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3]
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中小学阶段,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层出不穷。作为一名班主任,面对班里形形色色的学生,我常常感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不足。通过这两天的学习,听了很多专家的精彩讲解,收获颇丰。教师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在日常的教学生涯中,经常感觉老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一个优秀的老师会在课堂上创造和谐的气氛,让你的学生觉得自己像一个春风。因此,我认为教师心理素质的健康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起点,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在教育实践中,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增强人格修养。
通过这次学习,我也意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我的职责不仅是传播信息和接受职业,而且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灵。除了日常教学,还要花时间认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问题和行为。中小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经常在新闻和生活中听到学生自杀的事情,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这也说明当代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待提高。面对这些问题,老师也要多学习,尽量对症下药,给学生鼓励,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当我们无法摆脱社会风气的时候,我们应该向同学学习,父母应该采用更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比如,尽量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也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活动;可以和学生家长沟通,互相配合,要渗透到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去。
第二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能够参加2019湖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研讨班,我感到非常幸运。所以除了周五值班,周一到周四的业余时间听专家老师讲课,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还开阔了眼界。在这短短的四天培训中,我对其中的许多内容印象深刻,也很感兴趣。培训的第一天,Xi先生的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孩子是在玩,要注重孩子各种感官的训练,形成感觉统合。在我接触心理学之前,我不知道也没有想过这个观点,但是之后,我非常认可这个观点。无论是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在对待我们的孩子时,我们都应该重视感觉功能的发展,这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第二,我们面临的问题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功能过程。是我们选择成长变强而不是逃避问题的过程,这在心理韧性的概念之内。第三,学校要注重主动教育。有研究人员发现,快乐的人会发展得更好。主动教育不仅有益于学生的内心感受,也是他们未来发展所必需的。第四,开展教育咨询有三个关键任务:课程、实践和监督。无可厚非,课程对于学校教育非常重要,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中之重。然而,实践和监督在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并不重要。实践出真知,理论专业知识学的再好,都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督导是所有辅导员需要也应该做的。它不仅可以提升辅导员的辅导能力,还可以帮助辅导员消除负面信息,维护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健康咨询师才能更好地促进来访者的心理健康。
在第二天的培训中,我也对李源老师的一些观点有了很多感触。第一,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王国,而是与学校其他工作融为一体。在李老师讲课的整个过程中,这种观点就穿插其中,各地的作品都体现了这种理念。比如他们学校的电子技术非常强大,那么充分利用这种人力物力资源,利用大数据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app,拓宽学生寻求心理帮助或成长的途径,是一种非常便捷的方式。第二,学校心理咨询的目标应是有效解决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问题,注重方法的创新,分层次、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与预防相结合。虽然我们需要明确工作的大方向,但我们仍然要随机应变,应对具体问题。应对问题/矛盾变化的工作不能一成不变。第三,寻找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形成育人合力。李老师根据他们学校的特点,提出了他们学校的资源,比如教务处的课程和学分资源,文化素质中心的师生资源,图书馆的心理学书籍推荐,后勤集团的园部,学生内部资源和重点教育项目,校院信息资源合作,校外资源合作,咨询机构的兼职顾问等。当然,并不是每个大学都能开发这些资源,但我们可以积极发现自己学校的资源,丰富心理教育资源,促进心理教育的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第四,不断总结模型,强调对机理的理解。总结和反思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做的,而不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型形成后,我们可以更好地使用它,并从中学习。行为需要有依据。我们不仅需要理论基础,还需要了解背后的原理。只有这样,才能更灵活地使用它。第五,游戏没有错,学生玩游戏也没有错,但是如果你玩游戏不能控制自己的投入,那么你玩游戏就有问题。这就涉及到自制力和自律的问题。只有能随时进,随时出,我们的瘾才是健康的,合适的。
培训第三天,听到一个关于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问题。这个内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是心理咨询师,要熟练掌握心理咨询范围内的内容,要能够准确把握需要转诊到心理治疗的病例的界限,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心理治疗内容中的一些诊断标准。虽然我们不能做出诊断,但我们可以确定是否需要转诊。如遇以下来访者,需要及时转诊。1.有自杀念头或自杀未遂;2.中度以上焦虑、抑郁等障碍;3.间歇性反复发作,持续性焦虑或抑郁;4.抑郁症伴精神病性障碍;5.最近严重的社会压力、损失或情感创伤。我们需要记住这五种情况。推迟病情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对咨询者和来访者都是如此。这些需要转诊的病例的灵活运用取决于我们对常见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理解,也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量表来辅助判断,如PHQ-9心理健康量表、GAD-7广泛性焦虑量表、抑郁症状量表、焦虑症状量表等。
在培训的第四天,我听了岳晓东和徐凯文的讲座,他们都阐述了他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和看法。我获得了几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分数。首先,我了解了更多关于精神障碍的内容,也了解了各个学校对于心理咨询的意见和技巧。针对不同的来访者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各种方法可以配合使用。关键是要适合来访者。其次,徐凯文先生阐述了多重咨询关系的问题。虽然我现在不是老师,但是我的职业目标是当老师,所以老师在咨询的时候有双重身份,也就是说和来访者既是咨询关系,也是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多重关系下,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被这个束缚,而是找到更多有利于解决来访者问题的资源。最后,我深深地意识到伦理关系在当今咨询中的重要性。虽然我们还没有遇到任何法律纠纷,但是我们还是需要认真仔细的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力帮助游客,学会保护自己。只有这样,我们的协商才能走得更远。
第三章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邗江区教育局在暑假开展的“疫情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让我有幸与两位教授近距离接触,他们分别是心理导师毛、心理专家、顾晓阳。他们是和蔼可亲的人,有自己的光环。参加这样的培训活动,让人感到亲切温暖和充实。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做教育工作,做一名好老师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三天的课程学习,虽然有点累,但是收获满满,实用性很强。相信每一位参与的老师都或多或少能学到一些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贯彻和应用。
在这次学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同行监督案例的分析与交流。这种案例也是我们一线老师经常遇到并感到头疼的事情。面对“24不说话,连神仙都无从下手”这样的问题学生,我们该怎么办?追根溯源,每一个问题孩子的出现,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随着单亲、离异家庭、留守儿童等社会现象日益增多,养育方式简单粗暴,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首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为什么孩子会变成这样?然后有效合理的沟通,学会和孩子亲热,无条件的接受。有时候一个简单的爱抚和拥抱胜过千言万语。当孩子愿意敞开心扉的时候,再慢慢去影响他们。如果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能像他们一样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充分利用和挖掘,这样孩子就能增加自信心。所有的家长,都会像夏晓梅老师一样,有效的处理与孩子的亲子冲突。相信长大后问题学生会越来越少,犯罪概率会越来越低。当然,这需要长期的毅力和家校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