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重阳文化?急求

重阳文化

易慧白带弓兵钱球。

——明清时期崇阳志编纂述略

汪和平

汉初,崇阳被建为夏娟郡。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隶属关系经常发生变化,县名有时在县,有时在州。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设立唐念郡,这是重阳郡正式建立的开始。北宋开宝八年(975)改为此名,至今已逾千年。

这个县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山川壮美,人杰地灵。自宋元以来,它一直被称为“文学”。但直到明初,还没有一本崇阳的县志。相传元末城闫世贞写有《桃溪百游》,因其名胜和当地人而被后人誉为《崇阳县志》的起源。

明宣德七年(1432),因“与时代脱节,导致带病归田”,在广西、福建、山东任钦差顾问,浙西杨(86页)。宣德七至十年间,编纂了第一部宣德县志。“本颜世贞《百游桃溪》集典故,访遗成书。”它的八个景点被确定下来,后来在历次编年史中都被当作蓝图。永乐人臣学者杨(86页),博览群书,清正廉洁,执法如山,在朝野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利用闲暇时间编纂地方志,不仅开创了崇阳县志编纂的先河,也为后人树立了关心地方文化的学习榜样。

成化八年(1472),浙江上虞举人回宇来崇阳讲学。他自己编校,在宣德年谱的基础上,继续成为成化九年年谱。旧编年史称之为“博舍舒群”。但他编辑的县志年代太早,后人无法一窥究竟。

从郑德丙寅到新四年(1506—1521),彝族人艾杰、蔡淦根据成化九年志编撰了《郑德年志》。因为这个编年史也是延续,其体例和内容都没有脱下来,宣德年制卡住了。成化丁酉举人人艾杰,最早在四川江安任甲骨文,参与了《蜀志》的编纂。完成后,他成为杜甫研究的教授,在编纂记录方面有相当的经验。蔡淦,丁畴进士,在四川为官。做官后,与艾杰合作编辑了现在的县志。根据蔡淦的试点年份和郑德的年号,该书的成书时间应该在郑德十三至十六年之间。

《嘉靖纪懋》(1529)由当地市民王·,县士徐行参与校编,从而编撰出《嘉靖八年》。但这一次还是续。徐行认为地方志的编纂是“集残断残”,“集章句,……以少读益”。但他在编年史中提出的“星野”论,却被后人讥讽为牵强附会、流于表面。编修王,虽然当时年纪尚轻,没有中高考,但受父兄影响,性格淡然,善于研究历史。嘉靖在戊戌变法中成为秀才,后来在南京做官。他一生著作十余种,有《应天府志》、《南京上宝殿志》、《南京大理寺志》、《南京吏部志》等。

穆宗(1567—1572)年间,饶易地人,编修了一部县志,史称《隆庆年谱》。饶是嘉靖年间的丑秀才,厌倦了在河南道做官。隆庆编年史是在他被流放后编纂的。

万历十二年(1578),知县周亲自编辑《万历五一志》。周,浙江惠济人,进士。万历丁丑从真定(今河北正定)调至崇阳后,立即着手编纂县志,并于次年著书。《万历五音志》和《隆庆志》之间最长的时间只有十年,最短的可能只有五六年。

万历二十三年(1595),由任知府,吴楚材、龚,儒学导师参与校编,编入《万历丑志》。陈鸿烈在《编年史序》中简要说明了这一编撰的缘由、过程和方法:“万历五子春,(88页)移山拜杨。只看篆书,所有风教都没什么可考的。据索义、傅德的记载。.....于为寻求之城,欣然命学生,从野史中学习,参与讨论,并创造了阅读月亮的工具。余富案乡医吴军,保义,略增损失。胡,此人既有自足性,又有定性,不削。大部分的笔都是剪不断理还乱,一个把握对与错。就靠再读月亮了。志诚,卷十一,目五十四”。陈鸿烈,河南光山人,学者。后人称赞他“编志,垂为准绳,今所循。”“继续编地方志,讨论拜城利弊,愿为之。”吴楚才,隆庆丁卯,举人。曾任甘肃会宁尹。“方志之初,难挂漏,必辑而编之,定则。”公,人,被旧志称为“博学而古”。陈鸿烈在他的序言中提到了胡芳伯,也就是胡丁,这个城市的人。万历陈冰进士,以诗为名,累官至广西作补正。他的“文章精而精,使其雅而儒”。他为《寄丑志》审稿并作序。

