提出的标准一样,也流行于西方心理学,强调自我生存。
林崇德提出的1.4标准。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接纳自己;控制自己;自我调节;自我提升;发展自己;自我调节;设计自己;满足自己。[4]这是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观点,是大众公认的。显然,它强调自我发展,属于一种发展的观点。
1.5其他学者的观点。
除了以上流行的标准,国内外其他学者也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以国内学者为例。比如郭念锋提出的标准,倾向于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量化和细化。他提出以下几点:心理活动的强度;精神活动耐受力;周期性节律;意识水平;隐含的;康复能力;心理自制力;自信;社交;环境适应性。陈光磊的标准[6]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出发,他认为中国文化中对待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以下几点:人格和谐、宽容、封闭;做事要适度,感受环境;自我检查和自我调整;人顺应自然,平衡阴阳;超越自己,心连着九个境界。余国良的标准[7]比较全面系统,属于综合标准。他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认识自己,接纳自己;面对和接受现实;能协调和控制情绪,心情好;人格完整独立;热爱生活,愿意工作。
2.回顾当前的精神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上所述,有一定的缺陷,要么过分强调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要么过分强调个人的发展;要么过分强调生存的标准,要么过分强调发展的标准。而且,照搬西方心理学理论而不结合中国国情或者标准难以量化、模棱两可、难以服众的现象比较普遍。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详细论述了现行心理健康标准的不足之处。
2.1标准凌乱,片面,没有整体概念。
有学者精辟地指出了当前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的几种片面情况,即六个标准、两种观念、两种倾向。[8]六个标准分别是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标准、医学标准、学习和生活适应标准、个人主观经验标准、心理成熟度和发展水平标准。这两个想法是什么?多数原则?然后呢。精英原则?。这两种倾向是什么?生存标准?然后呢。发展标准?。比如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看标准,好像做到这七点,心理就健康了。众所周知,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心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也是不断成长的。即使你做到了以上几点,你也不一定完全心理健康。
2.2直接照搬西方理论,不融入中国文化,不适应中国国情。
纵观国内现有的心理健康标准,关于国外的榜单和论述很多,其中马斯洛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影响最大。马斯洛从自我实现者的特征中提炼出来的心理健康标准甚至被当作标准,符合中国国情的意见很少。[9]这显然行不通。人是群居动物,无法超越社会的限制。社会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脱离中国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肯定不行。陈光磊的标准与中国文化结合紧密,但研究不够深入和清晰。
2.3过于主观,难以量化差异,标准往往模糊不清。
除了郭念锋提出的可以量化之外,国内外流行的其他标准,显然都是不可以量化的,比如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拥有幸福,确实很难量化。什么是幸福?我觉得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马斯洛等人提出的标准。:人生的目标可以是实际的,什么是实际的,所谓燕子知道天鹅的野心,只要达到了目标就不准确;G.Allport的标准:拥有各种技能,这个更是模棱两可,根本没有解释什么是技能,更不用说各种技能和标准了。
3.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思考
鉴于以上对现行精神卫生标准的回顾,发现此类标准或多或少存在局限性,各类标准难以令公众信服。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争论不断,提出了几种观点。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当一个问题令人费解时,往往是因为问题本身还没有到定性阶段,需要后人进一步探索。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的精华,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除哲学外的所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关系更是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其他学科都是哲学?领导力?但是心理学和哲学的关系比较复杂,心理学领域一直有一种说法:?哲学是心理学之母,生理学是心理学之父。孩子?当然,然后呢?妈妈?脱不了干系。因此,我们不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3.1系统科学地整合各种理论,取长补短。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心理健康标准的概念应建立在系统论和辩证观的基础上,是一个整体。如果心理健康标准离开了辩证观和系统观,就只能得出关于心理健康的支离破碎的论述和论证,而不能形成识别心理健康的理论框架和实践体系。其实每个人的思想都受他的生活经历影响。如果对现有的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观点和表述做一个转换性的解读和分析,就会发现有很多论点其实是有共同点的。因此,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社会学家甚至精神病学家之间的合作是必要的,这将有利于心理健康标准的解决和整合。[10]
3.2从实际出发,逐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标准。
国外的心理健康标准必然有其实用性,但人是社会性动物,容易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符合中国人性格特点的心理健康标准。国内学者也做了一些研究。如前所述,陈光磊提出的标准在语言和角度上非常符合中国人的特点。但是,在我看来,这个标准还是没有推广价值的。我倾向于将统计学与社会规范相结合,探索能够代表中国大多数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虽然这个问题任重道远,但是我们必须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尤其是要得到一个有代表性的规范。
3.3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心理健康标准。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我们能做的就是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即不必刻意去创造这个标准,而应顺应其自然发展;事物都是在矛盾中不断发展变化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发展揭示的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所以心理健康标准必然是时断时续,在曲折中不断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认识的一般规律是从个体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体。心理健康标准也要符合这个规律,加强对人格的研究,然后把* * *性延伸到人格上来测试,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3.4心理健康标准与现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的可能性。
现行的《学生体质健康国家标准》于2007年9月开始在我国各级学校全面实施,对提高学生体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毋庸置疑,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但是国家显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中小学充斥着所谓的?咨询室?只有一些有心理资源的大学,真正为少部分学生提供了服务,作用仅限于无大事。毫无疑问,心理健康与学生有关?品德?尤其是学生的感恩,如果做得不好,即使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不一定是好学生,反而会成为害群之马,贻害无穷。因此,我们应该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放在应有的高度加以重视,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在各级各类学校实施。这样既能弥补体质测试本身的缺陷,又能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健康状况。这种模式的探索也是任重道远。
参考资料:
[1][2][3][4][5][7]余国良。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9。
[6]陈光磊。论中国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标准[J].青海社会科学,2005,(1): 69。
[8],石,。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基础教育研究,2007,(5): 49。
刘一杨志雯。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再思考[J].云南电大学报,2005,7,(1): 53。
心理健康标准相关论文2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标准
多元文化主义在西方国家影响很大。它不仅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还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如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甚至心理学。本文主要探讨多元文化主义的内涵、心理健康标准以及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明确心理健康标准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特点来制定,并且应该具有包容性。
关键词:多元文化主义;心理健康标准;相对论
西方心理学的多元文化主义被美国心理学家皮尔森认为?文化中心论提供了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之外解释人类行为的第四维度,其意义就像是继三维空间之后发现的时间的第四维度?。其中,多元文化心理咨询和治疗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那么心理健康标准是否也应该向多元文化的方向发展呢?
