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思考

亚里士多德说,“思考始于怀疑和惊奇”。学生的思维活动是由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的。学生只有对自己遇到的问题感兴趣,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欲望和要求,才会引发积极的思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创设启发性思维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手段。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具体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由于教学的内容、目的、任务、对象和时间的不同,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也不同,下面列举来说明。

1,引起怀疑和兴趣来设置情境。兴趣激发灵感,兴趣是发现的先导。在学习一门新知识时,教师要善于设置一些新奇有趣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以浓厚的兴趣积极思考和探索新知识。设置这类问题在于从兴趣中组织注意力,让学生进入情境,关注学习内容。比如在讲授“一样多”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小明很喜欢兔子,他家里有四只兔子(展示兔子的图片)。今天他去园子里拔了四根胡萝卜(展示萝卜地图)给兔子吃,一只兔子吃了一个萝卜(用线把兔子和萝卜一个个连起来)。孩子们,你们有多余的萝卜吗?有没有兔子还没给萝卜?兔子的数量和萝卜的数量有什么关系?这样,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一个充满童趣、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兴趣浓厚的问题情境。同时引起了学生对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产生了“我要学”的动力,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无限魅力。

2.把旧的引入新的环境。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一致性,每一个概念、性质、公式往往都是在相应的原有知识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旧知识,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推陈出新,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比如教“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先展示一下准备题:有8个苹果,每个盘子4个苹果,可以放几个盘子?让学生垂直计算,然后引导他们思考垂直中的余数“0”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0”表示刚刚完成,没有剩余。然后把正确备考题的“8”改成“9”作为新课举例:有9个苹果,每个盘子4个苹果,你能放几个盘子?然后一边用教具操作,一边引导学生思考:“经过这种变化,题目的意思有变化吗?”为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结果如何呢?“这样,进化点就突出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余数是由除法计算中没有剩下的数得来的,为理解‘余数’这个概念做了充分的铺垫,几乎收到了打破它的效果。

3.一步一步摆好局面。逐步深入的情境设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置小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学习、理解和掌握新的教学内容。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整个教学过程清晰、层次分明、紧凑。比如教学遇到问题,老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让班上两个学生站在讲台前,表演两个人相对行走。老师发号:“急行军”直到两人相遇。让学生观看演示,并提出一些问题供他们思考:

(1)这是关于多少人的?(概要:两个人,或者两车两船等两个物体)

(2)他们当初站在哪里?(总结:两边是两个地方)

(3)他们怎么走的?(总结:面对面走就是走相反的方向)

(4)老师喊“急行军”是怎么说的?(总结:一起走,同时出发)

(5)结果如何?(总结:半路相遇就相遇)

这样,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逐步理解问题的含义,思维逐步深入,从而突破难点,使整个教学过程流畅自然。

4.揭示矛盾的情况。学习中的矛盾包括一个人已有的经验、知识或期望、期望与新课题之间的矛盾;主体内部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矛盾;同时研究的两种材料之间的矛盾;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理解之间的矛盾等。教师要善于揭示和呈现教学中的矛盾。将这些矛盾自然地呈现给学生,可以产生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新知识。举个例子,对教学评分的初步理解是,老师可以这样设计:母鸡给两只小鸡送月饼,让孩子们用手指头数出每只小鸡拿到的月饼数:(1)有四块月饼,平均分给两只小鸡。每个小鸡得到多少月饼?学生迅速伸出两个手指。(2)有两个月饼,平分给两个小鸡。每个小鸡得到多少月饼?学生迅速伸出一根手指。(3)有一个月饼,平分给两只小鸡。每个小鸡得到多少月饼?这时候很多同学都被难住了。有同学伸出一根弯曲的手指说,每只鸡得到半块月饼,但不到一块,所以这根手指要向下弯一半。老师又问:你能用数字表示这个“半块”吗?所有的学生都摇摇头。这时,学习一个新的数——分数就成了所有学生的迫切需要,这就激起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5.制造悬念,设置情境。一节数学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结束。“学贵而有疑”,有疑是知识“百学不厌”的需要。小学生年龄小,对新鲜事物好奇,喜欢刨根问底。如果充分利用教材的新颖性、陌生性和独特性,在课末设置问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比如“毫米和分米的认识”这堂课结束前,老师可以提一个问题:“如果用我们学过的米、分米、厘米、毫米来测量山西离北京有多远呢?”学生回答:“不好测,因为距离太远,路程太长。”讲到这里,老师设了一个悬念:“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测量长距离的计量单位呢?”下节课我们将解开这个谜。“这样,在揭示矛盾的同时,制造了悬念。短短几句话,让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产生了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6.深化知识创造的情境。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新知识,可以进行深入的质疑。比如,讲完三角形内角之和的内容,为了巩固知识,我们可以把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问“每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是多少?”很多同学回答180÷ 2 = 90。又问:“对不对?衡量一下。”通过测量,学生清楚地知道,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是180,不考虑其大小和形状。这样,深化知识的提问对学生有启发,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除了以上列举的途径,教师还要善于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活跃状态,始终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思维创造良好的内外条件,激发学生在新形势下排除障碍、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他们积极思维的过程。当学生充满热情,全身心投入思考时,就有可能在探索和解决问题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虽然创设问题情境有多种形式,但形式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内容要为目标服务。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目标,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要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否则就达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