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的特产是什么?详细介绍一下。

古时候荒无人烟的化州,瘴气多,人患痰。相传“石龙”城里有罗辩手,怜民疾苦,种下橘子,所产橘子有神奇功效。明清时,周人在周城内修建华严寺,纪念罗扁,寺门对联曰:“故事忆当年,植柑万株;仙踪留在这里,毛庵是个住的地方。“关于化州橙的记载,在明朝万历年间(约1600)编纂的《高州官志》“药”中已有记载。除了传说、功效、价值、辨析、土壤、气候、物种保护、采集、加工、贡赋、起源、图谋,还有大量赞美化州橙的诗词。清中叶,全县种植柑橘300余亩(约1,000株)。清末民初,由于战乱频仍,加上当局只注重获取,不问生产,柑橘更是遭到破坏。到1949,全县只有30多亩(2000棵树左右)。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50年代拨出专款,恢复老桔园,开辟新产区。1962成立县柑桔生产办公室,委托中药材公司负责柑桔的生产、加工、收购和销售。橙色面积逐年增加。70年代初,全县柑橘面积发展到3000多亩,1985年增加到8500亩(约17万株)。县人民政府还组织中医药专家对化州橙进行了系列研究。为了挖掘当地生产的优势,1987年将赖家源桔制品厂扩建为中药厂,职工从20多人增加到100多人,生产桔系药物,进一步发挥了桔在医学上的作用。1988,该厂批量生产桔子系列药品。榕树茶,又名琉璃茶,因产于古官路榕树集市附近而得名。据说榕树茶条鲜嫩,叶片翠绿,形状与古榕树相似,故名。还有,榕树茶的原产地是茶(明崇祯年间赵所建),寺旁有一口井,名为井。井水清澈甘甜,榕树茶泡在玻璃井里,特别香醇,所以又叫刘力茶。榕树茶入口甘润,喝了不仅解渴,还能祛风化痰,消积开胃。这种茶种植于明末,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末清初,阿清官司因避权奸逃到这里,剪发为僧,隐居在刘力寺。他在寺庙旁边建了一个小茶亭,把玻璃茶泡在玻璃井里招待路人。由于釉里茶清香甘甜,好果能传书,所以各地官员、名人到刘力寺饮茶赋诗成为时尚,留下了许多佳作。比如郜琏的观察,让沈晔万音有了“新罗饮一灯”的美句。名人谢贵元借茶题诗:“峰转茶馆,让我们在名泉尝一勺甜;“绝对像惠山的味道,岭南真的不减江南。”名人喝名茶,相得益彰。榕树茶很有名。南盛的蒋莎是糜子,耐旱,不耐瘠薄,怕涝。南盛大部分耕地属于黑泥田,含碳丰富,松软疏水,适宜高良姜生长。南生高良姜色泽棕黄,微有光泽,不晒瘪,皮薄肉厚,肉脆肉嫩,味辛甜,姜酚含量高,具有化痰行气、消食开胃、健脾利水、祛湿、预防疫病的作用。据长辈传说,清朝光绪年间,化州及邻近各县瘟疫流行,南盛一带村民吃生姜,防止得免疫性疾病,使周边一片太平。此外,南盛姜水配以当地名菜“白切鸡”,香而不腻,风味十足。餐馆、饭店、居民家庭都以生姜为主要调料,彼此习以为常。还有当地厨师用来调味的香辛料粉,南方多配姜。菜特别好吃。南盛种植蒋莎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当时只有几十亩。自此,高良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可以作为调料,还可以作为治疗汉病的药物,所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清末已发展到500多亩。民国时期。谢村、汕尾、唐乐种植面积由浦山扩大到南盛,年种植生姜1000多亩。在蒋莎(干姜片)上市季节,南盛圩的许多商家按秤收购,运往桂、滇、华中、华北等地销售。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高良姜生产,总结交流生姜种植经验,推广高良姜良种。同时,商业部门设立了一些收购点,促进了高良姜的发展。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全公社每年种植高良姜3000亩左右,亩产2吨。后来随着南生引水工程的修建和完善,夏季多涝田,不利于高良姜生产。再加上当时有“重粮轻钱”的倾向,使高良姜种植面积减少。1988,全区(镇)种植生姜约200亩,总产量300多吨。水桥黄瓜水桥的农民种植黄瓜的历史悠久,把黄瓜做成瓜干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水桥黄瓜,因其产地而得名,最早在中村和六村种植,后来逐渐发展到附近的山厝、下厝、影壁、禾仓角、唐晨、梁厝和六村。新中国成立后,水桥黄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除了在老产区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外,还在临近的岐岭、龙秀、罗地、斋堂坡、楚坝等两广区(镇)进行了种植。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水桥每年种植黄瓜100多亩,生产瓜干约1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