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红楼今犹存,天下无蔡元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1912年,应孙中山之邀,蔡元培出任民国教育总长。在借来的办公室里,他和第二部长范元廉有过这样一次有趣的争论。范元廉说:“办学要从小学开始。如果小学都办不好,为什么中学也办不好?怎么才能办好大学?”蔡元培说:“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如果懈怠,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前途。”
变法失败后,蔡元培终于看清了教育是救国的唯一途径:“欲成新国家,必有新国民。”当时,蔡元培正试图在教育方面下大力气,但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蔡元培拒绝与独裁者合作,愤然辞职。
1916年,李就任校长时,向蔡元培发出邀请,恳求他回国出任北大校长。当他回到上海时,他的朋友们劝他说:“北大太腐败了,正在溃烂。如果不能整改,会妨碍他的名誉。”蔡元培说:“既然知道是腐败的地方,就应该进去整顿。君子爱德,即使失败,也会尽力而为。”
1916深冬,寒风萧瑟,北平之路显得很迷茫。蔡元培不知道此行的结局是喜是悲。1917 65438+10月4日,中国教育史上最重要的一天,北大的工作人员在门口排队恭候新校长。蔡元培下车,众人敬礼,只见他藐视历届校长,脱帽向校工们郑重鞠躬回礼。看门人和学生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以前的校长都是老派,没有一个是那么平易近人的。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史静大学堂,名为大学,实为“官僚练兵之所”。清末招收的学生都是北京小官,监考老师更是“正厅”“大人”。那时候大学堂不过是科研的替代品。民国时期,很多教师都是兼职官员。来这里学习的都是急功近利的人。如果你有更活跃的头脑,组织同乡会,接近学校当局,看看谁年龄最大,就跟着谁的屁股走。只有这样,你才能爬上梯子,毕业后成为一名官员。
面对这样的“学校”,如果不下大力气,根本没有根治的办法。蔡元培一上任就发表就职演说,明确大学的存在:“大学不是卖毕业生的机构,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构,而是研究学术理论的机构。”对于学生,他用一句话指出了读书的目的:“大学生应以学术研究为天职,不应以大学为升官发财的阶梯。”至于学者,他指出了研究的基础:“学者应该对研究知识感兴趣,尤其是培养学者的人格。”至于学校,他用一句话指出了育人的责任:“学生在学校如果不能有扎实的基础,好好学习,将来即使出去做官,也耽误了学生,耽误了政治,耽误了国家。”1919年,美国哲学家杜威在中国演讲,恰好见证了五四前后的全过程。当他得知蔡元培对北大的影响时,深有感触:“对比世界各国大学的校长,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的校长都有很多,他们在某些学科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作为校长,他可以领导一所大学,可以起到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转折作用。除了蔡元培,没有第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