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被毁的目的是什么?

旨在对比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现在的辉煌,表达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痛恨,激励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用更多的笔墨书写辉煌,破坏让人惋惜,表明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1课的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相当巧妙。圆明园被毁,是祖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扩展数据

创作背景:1860 10 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劫掠文物,焚毁。当同治皇帝试图修复它们时,由于财政困难,他被迫停止并重建其他建筑。八国联军后,遭到土匪袭击,最终化为废墟。

同治年间,同治皇帝准备修复圆明园,供慈禧太后居住。试图选择重建。当时计划修复20 * * * 3000多座寺庙,主要集中在圆明园的钱潮区、后湖区、西区和北区,以及万春园的宫门区和富春殿门口的夏青殿。但工程开工后不到10个月,就因资金枯竭被迫停工维修。此后,慈禧太后修建了颐和园,但没有修建圆明园。

八国联军1900入侵北京,西郊园林再次被洗劫。这一次,清政府已经完全失去了对圆明园的控制。土匪地痞趁火打劫,已经不满足于抢洋人的剩余财富了。他们把劫火后花园里散落的楼房、柱子、木桥堆锯下来,用大绳拉下来,花园里的树和树也都被砍倒了。当时清河镇的木材堆积如山,贸易繁忙,而园区内有很多木炭厂,所有的树枝和树根都被烧成了木炭。圆明园内的建筑和古树名木被彻底毁坏。

百度百科-圆明园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