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春节手抄报内容大全

# 6年级#简介春节是农历的开始。春节的另一个名字是中国新年,它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以下不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欢迎阅读。

小学六年级春节手抄报的内容是1:南方的春节习俗

四川少数民族四川:羌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现在主要生活在四川阿坝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和松潘部分地区。羌族的新年在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庆祝,通常持续3-5天,在一些村庄会持续到十月初十。按照民俗,羌年也要祭神,要祭天神、山神、地主(村神)。全村人都会吃团圆饭,喝Zasa,跳Sharon,直到皆大欢喜。整个仪式由“许”主持,而杂酒则由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们开。节日期间,亲戚朋友可以互相祝贺,互相欢迎。

客家人非常重视农历新年。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在粮仓和家禽家畜圈上贴吉祥字,以示来年丰收。有条件的客家乡镇,1-2月要打花灯舞。灯笼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是客家人在原居地流传下来的彩灯习俗。此外,还会有大型庆典——舞龙,可分为七彩龙、火龙、水龙、脱节龙、上川龙。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春节假期很多地方都有挂灯笼、办灯会的传统。对于活泼平和的四川人来说,元宵节是必不可少的,元宵节也成了四川人不可或缺的“年货”。因此,四川灯会历史悠久,水平较高,被誉为“天下一灯”、“中华灯会之首”。尤其是成都灯会和自贡灯会,以其气势磅礴、构思巧妙、工艺精湛、地方风情浓郁,成为中国地方灯会的佼佼者。

福建省

闽南农村的过年习俗有自己的特色。在农村,有许多农民的房子。除了贴春联,门的两边还搁着两棵红纸的甘蔗,称为“门蔗”。方言“蔗”与“贾”相近,意为入佳境。大厅里,桌上摆着年夜饭、长菜、糕点,插着用红黄纸扎好的“春枝”,寓意一年四季食物丰足,吉祥富贵。

家家户户都要把红薯、藤蔓、棍子堆在门外,点着,直到火周围都是烟。男人按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想:“跳进去,年年发大财;跳出来,* * *畅快;跳过东,五谷不空;跳过西方,钱就滚滚而来。”这被称为“火团”,象征着燃烧旧年的邪气,消除灾难,迎来干净繁荣的新年。"

父母领着孩子围着灶台坐,这叫“围着灶台守老”,彻夜不眠。据说这是为了给父母添寿。这时候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闽南农村一些复杂的习俗逐渐淡化,但农民期盼好年景的习俗依然存在。

广东

在广东潮汕地区,腊月二十四是“神仙”上天述职的日子。从那天开始,家家户户都在打扫卫生,收拾东西和票据,这叫“捡”。除夕前一两天,家家户户都在做各种年货。除夕夜,你会逛花市,逛花街,百合、柑橘、菊花、桃花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花是最吉利的花街,可以有好运气,过个好年。农历正月初一叫元日,是新年的头,春天的开始。

在天堂的黎明,听到了炮声。家家户户厅堂里的大桌子上,红色的盘子里摆满了好运(就是橘子比橙子大,所以叫好运)、青橄榄和各种精致的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祝老一辈茶。这一天,大部分家庭应该吃素,至少早餐不吃肉。吃完早饭,大人小孩带着大吉到亲戚朋友家拜年,主客互致祝福,恭喜发财,添福。主人用大吉,槟榔(古代习俗敬槟榔,现在换成青橄榄),和* * *工夫茶招待你。客人赠送大吉祝贺主人好运,主人要用大吉回赠,据说是回赠的美好愿望。

大年初一上午,许多舞狮班和英文歌曲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家家户户拜年,主人放鞭炮欢迎。在初二和初三,农村城镇组织了许多文化娱乐活动来庆祝春节。除了搭建戏棚表演潮剧、山戏、皮影戏外,还有大锣大鼓队、虎狮队、英文歌队、舞龙队的表演。发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长辈要给晚辈钱,能挣钱的也要给长辈寄钱。

小学六年级春节手抄报内容大全2:春节民族风俗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庆祝新年的方式。壮族人

壮族的春节从年三十到正月初一、初二持续三天。除夕夜,家家杀鸡杀鸭,蒸红烧肉,瘦肉粉,叉烧。除夕的米饭要蒸很多,象征着富贵。餐桌上应该有水煮鸡,有老人的家庭,炖猪蹄,整鸡。粽子是壮族人春节必不可少的食物,但年三十晚上不吃。壮族的粽子是贵族食品,大的一两斤,小的只有两三两。此外,还有一种叫“凤馍”,是特大号粽子的意思,有一二十斤重。粽子很好吃。在正月初一和初二,客人们要吃粽子。春节期间,将举行唱歌、纺纱、跳舞和球类运动等文化和体育活动。

