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柏恒事迹

吴柏恒

吴柏恒(1894-1973)出生在温州一个贫穷的家庭。七岁时失去了母亲。因为他的继母是基督徒,所以他在十岁的时候去教堂和她一起受洗。然后进入教会办的崇祯小学学习。在校三年,接受启蒙教育。后来因为交不起学杂费被迫辍学,就给别人放牛放羊。又过了三年,父亲拎着馄饨,到新桥李正昌余伟行上班。17岁时,程的妹夫受胜三资助,在五马街普益药店当了学徒,拜店主为师。溥仪是西药房,需要懂英语才能当学徒。好在吴柏亭在崇祯学校学的是英语,所以被录用了。药房内外的杂事都由唯一的徒弟吴柏恒承担。

民国9年(1920),吴柏亭曾在溥仪西药房工作10年。他不仅学会了做生意的门道,还学会了制药的技术。他的行为赢得了住在药房后面的前爱情学者陈友农的赏识,抛弃了弟弟高低贵贱的旧观,将心爱的女儿陈继安许配给他为妻。那年冬天,林玉菊死了,吴百祥也被免职。

吴柏恒被免职后,开西药房之心油然而生。第二年,公公捐了3000块钱作为资金互助。五马街开了白恒喜药店。除了在商店单独销售,我们还生产“血之母”补血和“杀虫剂”等药物。开店7年,生意红火。

民国14年(1925),刚满30岁的吴柏恒目睹纳西尔英瑞公司生产的飞影牌炼乳几乎垄断了中国巨大的城乡市场,决定成立炼乳作坊,生产炼乳,抵制洋货。他干脆把药房后厅的客厅腾出来,成立了炼乳车间。经过无数次试验,炼乳终于提炼出来了。市场很好,供不应求。扩大生产必须解决奶源不足的问题。为此,吴柏恒到南通农学院购买了6头优良的荷兰牛,亲自带回温州开办奶牛场,挤奶繁殖,并以贷款的形式(每头牛借给20-30元大洋)鼓励养殖户饲养奶牛,定期购买鲜奶。解决了奶源问题。炼乳日产量从一开始的几箱(每箱48罐)跃升到26000多箱,销往全国各地。1926名为温州白浩炼乳厂。第二年,我精心设计了一个白浩炼乳的商标图案,并向国民政府工商部申请了商标专利权。1927年秋,工商部门核准温州白浩炼乳厂的炼乳商标为昼刻品牌。从此“白天抓鹰”胜过“飞鹰”。

吴柏恒的天抓雕牌炼乳,夺回了英瑞公司占领的部分市场。英瑞公司向工商部商标局提出申诉,起诉称“日光抓刻”商标抄袭英瑞公司的“飞影”商标,要求撤销“日光抓刻”商标的商标权。吴柏恒要求他的律师范任据理力争。因此,6月1929日、165438日+10月18日,商标局出具了评估函,评估认为英瑞公司的申请不成立。

英瑞公司商标败诉后,用尽各种卑鄙手段试图搞垮白浩厂。1931年,盈瑞公司的中国买办胡士多到温州,出价10万元购买巧雕牌的炼乳商标,被拒。然后,英瑞公司大甩卖卖鹰牌炼乳,吴柏恒以牙还牙,也大甩卖。英瑞公司不得不恢复原价销售。1933,位于福州阿斯特洋行的盈瑞公司白天购买了1000多箱刻有品牌的炼乳,放在仓库里。炼乳变质了就在市场上卖,故意破坏雕牌的声誉。吴柏恒闻讯,派会计陈玉玺到福州,将变质的炼乳全部收回,当众沉入闽江。这一招虽然花了他2万块钱,但是挽回了老鹰的信誉。1935年,盈瑞公司特派记者来温州与吴柏恒一起办厂,条件优厚,吴占51%,盈瑞占49%,同样被拒。英瑞公司淘汰国货,进行雕牌炼乳的图谋失败

不惑之年后,吴柏恒在温州除瑞安沙*白浩炼乳厂(占地15亩,员工260余人)外,还成立了温州西山瓷厂、温州西山造纸厂、远东蛋粉厂。1936年,他带着白浩工厂的技术人员和两名翻译到日本考察东京龙田浓缩厂,并在上世纪30年代向东京铁厂订购了一台先进的炼乳设备——橡胶自动封罐机。他还把林超留在了日本北海道,学习那里的乳品制造技术。先进设备安装调试成功后,白浩炼乳厂的产品大幅增加。以江心寺塔为商标的奶油远近闻名,大家都叫它“白塔油”,堪比法国的名牌奶酪。

吴柏恒在经营产业时非常重视人才。他雇用了过去在建筑部门很熟练的徐祖康、化学技术员林子标、朱和上海兴业瓷业公司调窑工业主任。这些专家进厂,吴柏恒更是如虎添翼,生产蒸蒸日上,各企业腾飞。

在1941,白浩工厂被敌机轰炸,造成重大损失。日军占领温州,成立伪商会。吴柏恒被列为商会会长,吴柏恒避开了新桥。侵华日军离开温州时,国民党永嘉县政府以叛国罪拘留了吴冠恒。经调查,被迫无罪释放。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全力以赴打内战,把全国人民置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通货膨胀让人苦不堪言,吴柏恒负债累累,濒临破产。

1949年5月,温州解放。人民政府积极扶持民族工业,投入资金使五百亭的许多企业起死回生。从1952-1954,吴柏恒的西山窑厂、西山造纸厂、白浩炼乳厂都被打上了公私合营的烙印。

一向对政治漠不关心的吴柏恒也乐于成为浙江省政协委员。1957年,63岁,被打成右派。文革期间,他被扫地出门,住进了牛棚,但他依然泰然处之。他坚信不公正总有一天会得到解决。1973年,病逝。1980年,吴柏恒被右派纠正,彻底平反。

(何琼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