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平的几个问题

临平,北有永寿,南有武陵,西有扶风,素有“山口子”之称,镇史1700多年。位于县东,为余杭县县令。高速公路距杭州艮山门28公里。总面积7.5平方公里,1.985总人口36308人。东汉时期的史书就已经记载了临平的名字。攻打济阳。破碎的李友军。击博南、秦军、开封东北,斩首一千人,前走五十七步,俘虏七十三人,赐临平军称号。史记),汉代在刘欣的封地设置临平县,晋代形成市场。北宋端公元年(988)建镇。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是进出杭州的东大门,也是保卫杭州的军事重地。沪杭铁路和杭深公路纵贯小镇南北,杭州的公交车分两路到达小镇。每天都有班车开往县城23个镇和杭州、嘉兴、义乌。上塘河贯穿全镇,西起杭州,东至海宁,通过和谐港与钱塘江相连,通过鹤峰港与大运河相连。1985年,丝绸、针织、服装、食品、酿造、机械、化工、制药、建筑、电子等行业有125家工厂。近年来,乡镇工业发展迅速。1985年末,共有乡镇企业36家,从业人员2105人,年产值1017万元。各类商店360家,个体工商户298家。有百货大楼、招待所、二轻会展大楼等综合商场,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蓬勃发展。文化体育设施包括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影剧院、新华书店、电视台、广播站、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室、游泳池、田径场等等。学校有2所中学,2所小学,3528名学生。有10所幼儿园,有738名儿童。还有县委党校、教师进修学校、电大、老年大学等学校。医疗卫生设施包括第一人民医院、妇幼保健站、地方病防治站、防疫站和镇卫生院。床位206张,医护人员463人。临平的景点很多,镇东的桂芳桥,建于宋末,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镇西有安平泉和安音寺,井泉还有一些。镇北有临平山(苏轼,南乡子,历代名士称道),讲的是上古的故事。谁像临平山上的三塔,一座亭子,在西方迎客送客?注:临平山在杭州的东北部。苏轼《刽子手裴伟甫》诗二韵,“叶飞秋于余杭门外,犹记人持舟。”告别临平山上的塔,五年后,云梦泽周南。“临平塔是告别的标志。),山东省新建的临平公园,占地164亩。

临平山,在临平北,孤独无助。山前有湖,山因湖而名。宋代临平是杭州水路由东向北的第一站,山上原有的塔、山、塔都是此行接近杭州的标志。在唐代,临平是一个观光的景点,有14个景点。山顶上有一个精美的洞穴,也被称为龙洞。山下有几个景点,比如千流莫剑石,白龙潭,莲花岛。山脚下有一座安阴寺,建于唐玄宗,名泉名曰“安平”。苏轼曾经写过关于春天的诗。寺前有唐托洛尼经幡(已毁)、古罗韩松、古黄杨木和唐梅。临平依山傍湖,旧时“临平十景”。(《余杭县志》第14部732页)

潮汕,位于临平与塘栖之间,与苏州登威、无锡梅园并称为江南三大赏梅胜地。超山梅花以“古、奇、广”三绝著称。抗战前,满山遍植李树,故称“十香花通知单”。目前在唐梅和宋梅各有一家分店,品种有萼绿、铁骨红梅等外来品种。登上朝凤云美楼之巅,数十里梅海尽收眼底。潮汕最早的古寺是宝慈寺,大明殿最初是唐舞道子用来画观音像和雕刻石头的。大殿西侧是“文革”中被毁的吴昌硕墓和吴全身石像。1980恢复,1985新增吴昌硕纪念馆。山里有许多奇怪的岩石,海云洞是最好的洞穴。(《余杭县志》第十四部文化第729页)

上塘河从杭州市根山门到海宁市严观镇汇入钱塘江,全长48公里。从江干区丁桥镇流入我区星桥,经临平镇进入海宁市区。在我们地区,流量是11.4 km。主要支流有和谐港、乔司港和柘山港,由方嘉港和羊头坝港交汇而成。和睦港通过七宝船闸与钱塘江相通,乔司港通过外乔司船闸与下沙地区多条河流、运河相通。上塘河北岸有白羊涧、龙兴门、何家堰、石家堰等小港支流,建有林爽船闸,经鹤峰港与大运河沟通。罗志河港堰闸成为12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灌溉系统和交通网络。

上塘河原为秦始皇开凿的一段牯岭水道,后为西湖的排水通道。西湖和何澄河水化流经上塘河,灌溉沿河农田。但由于沿海冲积平原地势较高,沙壤土容易冲刷沉积,雨水收集面积小,容易干涸断流。唐宋以来,有过多次疏浚整治。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大力疏浚河道,修复防洪闸堰,重点建设机电提灌供水工程。上塘河可以满足我区临平、乔司、兴桥镇7.8万亩农田(地)的灌溉需要,滋养着生活在这654.38+0.25平方公里土地上的654.38+0.2万人口。

钱塘江曾经是大片的盐田,也正是因为有了上塘河的冲刷,大片的盐碱地才转化为良田。北宋大文豪苏轼,曾在乔司杜凯河水陆庙借宿,写下“汤村(今乔司)驾盐河在雨中督役”的诗句。他写道:“秋晓鼓励,万指罗沟坑。雨助政,衣服湿透。人们像鸭子和猪一样,扔泥巴,溅水.....,线不够,还要带牛马。..... "水的事好难讲,最后他说:“给一个山老朋友发个信息,注意不要压藜麦汤。”汩汩的活水让上塘河流域变得富饶繁荣,成为历史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上塘河一直是南北交通的要道。元末明初张士诚开辟新河之前,上塘河是大运河进入杭州的唯一通道。南来北往的船只如鲫鱼过江,临平自然成为杭州北部一个热闹繁华的市镇和商埠。尤其是南宋时期,杭州成为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塘河自然是南北纽带。在靖康革命中被金国扣押的的生母卫皇后,从大运河到上塘河畔回到南方,定居在临平镇上塘河畔的寺。宋使臣北上,金使臣沿上塘河南下。

上塘河贯穿乡村建筑、城镇和村庄,像一条蜿蜒的玉带。优雅自然,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在水中倒映出河岸一排排的绿树、芳草和鲜艳的花朵,偶尔划过一只木船,水波有微微的花园花纹,在阳光下闪烁着一点点光芒。唐代诗人张有写过一首诗《渡平湖》:“三月平湖草欲齐,青杨叶入长堤。田家起来叫,谢豹酒醒啼。就像山槛与朱烨相连一样,一个新的水稻苗床建在水中。如此纯净淡雅的自然风光,难怪诗人误以为进入了仙境。

板井亭遗址。板井亭,南宋接待晋国使臣的国宾馆。

在安音寺遗址上,有一处安平泉,有苏轼的诗句“鲁豫当时空,安平泉”。干旱过后,泉水清澈甘甜。

桂芳桥,南宋时为黎族许氏兄弟会试进士而建,重修后仍屹立在上塘河上。

魏皇后驻扎的龙兴寺(慈禧太后走后,“苗华寺”改名为“龙兴寺”)虽被改建为学校,但入口处河上的龙兴古桥依然在晚年守护着这个世界;

临平山塔,临平山顶的那座,苏轼感叹:“谁如临平山塔,婀娜多姿?”“迎客西送”的宝塔虽然不见了,但去年建成的“东来第一亭”将以更加挺拔优美的姿态矗立在临平山顶,迎接送往沪杭一线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