根据藏族学者的说法,在古代,西藏的春节不是在冬春之交庆祝,而是在夏季。“小麦在年初成熟”,“雪山下,小麦变黄,快乐的新年来了。”现在,在雅鲁藏布江中游,有秋收前“找果子”的传统。人们穿着古代服饰,骑着马,沿着收割的青稞转圈祈祷,骑马射箭,围着篝火跳舞,娱乐自己和当地的守护神。相传这是古代西藏六月过年的遗留物。

还有藏历十月初一的“麦收是一年的开始”。拉萨以东400公里的贡布(林芝)地区,四周是雪山和原始森林,至今仍是藏历十月初一,称为“贡布洛萨”。根据西藏的历史,贡布地区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就在这里非常流行。藏历在十月庆祝新年,起源于那些古代。

大约在公元13世纪,萨加尔王朝统治西藏的时候,藏族人在藏历的第一个月庆祝新年。然而,农民们通常会提前在12月的第一天庆祝新年,这一天被称为“Solang Losa”(农民的新年)。因为藏历正月,春意萌动,农忙,农民没有过年的心情。

在新的一年里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戴上最珍贵的首饰。即使是经济条件不好的人,过年也要准备一件袍子或者一两件粗糙的装饰品,藏语称之为“萨居”,即新衣。这些,当然来自于藏族人爱美的天性。但也有一种说法是,屈桀这位神王辛,想从铜镜中观察人间的生活。每个人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他很快乐,给世界一些恩惠,穿着破衣烂衫,他很沮丧,带来灾难和瘟疫。所以春节穿新衣,就是讨好上帝之王。正月初三,拉萨人成群结队地走出喧闹的集市,来到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王耀山,插旗挂横幅,祭拜山神和水神。

藏历正月初五,拉萨郊区的农民会举行盛大的耕田仪式。农民们穿上节日盛装,壮牛们打扮得更漂亮了,额头上有酥油图案,角上有红旗和五颜六色的羽毛,肩上有五颜六色的缎子,缎子上有贝壳和绿松石,尾巴上有五颜六色的缎带。用“穿得漂漂亮亮”来形容她们一点都不为过。

蒙古族

蒙古族历来崇尚白色,所以把农历正月称为“白月”,把春节称为“白色节日”。蒙古新年的准备工作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人们除了打扫卫生、洗澡、整理蒙古包外,还要穿上新衣、马佩红缨、戴上新马鞍。把整只牛羊用哈达送给自己最亲的亲朋好友。除夕吃“手抓肉”,以示家人团聚。农历正月初一的凌晨,我们先向长辈敬酒告别,再向同行敬酒。亲朋好友交换哈达,祝贺你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第一天给长辈拜年肯定是早上。

白(巴)

白族人在除夕夜开始互相拜祭,互赠礼物。午夜过后,青年男女争相打水以示勤俭。早上一家人喝着用稻花香泡的糖浆,愿日子比蜂蜜还甜。早饭后,孩子们在大人的带领下来到亲戚朋友家给长辈拜年。打龙灯、舞狮、打霸王鞭是节日里必不可少的活动。

布衣(BY)

布依族要在除夕前准备粑粑、米酒等节日食品,除夕要熬到天亮。黎明公鸡一叫,姑娘们就跑到河边挑水。谁先端第一口水,说明她最勤劳,最快乐。

朝鲜民族

除夕夜,韩家彻夜未眠,嘎耶琴和笛子的古乐将人们带入新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举行压跳板、拔河等比赛。正月十五晚上举行传统的庆祝大会,几位当选的老人登上“观月架”先看明月,寓意子孙健康、进步、万事如意。然后,每个人都围着点燃的“观月架”跳起舞来,伴随着长鼓、笛子和唢呐音乐。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格内”。除夕夜的早晨,家家打扫庭院,在大门前用杂物和牲畜粪便做了一个高高的垛。晚上烟囱点燃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雾,到处笼罩着节日的气氛。老人们把大块的肉、包子、饺子等食物扔进火里,祝愿人畜健康、五谷丰登。晚上全家吃手抓肉,进行各种辞旧迎新的活动。人们在房子西边的雪地里种上熏香,朝西鞠躬,以示对祖先的怀念。除夕夜,大家都吃饺子,饺子外面包着白线,寓意长寿。春节期间,有曲棍球比赛,化妆舞会,听书和唱歌游戏。

高山(GS)

春节时,高山族的人们穿着华丽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地聚集在村边饮酒,欣赏由乐器伴奏的歌舞。一些村庄还举行鱼叉比赛,并开展体育活动,如提篮球和杆球。