魏光潜主编的《Xi宗师(1621—1627)天启年谱》是明代重阳编撰的最后一部县志。这个志向写出来不久,就散在了明末的战乱中。魏光谦出生于河南遂平。天启七年调任重阳,但同年是熙宗朱由校的最后年号。可见编年史是在魏到任的那一年编的。因此,我们不妨把这部县志确切地称为“天启七年”。

清康熙九年(1670),彝族人王、王负责编纂完成《康熙志》,这是清代第一次重阳编纂志。王是一位开明的学者,曾赴云南道监督建议,后又在湖北山寨义勇军大队中增设兵部侍郎。明朝亡,清廷特招总督,拒归。王,顺治济海人,曾任四川泸州太傅。"他的经典和历史知识是广泛和详细的,他是一个市政文件."知县高敬之在《序》中说,他在决定编纂志书时,“曾与义伯刘军商议。.....20岁的我不得不选择王军.....并肩组修。所以,我不摇鸟嘴,但我很谦虚。再读月亮,造一个工具。质量之王,钟诚(应战),正处。王在序中也说:“博士二十三岁荐王钧、文学,寻轶补旧...几个月后?“可见,这部县志的具体编纂者之一是王;另一位是义伯刘军,即刘体仁,湖南平江人,受县儒之教。正因为王的声望和资历高,他才负责最后的起草。

《康熙耿旭阿智》是新版还是续版?王在后记中说得很清楚:“被任命后,王忠诚成了公仆。龚玥:这是陈至(注:指万历《审丑通志》)的续编,规矩是陈毅拟定的。”“先拿陈至酌其规制。它的字是陆海,是可爱的身体。它的年号和地名被宣称是错误和简单的。虽然过去缺乏精细的学校,但今天很容易纠正。”可见《耿旭志》还是一部续集。

雍正十二年(1734),县编《雍贾政尹稚》。城生陈爽负责编纂,县志社长兼知县吴立负责编辑(89页)。康熙《耿旭志》之后,重阳停止编年史长达六十三年。虽然多次提出,但一直没有付诸行动。吴立(第89页)在到达他的岗位后决心把它做好。他认为,重阳县志之所以长期不修改,是因为“路边建房”。于是果断邀请写道:“亭与萧寺共筑,赐以一壶食粮,使其专心工作,不抖喙...这是一个小小的修正。60多年来我觉得事情已经很清楚了,我决心要实现它。”

乾隆六年(1741),重阳人力劝通城县原博主郭琰编修《乾隆辛酉之》。从雍正嘉荫到乾隆心有,时间间隔只有六年。为什么又要编记录?县志社长兼知县黄州在《重修崇阳县志》序中对此作了具体说明。他说:“写《耿旭志》的人,是康熙九年高景俊受命所在城市的许多文人,他们把陈君弘烈看作是前明的延续;贾著,李(90页),雍正十二年的一篇序,是对看法的延续;今日刊行,为在职者,市内君子欢迎原受桐城郭之教,研究贾殷之书者。心有离佳音只有六年了!没有比本更糟糕的了。顾立君良治甚多,续其志,尊人事(90页)。”正是因为这个县的人觉得以前的编年史质量不理想,才决心重修。黄舟认为清代修订的前两版《崇阳县志》只能算是续编。“只有心有今天出版的是《云修》。现在看来,《辛酉志》共分十卷,包括天文地理、建筑、粮食、官师、选举、人物、礼仪、音乐、文艺、总纲等,64目。其类目划分和资料内容与现存的《康熙耿旭志》基本相同,但有些条目没有改动或增加。有些条目只是在后面补充了几个事实。在第一卷的末尾,注明:“以上是耿的完整记录”。说到底,并不是名字的重建。

乾隆十七至十八年(1752-1753)冬,知县曹邀请宜澳人吴世雄撰写编修了一部县志,史称《乾隆志》。但这本书并没有完成,曹已经离开办公室。后来他在序言中回忆起这个问题:“我什么都不想做,只是政务上的闲暇少了。”想请一位先生,访乡讲评,博采众长,续全城志。而余很难被小瞧,...我不是故意的。“曹是安徽歙县人,是个读书人。甘龙执政14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今年的《任申县志》在腊月末组织了一次学习班,实际上写的是贵由年。因为《任申志》和《辛酉志》的时间间隔只有十年,而且都是续作,所以不仅风格和类别沿袭了之前的记载,内容也没有太大变化。后人对此颇有微词,认为打猎太繁琐,所以十之八九我会删掉。”

