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小学生汉服礼仪学习活动
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人格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因此,学校必须做好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我简单说一下。一、明确每个习惯的形成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它的重要性。因此,每学期开学时,要给学生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要求,即要求孩子尊老爱幼,团结一致;在待人接物上,谦虚、礼貌、理解、宽容、善良,强调形象和礼仪;在社会上遵守规则,维护公共道德,关心他人,在学校和老师打招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然后重视第一次文明礼仪培训,要求学生做到“六六会”:以对自己负责为出发点,学会修身;基于对家庭负责,学会孝顺;以学习责任为支点,学会求知;以对他人负责为出发点,学会合作;以对集体负责为凝聚点,学会关心;以社会责任为制高点,学会感恩。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加强学生的言行修养,示范如何敬礼、问好,使他们从关心自己的性格、学业、健康、前途,发展到自爱、自尊、自立、自强的良好风俗习惯。第二,文明言行潜移默化。没有比实际行动更简单的说教了。学生可塑性强,容易受外界影响。老师是学生直接模仿的对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能极大地影响学生。所以,老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很重要的。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当学生遇到老师打招呼时,无论多忙,老师都应该停下手中的工作,点头或挥手向学生问好,或者老师应该放下老师的架子,主动向不知道怎么打招呼的学生问好。当老师犯错时,他敢于向学生道歉;当学生需要帮助时,主动说" "。开始上课时,老师走进教室,弯腰捡起一张碎纸,扔进垃圾桶。不用说话,学生学会热爱班级,进而学会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老师捡起学生掉在地上的笔和笔记本,轻轻地放在他的桌子上。他会记在心里,帮别人拿起笔和笔记本...并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如果我们不忽略教师生活中的细节,学生的文明礼貌将很快得到发展。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之间有很小的差距,需要用实践来填补。“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和实践的。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只是说教,而是要把对学生的教育与日常学习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搭建道德认识转化的桥梁,营造处处育人的氛围。比如让黑板报说话,让墙报挂名句,在班级的清洁区、学校的水龙头、班级的绿地都要有文明告示:“向前一小步,向文明迈进一大步”、“请节约用水”、“我是弱者,不要践踏我”...无声语言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课堂上的黑板报不仅有规定的主题,还有一个学生可以自由玩耍的园地:我进步了,宣传了好人好事,展示了风采...在营造教育氛围的同时,鼓励学生追求个性。同时定期评比班级文明礼仪之星;设立礼仪岗和监督岗,对学生礼仪进行示范、检查和监督;结对跟踪帮助问题学生等一系列教育活动。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不仅接受了深刻的思想教育,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四、家校合作,* * *随着教育环境的优化,现在的很多孩子,因为独生子女的父母过于溺爱教育管理,或者一些外出打工的父母过于放任,导致学生缺乏家庭礼仪。因此,有必要将文明礼仪教育延伸到家庭。布置家庭礼仪方面的作业,通过家校联系卡开展家校互动。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懂文明、讲礼仪的好孩子,让家长掌握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坚持将礼仪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良好的人格发展,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包括家务劳动能力在内的劳动教育,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共同参与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总之,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才能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