赫哲族

赫哲族春节是一年中最快乐的节目。除夕夜,大家做年夜饭,剪窗花,贴灯笼。大年初一,姑娘、女人、孩子都穿上绣有云朵的新衣,去亲朋好友家拜年。鱼宴是赫哲族招待客人的一道美食,有酸辣味的“踩伸”(生鱼),香脆味的“炸鱼发”,透明鲜红的三文鱼籽。滑雪、射草靶、过草球是赫哲族青少年痴迷的娱乐活动。

拉祜族人

拉祜族从正月初一到初四过年,从正月初九到初十一过年。腊月三十晚上杀猪做糯米饭,各家做一对大粑粑,象征星星,表示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拉祜族也有聚在一起养老的习俗。

满族人

满族人庆祝春节需要贴窗花、对联和“神”字。今年三十,全家人都会买饺子,饺子讲究打褶,和尚头的饺子也不能掐掉,怕他一辈子“秃顶”。饺子要包成排,象征着新的一年财运四通八达。饺子不能放一圈,怕没活路。

畲族

畲族春节要取谐音字,祝他们新的一年好运,天天粘。大年初一,畲族祭拜盘瓠始祖,全家祭拜“盘古祖图”(根据盘瓠传说绘制的画像),讲述祖先创业的艰辛。

土家

土家族过年要跳“波”。过去跳舞摇手时,在“波堂”里挂三个笼子,里面挂着猪头、猪肉、香烛和野猪的头和蹄。然后,身穿红袈裟,头戴皇冠的老土司,手持乐器,挥手呐喊,男女老少都参加。拜神之后,他们跳舞。现在,土家族不仅用手跳舞,还玩龙灯、耍狮子、表演戏剧和武术。

退伍军人事务部

佤族人在元旦互相祝贺,特别是向寨子里的长辈祝贺。拜年时,双方互赠芭蕉、糯米粑粑、甘蔗,象征团结和谐。沧源等地的佤族男女在节日夜晚聚集在广场上围成一圈跳舞,老年妇女则穿着长裙。几十个人一队,手搭着前辈的肩膀,唱着古歌,轻盈地移动着脚步。

小学六年级春节手抄报内容大全3:春节介绍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称阴历,俗称“过年”。这是中国人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殷商始末的祭祀神灵和祖先的活动。根据中国农历,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日、陈元、郑源、元朔、元旦等。,俗称正月初一。民国时改为公历,公历第一天叫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叫*节。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来了,万象更新,草木更新,新一轮的播种和收获季节即将开始。人们刚刚度过了花草树木在冰天雪地中奄奄一息的漫长冬季,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那一天。当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自然要用喜悦和歌声来迎接这个节日。

几千年来,人们把一年一度的习俗庆典搞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腊月二十三到三十,人们都把这段时间称为“春节”或“除尘日”,这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

小学六年级春节手抄报内容大全4:守岁

守岁是旧年最后一夜熬夜迎新年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忍年”。探究这一习俗的起源,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太古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布在山林中,人们称之为“年”。它的外表狰狞,本性凶残,专吃鸟兽和昆虫。它每天都在变口味,从磕头虫到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逐渐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那就是每365天去人们集中聚居的地方品尝新鲜的食物,出没的时间是天黑以后,黎明时公鸡一叫,就回到山里。

确定了年夜饭肆虐的日期后,老百姓就把这个可怕的夜晚当成了一个关口,叫做年夜饭,想出了一整套关闭年夜饭的办法:家家户户都在这一天晚上提前做好了晚饭,关了炉子,把所有的仓房都捆起来,封了房前屋后,躲在屋里吃年夜饭,因为这顿晚饭很凶。除了要请全家人一起用餐,以示和谐团聚,还要在用餐前祭祖,祈求祖先的保佑,平安度过一夜。吃完饭,谁也不敢睡,坐在一起聊天壮胆。渐渐养成了除夕不睡觉的习惯。

守岁之风兴起于南北朝,梁代不少文人都有守岁诗。“一夜连两年,五小时分两年。”人们点燃蜡烛或油灯,彻夜守夜,象征着赶走所有邪恶的疾病和流行病,期待新的一年好运。这种习俗代代相传。

小学六年级春节手抄报内容大全5:新年快乐

新年的第一天,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穿戴整齐,出门走亲访友,互相祝愿来年好运。拜年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是由同一个族长带队挨家挨户拜年。有的同事请几个人拜年;还有人聚在一起互相祝贺,这叫“团拜”。因为在家里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精英和学者就用贴纸互相祝贺,从而发展出后来的“贺年卡”。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他们健康长寿。长辈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发给晚辈。都说压岁钱可以镇邪,因为“老”和“特”谐音,晚辈可以用压岁钱平安度过一年。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把彩色的绳子穿成龙的形状放在床脚,这是燕京年记载的;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就是父母把分发给孩子的钱用红纸包起来。压岁钱可以在晚辈拜年后当众给,也可以在除夕夜孩子入睡时,由父母偷偷放在孩子的枕头下。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还是很流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