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一个关于边防军守疆的感人案例!【急!!】
人生总是面临很多选择,不成功便成仁的高尚选择最能体现灵魂之光。-题字
这是一首发生在世界屋脊边检站的惊天动地的时代颂歌。
西藏军区某边防团五连六班进驻詹娘舍的战士们,在雪崩来袭、生命垂危之际,表现出勇敢顽强、团结互助的精神,生动再现了当代边防战士的高尚品格。
6月13日,成都军区在拉萨召开命名大会,授予六班“团结互助勇敢顽强模范班”荣誉称号。
面对雪崩的选择—
给战友生命的希望
西藏亚东县气象局局长贾贫:
今年2月以来,亚东县出现持续强降雪天气。詹娘房驿山口积雪厚度2至4米,凹地积雪最深处达40至60米,风力达10,为历史罕见。
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下,詹娘舍哨所官兵一直过着夏天吃雨,冬天吃雪的生活。
3月2日,军医王新和战士回宇吃完午饭,背着背包到离哨所约15米的地方将雪背到水中。在近80度的陡坡上,两人把一铲雪装进了背包。
13: 30,一声闷响,打破了展娘府哨所上空的宁静。回宇脚下的积雪突然崩塌,连人带铁锹都卷入了300米深的悬崖。
“班长,回宇掉下悬崖了!”气喘吁吁地,跑回哨所,向班长荆报告。
“快!值班员留下,其余同志跟我走!”景当机立断,带领副班长梁波、战士杜江南、杨恒生、、卫生员迅速下山救战友。
由于下山通道被积雪覆盖,荆拿着铲雪的铲子迅速滑下悬崖。找到,荆把他抱在怀里,喊着他的名字,掐着他的“人”。大约30分钟后,回宇终于醒了。
寒风呼啸,乌云翻滚。“走吧,要打雷了。”荆说完,把背包绳绑在腰上,仰面处于半昏迷状态的指挥大家撤离岗位。
通往哨所的“路”是一个80度左右的陡坡。杨恒升拿着铁锹爬上去铲雪开路。副班长梁波一边走一边拉着杜江南和,使劲把脚下的雪压下去。前面的战士每迈一步,就把班长景腰上的背包绳拽高一步。走在最后的王新把手伸进雪里,把头紧紧地靠在班长回宇的背上。
当战士们爬到离哨所约100米处时,杨恒升发现上面的积雪裂成了一个巨大的弧形。“班长,可能又有雪崩了!”杨恒升话音一落,积雪突然崩塌,战士们再次被卷下悬崖。
不知道过了多久。第一个醒来的荆雷磊,猛地一痛坐了起来,一口鲜血涌出。他撑起身子,爬过去和其他士兵一一握手,然后把赵勇和于慧从雪中挖了出来。
此时,回宇处于严重昏迷状态,其余士兵也不同程度受伤。
看到大家都受了重伤,雪又深又陡,天也快黑了。荆雷磊当即决定:“我留下来照顾回宇。你应该绕道回到岗位报告组,找人来救你。”
“我是军医,我留下,你走!”王新恳求道。
“班长,要一起走就一起死。”其他几个士兵说。
面对生死抉择,战士们表现出了边防战士的高尚情怀。
景命令道:“卫生员和我会留下来照顾。就算爬,也要爬出来向上级汇报情况,然后找人来救你!”