从乾隆十八年到道光二十年,重阳从未完成过增县,时间间隔近90年。

道光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1841—1842),崇阳县令靳云门任总裁,组织班编志。鉴于当时对甘龙任申志的评价很低,我决定重修它。由彝族人刘振鼎定稿,编成《道光人音志》。全书* * *八卷,金云门序。书还没出版,就发生了“钟九闹曹”事件,手稿丢失了。所以这是一本未出版的年鉴。刘震鼎,嘉庆君子,当时重阳有名之人。

同治五年(1866),重阳编纂了清朝最后一部县志——《同治丙寅志》。这次的编纂队伍庞大,分为总编、主管、督学、编纂(即主编)、副主编(各卷主要作者)、分科、采访、参考、征订、督学、各部门采访、绘图、编书等。知县高负责整体修缮,傅谢鼎负责编纂,加上分别从事各贡具体工作的139人。绝大多数成员是退休或候选官员,以及举人、学生和监督人。傅,本县人,是副职,教习候选人,著有铜山《九宫山志》和诗集《雪浪回响》。他编纂的县志有许多创新之处。全书分为疆域、编制、饮食、音乐、官职、选举、音乐、艺术、杂文等10大类,共12卷61目。* * * 32万字左右。与以前的县志相比,《兵尹稚》体例更完善,内容更充实,史料更准确,细节更贴切。从管理资源、保存历史、教化民众的作用来看,确实是本县旧志中的上品。

从明朝宣德七年到清朝同治五年的434年间,重阳总经理共编纂了14部县志,平均每31年。其中明朝平均26年,清朝平均37年。两个朝代在一个不超过一万户的山区县编纂了如此之多的地方志,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奇迹。有很多主客观原因。

客观地说,明清两代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需要以史为鉴,了解当地的情况。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地方志的编纂和修订工作。洪武年间,各部呈上城池、山川、关津、亭台、道路、仓库等地图。永乐十六年,上谕命令各郡、县、卫生院、所都要编纂方志,并颁布了《方志编纂例》。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都非常重视编纂史籍,经常自问自答。康熙十一、二十二、二十四年,数次发函全国各省、州、府、县,编纂地方志,限期完成。在《康熙耿旭志》的几篇序跋中,知县高敬之解释说,重阳编志是因为“天帝先集文教,集古今,令诸部咸而志。”刘体仁还说:“今年初冬,我送你礼物征城占便宜。”可见当时崇阳县一些地方志的编纂是形势所迫,不得不不堪重负。但这种在全国普遍存在的客观条件,并不是重阳屡编志的主要原因。

自宋代以来,这个县人才辈出。据旧书记载,明朝280年,重阳进士30人,其中进士119人,龚氏进士260人,王必东、王文生、龚永懋三人位列其中。而一份两人名单中还有嘉靖丑(、龚(93页))、嘉靖一位(王宗楷、饶)、嘉靖(胡鼎、王廷谦)万历丑(陈仲爱、王洋)四次。在、王父子七人中,有文圣、宗元、宗楷、四位进士,有、、三位举人。纵观明代,有杨(93页)、戴澍、、饶、王、刘景绍、胡鼎、饶、陈仲爱、熊泽珍、王等。不仅被提拔到高科技岗位,而且以学识、功勋、品德、文章闻名。为此,明代崇阳县秀才吴复在《重建儒学》一书中称赞:“崇阳山川美不胜收,疏密开阔,钟灵美不胜收,奇才辈出。”清初知县金绵祖说:重阳依山傍水,有美铃。所以它的雨棚对着,比户还能封,这不是别的城市敢比的。"任主编吴世雄也说:"我很佩服宋和明,人文优于其他城市。凡是做官的,在史书上闪耀着荣誉和气节的,都可以考。建国之初,文志初新,朝拜者继之,又有人。“可见明清时期,重阳人才辈出,这是频繁练兵的根本原因。

明清重阳有头有脸的人大多热爱自己的家乡。他们不仅以大量的诗词歌赋赞美重阳,而且十分重视地方轶事和散文的收集整理。很多人在仕途沉浮中回到故里,支持参与或主持地方志编纂。向阳(93页)、饶、王、胡鼎、王等人都是这样。重阳先民也非常重视县志的质量。一部县志编辑不好,哪怕间隔时间很短,也决心重修。

