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小学生的法制教育活动

青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生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公民的法律素质,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法律观念,是一个国家法制建设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标尺。从小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第一,加强领导,建立规章制度。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成立法制教育领导小组,明确各自的职责。可以聘请校外法制副校长和校外法律辅导员,要求他们各负其责,校内外互相监督,每年对学校的民主法制工作进行周密的安排,年复一年地规划和总结经验,用在学校的法制教育教学活动中,使这项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二、民主法制教育与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形式。因此,在学校养成教育中要注重民主法制教育的渗透。比如在学校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中,为了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和国旗意识,学校每学期都要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国旗法》,让学生明白升国旗是一个非常庄严的仪式,有法律规定,这样在升旗仪式中才能严肃认真。再如,在对学生进行中小学生守则、校规、班规教育时,可以结合学习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一个好学生,自觉遵守社会的各项法律法规,做一个好公民。针对学生中的不良苗头,经常组织学生学习、讨论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学生明白违法犯罪与违反校规没有差距。小错不改则大错,让学生明辨是非,谨防拖延,自觉告别不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在课堂上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

学校要积极将法制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最大限度地接受教育。

小学法制教育应当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相结合,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努力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作为学校,要根据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开展法制教育。小学法制教育要对学生进行法制启蒙教育,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向学生普及相关法律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明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

四、在各种活动中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一是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开展民主与法制阅读活动,组织小学生阅读民主与法制教育绘本,复述内容,讲故事,写心得体会。二是结合形势特点,结合清明节扫墓等活动,开展民主法制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庄严宣誓: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三是营造民主法制教育氛围。通过法律知识讲座、学校电视台、广播电台、宣传栏、黑板报、手抄。

报纸等。,经常向学生宣传民主法制知识。第四,民主法制教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如举办知识竞赛、辩论赛、征文、文艺演出、演讲等。,寓教于乐,提升学生民主法制素质,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动词 (verb的缩写)把民主法制教育与防止学生辍学、转化后进生工作结合起来。一是组织师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其次,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学生非正常辍学,巩固“九五”成果。最后,加强后进生的心理辅导,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势利导,提高其心理素质,促进其转化。

六、贯彻依法治国。

通过制定各项制度,落实责任,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将学校管理纳入法治轨道;加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各项措施,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深入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切实保障师生有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