山风呼啸,雾气升腾。包括梁波在内的四个人爬上一座山梁回头望去,却看到和在冰天雪地上把于慧抱在怀里,焦急地向他们打手势“走吧”。
泪水涌上眼眶,在四名战士的脸上凝结成冰花。
面对绝望时的选择—
勇敢、顽强、团结互助
西藏军区副司令员、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高原病防治专家李素芝:
普通人一天需要2000卡路里,野营、行军等重体力劳动一天消耗3200到4200卡路里。一个普通人在海拔4000米以上零下10摄氏度的雪地里,不补充食物,只能存活12小时。
梁伯带着三个士兵赶到哨所。他们四个人被分成两组。杜江南在前方10米处开路,梁波与杨恒升、紧随其后。突然,咔嚓一声,杜江南脚下的冰裂开了,身体立刻陷进了雪里。
“快,杜江南掉进雪洞里了!”梁博立即指挥大家救人。
雪下的树枝划破了战士们的手,雪被鲜血染红。寒冷,疼痛,饥饿...各种磨难交织在一起,侵蚀着战士们的身体。耐心和坚持!20多分钟后,大家终于把杜江南拉出了雪洞。杜江南的胳膊和头都被割伤了,额头上的血止不住的往外流,浑身不停的颤抖。
夜晚是黑暗的,刮风的,危险的。战士们走出约1000米又是一声“咔嚓”。
“副班长!”走在梁博身后的杨恒升看到梁博滑入冰川,失声了。
“快,走桥。”战士们在刺骨的雪地上轮流抱着对方的腿,慢慢把梁博从冰川上拉上岸。
落地后,梁博的衣服变成了“冰甲”,鞋子脱落,瑟瑟发抖。
饥寒交迫,伤势加重,行走困难。走着走着,梁博的眼睛开始模糊,腿也渐渐不行了。他对大家说:“我可能去不了了。赶紧往前走,好有人救班长,不然谁也出不来。”
“副班长,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丢下你。”杨恒升哭着抱起梁伯,挣扎着往前走。事实上,杨恒升的腿已经在雪崩中受伤。
在艰难的行军中,战士们每走一步都要全力以赴。突然,杨恒升眼前一黑,和梁博一起倒在了雪地上。
“只有尽快报告,才能救出战友!”杜江南和奋力向前。刚走出1公里,腿部和面部受伤的赵勇也晕倒在雪地上。
杜江南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必须迅速把信息传递下去!他用手捂住伤口,爬了一段,滚了一段,连滚带爬地爬到了柱子上。
23时30分,在经历了近10个小时的生死之后,满脸是血的杜江南终于向上级报告了战士雪崩的情况。
部队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力量营救。很快,梁博、杨恒升和赵勇被救出,但没有发现其他三名士兵的踪迹。
军人的生命重如山。军委首长和成都军区、西藏军区领导十分关心失踪战士的安危,多次指示采取极端措施开展救援工作。军区领导决定动用直升机飞赴西藏边境搜救。同时,该团派出搜救队,利用夜间低温硬雪等有利条件,逐步向前推进,实施地毯式搜索。
三名战士最终被找到,但他们已经与雪山永远融为一体。
面对艰难的选择——
无私奉献的云中岛
西藏军区边防部部长李俊安:
詹娘舍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东部,海拔4655米,占地40平方米。6-9月为雪季,6-9月为雨季,6-6月为雷电多发期,气温10℃至-30℃。
12年3月,在三名战士牺牲后的第10天,中央电视台军事纪实栏目播出了反映詹娘院官兵生活的电视剧《云中驿站》。半小时的电视短片再现了烈士生前的音容笑貌。直到节目结束,王新烈士的母亲还在抹眼泪:“没想到宝宝会在这么苦的地方当兵,但每次打电话,都说一切都好。”
被称为“云中孤岛”的詹娘院哨所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哨所缺水,战士们夏天接雨水,冬天取冰雪水。这两种水缺乏矿物质,常年饮用会脱发,指甲凹陷。为了增加矿物质含量,士兵们在水缸里放了各种石头。为了节约用水,大家早上用一盆水洗脸,晚上一起洗脚。
哨所位于风口,一年有300多天刮风,风力在6级以上。哨所的战士每年都要走下雪山,回到亚东县城。不用问,人们都知道他们是珍妮家哨所的士兵。因为严重缺氧和长期暴露在强紫外线下,他们的脸呈紫黑色,头发稀疏,手呈紫红色肿胀,指甲陷进小勺子里。那是珍妮家留下的痕迹。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是边防官兵向往的地方。30年来,每一个上詹娘舍岗位的官兵都是主动申请的。
当一些同龄人在享受现代生活的时候,哨所官兵却甘愿挤进20多平方米的吊脚楼,在雪山之巅为祖国站岗,接受大自然的残酷磨炼...
珍妮家到底有什么神奇的魅力,让官兵爱她无怨无悔?
保卫国家是中国军人的使命感。梁博告诉记者:在詹娘舍哨所站岗,最能体会什么是边界,什么是国家主权,最能真切感受到作为一名雪域卫士的荣耀和自豪。
是在困难环境下主动接受锻炼。赵勇告诉记者:人活着,就要有所追求。当一名戍边军人,就是要去最艰苦的地方锻炼自己。能吃珍妮家岗位的苦,能面对任何困难,接受一切挑战。
这是战友之间纯粹的兄弟情谊。杨恒升告诉记者:5438年6月+今年10月,景收拾行李,准备回家结婚。当她得知老班长的妹妹王国昌患有尿毒症,需要肾移植时,家人告诉他立即回去处理紧急情况。他当即决定再次推迟婚礼,给老班长一个休假的机会。没想到,他和未婚妻再也结不了婚。今年春节,哨所官兵全部生病,药品全部吃光。荆挣扎着起身,为大家煮了一锅辣椒汤。
其实,记者知道战士们有话要说:岗位很难,但再苦也要有人守着。我不吃苦,就意味着其他同志会吃苦,所以我宁愿把苦留给自己。更何况为祖国戍边,苦中有乐,苦中有荣。
这是我们的战士,平凡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