一,多元文化主义的心理内涵
多元文化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其前提是承认文化之间的差异,强调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平等,反对用一种文化的价值标准来评判另一种文化的优劣。更反对某种文化处于主导或霸权地位。
多元文化主义认为文化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一种社会行为不仅受行为者个体内部因素的调节,还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而且,由于个体的一些内在因素,如需求、动机等,也是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从根本上说,行为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它们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孤立存在,研究者也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背景孤立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
西方传统心理学理论虽然在个人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忽略了文化的作用,但它并没有脱离文化,只是反映了西方的主流文化。当这些理论作为一般规律应用或扩展到非西方文化中时,必然导致理论中隐含的西方文化价值观被强加于其他民族的情况,必然导致以西方白人文化为标准对其他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倾向进行衡量和评价,从而得出不恰当的结论。因此,多元文化主义者并不想完全放弃原有的心理学概念,而是想更加关注文化在这些概念中的作用。多元文化思潮难道不是一种与传统心理学理论竞争的行为吗?第四势力?理论形态是补充和完善传统理论的元理论。
但需要指出的是,西方心理学中多元文化主义所提到的个体文化身份的多样性,不仅仅是指属于不同文化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还指出了同一个体同时属于多种文化,其心理行为具有多重文化色彩的可能性。
二,心理健康标准的内涵
心理健康标准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的客观指标,是制定心理健康量表、心理健康诊断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受到心理学各种理论流派的影响,心理健康标准的定义是复杂而充满分歧的。目前,中国学者判断心理健康标准至少有七个标准:统计学标准、社会学标准、主观经验标准、生活适应标准、医学标准、心理学标准和发展标准。就这些标准而言,除了医学标准比较客观,争议较小外,其他都是争议极大的。
纵观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有两种思路:一是遵循?多数原则?思路;二、追随?精英原则?这个想法。多数原则,即假设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心理行为是正常的,而偏离这一正常范围的心理行为可以视为异常,体现了正态分布的标准。然而,一些西方学者在制定心理健康标准时仍然遵循另一个原则?精英原则?马斯洛从世界近代史上38位成功名人的人生历程中总结出来的,可以说是最严格的尺度?精英标准?。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是内在本性得到充分发展的人,这样的人才代表真正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应根据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素质来确定,即以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这一原则得到了其他一些西方学者的认可,比如罗杰斯所说的“是”?充分发挥你的职能?;奥尔波特称之为。成熟?;弗洛姆将其视为?有创意?。
从上面可以看出,马斯洛坚持以人类生物学基础作为衡量人类个体价值选择的唯一标准,用了几?自我实现者?以价值选择的标准来解释人性,判断人格是否健康,有失偏颇。因为个体价值的选择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是多样化的而不是统一的。
第三,心理健康标准的文化相对性
从历史上看,心理健康标准应该是跨文化的还是受文化影响的,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人文主义者和其他研究者形成了对抗。人文主义者的观点很容易理解。因为他们主张以人的内在本质的实现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而人文主义者认为所有的人都具有相同的内在本质,自然这个标准应该具有文化普遍性。然而,其他研究人员指出,心理健康标准往往具有文化相对性。虽然很多行为,尤其是严重的精神障碍,在大多数文化中都被认为是不正常的,但是很多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是被区别对待的。一个被广泛引用的例子是对同性恋的看法。
因此,任何心理健康标准都深深地刻有特定时期特定社会文化的烙印。由于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心理健康标准本身就具有文化相对性和跨文化的特点。主体通过活动作用于客体的过程决定了心理学的社会文化历史性,不同的社会必然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的心理健康标准。所以,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是受价值支配的。它是社会性的,随着不同的文化而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标准是特定文化的产物。
第四,总结
根据多元文化理论和心理健康标准的复杂性,认为心理健康标准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可能有单一的标准。心理健康标准应该是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不同的群体应该有自己的心理健康标准,从而更好地判断个体心理健康的程度。此外,心理健康标准的多样化也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不同的社会群体采用不同的心理健康标准,会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
[1]彼得森普多元文化。TayorandFrancis,1999,16-19:114。
【2】高圆圆,巅峰强者。论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主义对后现代心理学的贡献[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3)。
[3]马翠平,戚学平。从中国文化的视角建构地方性心理健康标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7):83-85
[4]郑,,朱军.浅析西方多元文化心理学[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6):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