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策划方案
二、教学目标:
老师:
1,了解小学生的情绪状态。
2.帮助小学生理解和调解自己情绪的重要性。
3.帮助小学生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
学生:
1,了解自我的情绪状态。
2.明白情绪是可以调控的,初步学会调控不良的自我情绪。
3.明确情绪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正常表现,树立正确的情绪态度。
三、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对待不良情绪。
四、教学难点:
比较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作用。
五、教学准备
1.旋律欢快、深沉而又悲伤的合成音乐,歌曲《歌唱与微笑》和几个气球。
2.多媒体课件
3、布置活动室,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空间。
不及物动词活动过程
课前交流
上课前,我们一起讨论几个问题:快过年了,你爸妈给你买了一件你很喜欢的衣服。你会有什么反应?你很想穿这件衣服去学校,但是你妈妈坚持让你等到春节。你会生气吗?会难过吗?(学生回答)晚上看电视,看到非常恐怖的场景,你是什么反应?(学生回答)
事实上,快乐、恐惧、愤怒、悲伤、恐惧等。我们展示的都是情绪,所以你无时无刻不在处理这种情绪。你对它了解多少?到底什么心情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情绪”的缤纷世界,一起体验吧!
明镜台
(一)音乐进入情境
1,请来欣赏一段音乐,用心去听,用心去感受。
2.听这段音乐时,你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快乐,幸福-恐慌-悲伤
3.总结:刚才一小段音乐引起了强烈的情绪波动。我们的情绪不断受到环境和事件的影响,往往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有欢快的、开朗的、快乐的,也有烦恼的、悲伤的、抑郁的,甚至痛苦的、悲伤的。
(思路:通过一段能引起强烈情绪波动的音乐,让学生体验情绪的变化。)
玩“踩气球”游戏来体验情绪
导读:音乐可以引起情绪的变化,不同的事情可以引起情绪的变化。我们通过一个游戏来体验一下吧。
1.游戏方法:学生两人一组按压左小腿上的气球。老师讲“情绪”这个词的时候,学生用右脚踩旁边同学的气球,自己踩气球是为了防止别人踩。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玩游戏,伴着音乐。
2.学生体验:你在刚才的游戏中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学生随口说)
(思路:通过“踩气球”的游戏,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情绪变化。)
(三)利用“身边的事”来回顾情感
1,就在“气球”里,我们的心情经历了这么大的变化。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会遇到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情况下,自然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下面哪位同学能和我们分享一个你身边的小故事?说说你的遭遇,当时是什么样的情绪反应?(同学们说说自己经历过的各种情绪)
2.老师总结:多种多样的情感,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这里有很多情感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幸福,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些都是积极的情绪。但是也有一些情绪让我们对生活感到很苦恼。我们称这些情绪为负面或不好的。
(思路: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的情感经历,让学生对情感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智慧泉:
导读:不良情绪如果不加以控制和调节,往往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事实并非如此。梁肖和他的同学有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课件,了解负面情绪。
课件情况:
1,在电脑课上,因为其他同学认为梁肖不会操作电脑,就嘲笑他,梁肖大怒,动手打人。
(1)梁肖,对吗?他有怎样的情感体验?
(2)面对同学的嘲笑,梁肖该怎么办?
(3)如果你是梁肖,你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2.数学期中考试,李明错了两次,得了95分。他对自己很不满意,天天指责自己:“我真蠢!这么容易的问题还是错了。”
(1)李明说的对吗?他有怎样的情感体验?
如果你是李明,你会怎么做?
(思路:通过学生生活中的一段话,让学生知道,不良情绪如果控制不当,往往会导致不良后果。)
回音壁:
讨论并寻求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老师播放课件展示以下情况。让学生分组选择一个片段,帮助调节情绪。
1,肖鑫是班里的计算机高手,但他在这次计算机竞赛中没有拿到名次。他悲伤地流下了眼泪。
2.红红在做数学时遇到了一个问题,他苦苦思索也答不出来。他感到非常恼火。
爸爸答应暑假带我去郊游,却没有兑现。真的很无聊。
交流:小组代表在小组交流后谈论方法。让学生给这种方法命名,并写在黑板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陈述,灵活总结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
1,积极心理暗示法:我能行。下次再试一次。
2、注意力转移法:听音乐、看书、散步。
3、合理的发泄方法:找人倾诉,唱歌。
4.学习精神胜利法:问自己:“值得为了这种事影响我的心情吗?”
(思路:想办法调节坏心情。注重全员参与,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寻求调节情绪的方法,逐步明确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
启示:
配乐故事《寻找幸福》
课程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不同的情绪。希望同学们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快乐。希望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学生快乐的旅程。最后,祝大家永远微笑幸福。
学生活动:欣赏歌曲《唱笑着》并跟着唱,以唱歌结束活动。)
心理健康活动记录
XX小学
2011四月
第二条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坚持育人为本, 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注重引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对于全体学生来说,通过普及教育活动,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积极的认识,心理素质逐步提高;关注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尊重、理解和真诚的共情是结合在一起的;预防、矫正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引导与学生的积极参与相结合;帮助别人也帮助自己。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倾向,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也不能把它看成各学科的综合和思想品德课的重复。它与学校德育密切相关,但不能代替德育。要保证心理健康和学校德育相辅相成。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
1.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
2.心理健康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心理行为出现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其心理健康的各种不良影响;培养身心健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3.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建立心理健康知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了解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健康知识,重点是学习学习、人际交往、生活、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计划开展活动课或讲座。包括心理训练、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心理健康知识,从而增强自我心理修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个别咨询和辅导。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咨询室)进行团体或个人咨询,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给予直接指导,解决心理问题,诊断和纠正相关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帮助学生扫除成长中的障碍和烦恼。
3.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为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帮助家庭更全面地了解孩子,更好地教育孩子。
4.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风范,结合新课改,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到班级活动和班主任工作中。
5.积极开放学校和家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家长学校或社区活动,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调动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力量,营造符合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