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推广应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做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的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直以来,我校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各科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然而,我们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总有一些学生处于课堂的边缘地位,他们学习不积极,成绩落后。仔细研究,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些学生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是学不会,久而久之就厌学。如何找到适合大班容量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为此,我校在对县学区中心学校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尝试探索双桥小学“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一.基本目标

“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体现过程,关注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和方法;突出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出发点;突出探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提问、分析、解决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最终让学生爱学。

二、操作程序

“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所有学科和时期,基本操作程序分为六个步骤:

1.激发兴趣,引导学习。这是课堂教学的开始。重点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我要参与”的强烈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充满兴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如果课堂上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再怎么努力,也是事倍功半。因此,要在导入上下功夫,改变僵化的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简洁高效;二是明确目标,指导自学,为知识、能力、心理做铺垫。学生要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下一步自学的内容、方法和要求,知道自己学什么,怎么学,要学多久,怎么考。这样,在课的开始,既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又让学生明确了探索的目标和方向。

2.独立探索。这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关键环节,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条件。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想参与讨论和探究,必须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讨论合作之前,一定要给学生时间去探索和独立思考。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围绕学习内容设计切实可行的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监督,观察学习状态。要面向全体学生,重点巡视差生。

3.合作交流。这是一种以学生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式教学活动。它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能力和探索精神的重要途径。合作交流就是通过小组讨论,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合作的问题必须是探索性的,真正体现合作的价值;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要自己解决,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演示文稿。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要努力以学生为主体,促进交流互动。创造机会让学生多互动,多探索,展示研究过程。老师的任务是引导、指导和评价,讲解难点,总结归纳,提高提升。尽量保证学生学过的老师不重复学过的东西,在有价值的问题上多下功夫。

5.拓展训练。这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获得能力。教师的练习设计要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有适当的梯度和密度,让所有学生都能在练习中有所收获。要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开放式习题训练,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灵活性和独特性。

6.总结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回顾问题探索的过程,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得失,结合实际将知识点延伸到课外活动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再认识、再发现、再创新。?

三、运营策略?

1.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和谐的课堂环境可以唤醒和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求,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进入状态,全心全意地参与教学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都要以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对学生要宽容和理解,给予鼓励和引导,少批评和指责,多表扬和鼓励,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缩短师生情感距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也是我校发起的“微笑工程”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我们课堂也有合作环节,但需要规范,不能走形式,浪费时间。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让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一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仍然不知道如何合作或不善于合作。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

合理分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的构建:每组6人,前后座(每座3人)为一组,设组长一名。分组时考虑到小组成员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性别差异甚至家庭背景,保证每组学生各有特色,每组之间的差距不能太大,力求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合理分工。小组合作学习往往需要分工,只有合作小组内部分工明确,才能让课堂“活得有条不紊”。小组中的角色需要交换。一个学期后,让每个学生尝试不同的角色,锻炼自己的能力。

训练技能。应该教会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合作需要每个成员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理解对方的观点,从而进行合作和探索。在课堂上,我们发现一些学生不善于表达自己,不知道如何告诉同学自己的想法。有些同学不敢表达,担心自己的发言是否正确,导致合作中只有尖子生同时发言的现象。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允许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和意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质疑。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在合作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补充、评价等。

3.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从讲台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教学向师生“互动发展”的方向靠拢。要求教师时刻树立效率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实践、探索和积累,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