还需要指出的是,明清时期崇阳的一些县是有远见的。他们上任后,不仅善于利用旧志掌握郡情,而且以编纂新志为己任。一部县志能否顺利完成,与地方主管官员有很大关系。古人云:“循规蹈矩,率为先,则群见群,城见城序。”上面提到的周、、魏光潜、高敬之等人,一下车就着手编纂地方志。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志在载物,行在学风。”还有人说:“为官不为别的,名副其实。今天,府、州、县的长度以其名而知。说的是山川、风俗、钱谷、刑名、文武典籍、书画等。,都不是什么真知灼见,也没必要无知!我对此一无所知,但也不想收藏。我怎么知道?然后国史在外,重于志气。”也有人认为编纂地方志是为地方做一个陈述,“一起做一个陈述,一个大国的历史,一个小城市的城市,过去和未来。”正是因为他们如此重视县志在管理、保存历史、教育民众方面的作用,才在任期内热情地领导和参与地方志的编纂,这也是促使重阳多次编纂地方志的另一个因素。

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旧记录已经丢失。目前,该县仅保存有《甘龙心有志》、《同治兵尹稚志》各一本,以及《康熙耿旭志》若干本。这些文献虽然受到时代和阶级的限制,保留了许多错误观点和封建糟粕,但它们记录了两千年来重阳的自然和社会概况,为我们了解重阳的过去、认识和振兴今天的重阳提供了古老的资料,也为我们编写社会主义新县志留下了珍贵的史料。这样我们不仅可以考古今天的镜子,还可以忘记我们的祖先。想想饮水思源,今天我们能不感谢重阳方志的开创者吗?你能不感谢过去辛勤编纂县志的先贤们吗?能不感谢当时热心主持编纂记录的当地牧羊人吗?他们* * *是重阳人留下的县志遗产,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它将造福数百代人,为未来做出巨大贡献。

永恒的文明被毁灭——金城山的兴衰

鲁达人

在崇阳县城东二十里,五常公路以南,白坭镇西南,有一座美丽的小山——金城山。形似古城,土色金黄,故名金城山。在山的东面,柏尼河折回到西面。河上有一座刘日富(明代秀才刘景韶之子,官至京师)修建的渔埂桥,木梁石墩,两旁有清凉的房屋,供行人休息。它被改造成了一座水泥桥。山的西面,白石港流经山麓,有刘景绍修建的玉恩桥(即刘佳桥)。抗日战争被日本人炸了,现在搬到了白石岗村附近,也改成了水泥桥。东西两河、东西两桥相映成趣,与谭为金城山题写的成语对联“两河映镜,两桥落虹”相得益彰。

山顶空旷平坦,占地约六亩。早在北宋时期,与张(107页)、秦观并称“苏门四子”的江西诗派领袖、大书法家黄鹂,就是在重阳娶了白坭堰的小姨。在她的童年,她爬上这座山,环顾群山,欣赏美丽的森林。池塘边的山谷里学书,经常在白石港中游的乱石堆下洗笔砚。这就是被誉为重阳八景之一的“金城魔鹿马”。

传说山谷去祭拜的时候,留下了一块大砚台。后来有个居心不良的金县令。当他看到这块砚台时,他垂涎三尺。当他离任时,他偷了它。船驶向鲁西,风浪很大,颠簸不已。船上号召乘客扔掉一切重物,当砚台被推进河中时,风浪顿时平静下来。这种习俗被称为“海王索宝”。

此外,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至今仍经久不衰。据说山谷在深夜学习的时候,青蛙有时会咯咯地笑,很难听清,于是它抓住山蛙,用刷子在上面点了一点。这样,一百只青蛙很快就会聚集在一起,耳边的声音也就平息了。卡什城山的蟾蜍顶部有一个红点,是被刷子点燃的遗骸。

这些都是依附于神话传说和后世的,但可以看出黄姑刻苦学习的精神是惊人的。另一方面神化了黄山谷,也表现了重阳人的崇高敬意。

谷去后,重阳人为了纪念他,把读书的草堂浩然堂改建为谷书院。乡村圣贤纷纷在此讲学。谭、傅惠友等人都曾担任过讲师。重阳的精英都是从这里学的。宋明时期,人们开始向文薇学习,其中大部分来自山谷书院。书院东北,有文昌阁。亭子分三层,挂着黄山谷的画像和诗人写的诗。令人身临其境,肃然起敬。亭外上层竖写“文昌阁”二字,下层门顶挂“山谷阅览室”条幅,字迹苍劲古朴。书院和阁楼都隐藏在绿树和竹子中,在阴天里安静而可爱。知县曹在《金城摩鹿马》诗中写道:“前贤安息地,白云媚竹。”其景色之美可见一斑。

