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
有心理健康问题的老师对小学生的伤害会很大。专制型教师粗暴对待学生,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精神,使他们焦虑抑郁,导致他们对学校持消极态度。
2.坚持心理健康的科学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和方法以学校心理学为基础。二是尊重学生客观的心理事实。
学校心理学是在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与这些分支密切相关,而且是它们融合的结果。
3.尊重和理解学生。
首先,尊重学生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形成。很多学生,尤其是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自觉性差,缺乏自信。这时,教师的尊重、信任和鼓励有助于小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其次,尊重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因为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打开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使我们的教育为学生所接受。只有无条件地尊重学生,学生才能向好的方向发展。
第三,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必须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包括同情理解和认知理解。体恤理解是指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当事人的心理去理解他们的困难和困惑。
4.预防、治疗和发展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预防、治疗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针对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更重要的是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多为师范生。要坚持正面教育,让学生心理更健康,素质提升更快。
5、整体与个体的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个别比较容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或者已经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重点治疗。在个别教育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通过班会、晨会和各种课外活动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
对于家庭不健全的学生,要采取个别教育,与他们谈心,多关心帮助他们,为他们保守秘密,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有效治疗他们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