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美育命题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实施

语文美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是自然风光之美、道德情操之美、艺术情境之美等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美的因素,不断增强学生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丰富学生对美的体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育;优美的语言;艺术美

小学语文是一门知识型、人文性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对小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成为学生精神生活、情感陶冶、智力发展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构建完善的语文审美心理结构。

第一,重复,品味语言之美

语言是表达的工具,是文学创作的物质手段。从文本的语言中探索美是实施审美教育的第一步,而阅读是引起学生审美关注的最有效途径,是语文审美教育的起点。反复阅读,品味语言之美,是学生感知美的第一步。语言美包括语言的形象美和音乐美。品味语言美,要引导学生感知语文的形象美,理解语言的音乐美。

比如我在教翠鸟的时候,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找出他们认为美的句子,思考它的美。回答的时候有同学说喜欢描写翠鸟羽毛的句子。我让学生自由阅读第一节课文,寻找其中的美,同时在大屏幕上打出下面这句话:“翠鸟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背上的羽毛是绿松石色,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并附上一张翠鸟的图片。通过将课文中的句子与老师写的句子进行对比,学生得到的感觉是,书中的句子使用了优美的词语,准确而精致地描绘了翠鸟羽毛的颜色和图案之美,还使用了隐喻来生动而具体地描述它们,使翠鸟更加活泼可爱。

二、创设情景,感受意境之美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心性好,入乡随俗始于亲人”。作者写文章,脑子里必然有某种情境,即某种人物形象,某种社会生活图景;写出来的作品总是充满了作者的主观感受。入乡随俗就是把学生引入作品中所描述的具体意境,让学生亲眼看到、亲身体验,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感受,通过自己的理解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背景和审美价值,发自内心地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入乡随俗不仅使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直观感受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稳定的情感、意志和品格,进而将审美经验转化为行为技能乃至思想、信念和世界观。因此,它也是语文课审美教育的关键。

如何让学生进入状态,关键是情境的创设。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再现文本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殿堂,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展以学生为主体、充满自由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把学生带入情境,使其身临其境,从环境中动情,并与作者放置的情感交流,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比如《回到故乡》这首诗,看似平淡,实则内涵丰富。游子回到故乡,心情颇为忐忑:那年离家,正值花季;今天回到家,不禁感慨。我的老了,作为反对派的座上宾的悲哀,都包含在一个看似平淡的问题里。“笑问客从何处来”引来诗人无限感慨。全诗在问答部分悄然落幕,但言外之意却像一个空谷,满是忧伤,无边无际。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大概意思和人物,然后引导学生去想象:“小孩子会怎么问诗人?诗人会说什么?能不能按照这个场景来加?”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设计对话,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对话。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答案如行云流水,并配以生动的动作表演,生动再现了《还乡》中的对话场景,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老了回家、老了没落、反对主体为客体的悲凉,更好地理解了诗的意境。

第三,探讨综合美

刘勰认为“作曲家带着感情写,读者却带着感情写”。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阅读是读者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释语言和文字所传递的信息的过程。每个人的见识和经历都不一样,所以对文章的解读也不一样。在阅读中,学生们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交流自己对文章的独特体会,可以丰富对文章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感受。这样,学生就会在讨论文章的语言、艺术形象、内容结构、整体风格等互动活动中受到美的陶冶,探索美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第四,拓展和创造美

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不仅要用思想上的美来启发学生,情感上的美来陶冶学生,还要引导学生学习美、表现美,迁移前人积累的审美经验和成果,按照自己的审美观点和理想去创造美。学生能否创造美的事物,成为衡量学生是否具有审美创造能力的标志。学生能够创造美,这是美育的终极目标。如果只有审美力而没有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目的就没有达到,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活读教材,鼓励学生阅读,鼓励学生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