清末废除科举,学校兴盛。有志之士率先将书院扩建为“晋城高等学府”。校舍规模宏大(如附图所示),气势恢宏,可容纳100多名学生,即五年级和六年级各一个班。渴望学习的人,不愿意向老师学习的人,都集中在这里。参加过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战士金华周就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民国六年,与刘在金城组织了一个人社,在那里先生作了一次教月的讲座,学生们的真诚足以给这座山增添色彩。

抗战期间,侵华日军沦陷,金城山沦陷。驻扎在白坭桥的敌人以这座山为军事据点,修建了(109页)岗哨、碉堡和通信壕。古往今来的文明都被摧残了;重阳文化的摇篮成了日本人杀人的基地。罪大恶极,令人发指!侵华日军投降后,金城山上只剩下一片瓦砾、杂草和荆棘,触目惊心。

崇阳私立学校概况

文史收藏科

西周以前,我在官府读书。自春秋时期孔子私塾讲学,培养三千弟子,七十圣贤以来,战国时期私学兴盛。之后的马融、郑玄、关(张载)、闵(朱)、连(周敦颐)、罗(程颐、程颢)等人,各树一帜,诲人不倦,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这种私塾制度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到了清朝和民国时期,不仅受到重视,而且发展得更加广泛。一般私立学校图书馆只有一个老师,采取个别教学方式。不规定教材,不限制学习时间。其中,儒家课堂与蒙古课堂存在差异。蒙古馆是学生启蒙的学习舞台。一开始,他们读圣紫晶,百家姓,钱,京,女儿京,五字和六字杂字。这些书风格简单,易读,易记易背。并用红色书写。民国时期,很多学生读* * *和语文,也有人教简单的算术和珠算。经学馆在读蒙古馆的基础上,开始读五经(诗、书、易、礼、春秋)、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或《幼学琼林》、《东莱伯夷》、《中国古代文学观》。另外,我每天中午都要临摹书法。有些老师也顺便教算术。读经堂的学生多为年轻人,一般是三八节的课文(写作题每月每周三、八给学生),白天上课,晚上自习。

在科举废除之前,崇阳的私学主要有四种类型:易派、湘派、宗族派和师派。科举废除后,统称为儒教室和蒙教室。

一、亦舒

道光二十二年(1842),知县缙云门在四个乡镇设四仪学堂。二十九年(1849),知县姚国桢创办增城钟毅学校。市内旧易学设西城后街,新易学设程楠上聚贤寺(以缙云门字聚贤命名);东乡易学有回龙观一座,白坭(倪)桥一座;南湘易学设唐风司;西乡易学设罗汉寺。

第二,乡镇学校

高第图书馆是王恭在雨山脚下的明洪之见(1488—1505)创建的。

位于青山宝胜山寺的龙潭艺墅,是由陈志新以前的学生创办的。

《十物》第六牌“紫溪艺墅”是明代熊倡导的。

十五易蜀,十五简。

美林艺墅,天妃品牌公共建筑。

碧天亦舒,碧天樊公建。

四圣亦舒、四圣保、熊鸿祎、王国泰、陈其芳和陈清泉等人倡导建设。

林贵轩创办的大元一书,有田书学。

知县高喜欢看的石屋、新建的乡镇学校和伏斜顶。分别附:

高诗

为了贪吃的鹤,我骑了十年的车。

没有潘华的耻辱,我很幸运能和陶柳岩生活在一起。

云屑爬近在咫尺的凤凰,雷雨飞升提前种鱼。

石家良田好孩子,为月报立什么功?

富歇鼎和食

枝名力求哲人,植基始于少年。

正直和永恒的知识,诗和书赢得领域。

仰头看名单笑看天空,拿着鞭子看世界。

讲堂的领导是谁?思山李涛是龚燕。

此外,傅谢鼎还为《诗五》和《天妃二易》作序如下:

石头房子和肥沃的田地将得到保证,新的农村学校将建立起来,每个月都将教授课文。之后公产永久积累,符合范文正的公立校场和市内善行。碧天、大元也会效仿。从此,相对于家家户户的弦歌,人们有了强烈的文化意识,仁爱之风遍及全国。古道能复,诚哉幸哉。城里的人请登上志愿者的船,为他们的事写诗。我听了很高兴,也特别希望学校的孩子们都互相鼓励,文章诚实出彩,不要官衔特别,要增加期待安慰他们。

第三,家庭学校

彭佳怡舒,在大门口。

甘家一书,论蔡家墩井测。

第四,诗书

关西一树,在碧云峰,前身是碧云寺。由杨毅创办的电子鸟捐赠场。

刘一蜀是刘芳的后裔于1863年在雷洛畈创建的.

陈亦舒,在杨林畈。

邓的《逸书》,号灵,在城隍庙。

艾氏一书,在吴世璠。

丁诗怡蜀是由丁志善的后裔在罗楼湾创建的。

王义书是王长水的后人王自贵在伏羲桥创立的。

果语易学与壳头东岸、西岸的云学易学合并,成立了于国庆之子于前进。

清代的县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识字学校,而只是供奉孔子和教习衙门的场所。所谓亦舒,就是学生免交老师学费的学校。然而,该县城乡只有20所志愿学校。对于在县城入学的孩子,只有几个,供不应求,没用。

据明末清初的老人们说,乾隆、嘉庆年间,崇阳人口曾号称30万(以姓氏族谱为准的大概数字),这30万人口的子女教育主要依靠县内各种私塾。当时农村有一些私塾,只读夜校,全日制读书,读杂字,读农村应用文,读五经四书,年景不好倒闭,常年不受水旱之扰,教少年儿童,教青壮年。总结起来有两类:蒙学馆和经学馆。前者的农民子女可以接受初级扫盲教育,后者是专门为富裕家庭设立的。还有一个专门的博物馆,是有钱人家或者富商,专门请王先生教孩子。这种博物馆,除了王粲先生带他的孩子去学习,其他人的孩子不能参加。以上私立学校的类型真的是五花八门。

孙中山领导革命推翻清朝后,多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并要求以私塾为辅助,推进义务教育。此后,私塾教育发展迅速。据民国24年(1935年)统计,全县有私立学校69所,学生1274人,年龄从六岁到十八岁不等。据调查,民国时期在城内外私塾任教的名师不少,如王赞英(生于林,位于西门)、刘玉群(秀才,西门岭上城家塾)、陈耀杰(秀才,东后街)、吴玉麟(秀才,北门)、刘(秀才,刘)等。西门)、曾和厚(南门)、吴显贵(东门黄永兴)、傅振环(南门沈氏书店)、黄(老县门)、刘(秀才,北门外有曹冲庙)、熊寅祖(八公,在驳岸上)、周永高(伏羲桥)、王永玉(秀才)大吉山)、周(秀才,在朴树下)、夏克清(在朴树下)、邓(秀才,蔡家墩邓氏)、王水仙(飞天番)、甘(石龙)、王可卿

在这些老师中,刘玉群老师名气最大,收入可观。当时向他学习的学生,如甘贤狗、王延国、姚祖顺、周章武、王文清、龚光国等,都是全县家境最好的。除去普、八月、腊月的礼物,在每人每年交的学费都在80到100元以上,但贫困家庭的学生交的学费并不多。“一登龙门,身价十倍”,所以老县衙书记刘瑞和、李少怀、潘子怀、王荣怀、度量衡技师毛,都是刘先生的弟子。王先生自律,学习严谨,性格开朗幽默。每次课后,他都和同学有说有笑。他经常让贵口人丁琪把家乡和城里一些大商家送来的蚕豆、花生、糖果、糕点分发给学生,一点也不摆架子当老师。师生之间的感情很深。

孙中山去世后,国民政府对私立学校进行了改善。改进后的《暂行办法》规定:无论是现有的私塾,还是未来的私塾,都必须向政府申报,才能设立;2.凡在公立或私立学校两英里范围内的,不得设立学校;第三,私立学校的最低装备必须有总理的画像和旨意;4.教师必须从私立学校教师培训班毕业,并有文凭。此后,重阳私塾迅速衰落。根据1947年的统计,重阳的私塾数量下降到31所,学生只有755人。去年,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重阳私塾再次发展,从1947年的31所发展到71所,在校生从755人增加到1265人。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崇阳县委遵循国家和教育部公私兼顾的方针,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总体上采取了保持、加强领导、逐步改善私立学校的方针,实行了鼓励城市私立学校和鼓励群众到农村办学的政策。 从而不仅维持了大量的私立学校,而且大大提高了群众办学的积极性,从解放前的71所发展到1951年。

1951年,中国生产党委中央提出继续开展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方针,坚持教育为工农兵服务,各级学校向工农敞开大门,认真贯彻公私兼顾的方针。于是,崇阳的私立学校逐年减少,公立小学和私立小学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