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组”的工作和民情日记
?四组?你知道怎么写工作和人的感情的日记吗?来看看我给你整理的日记模板吧。
?四组?工作日记和人们的感受
龙洞村笔记
刘明
龙洞村是施甸县太平镇的一个山区村庄。村里曾经有很多泉水从山腰流出,以此命名?龙洞?当然,这早已成为历史。出了老国道320,一条坑坑洼洼的石子路一直延伸到龙洞村。村落与滇西抗日主战场?松山很远。站在村头向南望去,雄伟的嵩山像一座天然堡垒屹立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
村支书杨品南今年55岁。他以前在昆明当兵,在村里算是比较有见识的人。两个孩子一个读完大学留在昆明工作,另一个刚上大学。他和妻子在家务农,种植烤烟,养殖,年收入一万多元。对他来说,650块钱的村干部补贴不算多,当支书主要是服务群众。龙洞村海拔在1850 ~ 1650米之间,以汉族为主。村里只有一条水泥路,通往各家各户的路还是以土路和石板路为主。房子多为土木结构的瓦房,至今仍无砖混结构。与城市的快速变化相比,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仍然巨大。散落在村庄周围的垃圾。我在大理辛辛苦苦解决的?垃圾包围农村?看来,随着农村现代生活要求的提高,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应该成为各级政府的一个工作重点。
龙洞村现有耕地1855亩,下辖10个村民小组,343户1408人,党员45人。农民收入主要靠烤烟、水稻、玉米种植、畜牧业、外出务工等。村里人均粮食产量300公斤;常年在广州深圳上海打工者50人以上,2011人均收入2500元。相比县城的3922元,还是处于较低水平。村里还没摆脱?靠天气吃饭?自然经济状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仍然是村民的主要途径。村民们早上六点就下地干活,中午回家吃午饭,然后继续下地干活,直到晚上八点。早出晚归,两头见黑。艰苦的劳动并没有改变他们的贫穷落后。
我联系的尹学胜一家,老尹夫妇60多岁了,* * *有三个孩子。大哥已经分居成家立业,女儿出嫁。现在和小儿子* *住在一起,小两口却带着孩子出去打工。两位老人种了1.5亩地,在院子里养了一些畜禽。问及年收入,政府每年给什么补贴,养了多少鸡?老两口一时答不上来。杨支书说,正常年份,老尹家每年能出栏2-3头猪,10多头仔猪,生活还过得去,在村里属于中等收入家庭。
在地里,我问一个正在地里种玉米的农民,为什么不种烤烟或者其他作物?他跟我说,烤烟技术要求高,他没经过培训,所以种不出来。我们感觉在贫困山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不会规划自己的生产,不善于理财。农业尚未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可以说,这是龙洞村贫困的重要原因。对于龙洞村这样一个产业发展空间大、农业科技水平低的村庄,政府迫切需要加大各种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龙洞村,我们见到了刚来这里种石斛的老板蔡光飞。叹息来自一个外国村庄。前几年种兰花赚了点钱,但是兰花价格不好,就转种石斛了。叹说这里的土壤气候很适合种植石斛,于是他以每亩800元的价格租了12亩地,投入1.2万元种植石斛。唏嘘满怀信心地说,按现在的价格,每亩年收入将达到5.5万元左右。我看唏嘘中的基地管理非常规范,幼苗长势良好。我们觉得因地制宜发展山区种植业的前景还是很广阔的。
我跟杨书记说,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发挥山区优势,好好学习?山?字经。要在广泛调查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依靠科技引进人才,大力发展适合山区海拔、气候、土壤、水质等自然条件的经济作物。要改良畜禽品种,大力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养殖。
历史上,龙洞村水资源丰富。过去修建了一些水利设施。但近年来,由于降雨量不足、生态变化等原因,水源逐渐减少,村里部分泉水早已干涸。此外,沟渠常年失修,破损严重,灌溉面积逐年减少。我们参观了龙洞村的一处水源地,这里曾经灌溉了2500多亩耕地,现在只能提供人畜饮水和一小部分农田灌溉。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迫切需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针对镇政府提出的治理方案,我建议科学整合不同渠道的项目资金,突出重点,集中建设一批池塘、水窖等设施,整治影响农业生产的河道、堤坝,确保旱涝保收。并要求办公室所属工作人员与镇上统筹?一个包裹?建设规划,协调相关部门给予资金支持。
在村里,我到农户家了解惠农资金落实情况。问老尹有什么补贴,他说不上来。我让老尹把他家的?打九折?还有养老保险存折,上面都清楚地记录着各种补贴的存取。可以说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在这个村得到了很好的落实。镇领导告诉我,去年村* * *发放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各类资金17.8万元。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颁布了许多惠农政策,发放到群众手中的补贴也逐渐增多。但是,在对全省社保基金的审计中,我们发现,由于很多人不了解这些惠民政策,也存在一些基层政府和少数干部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我的联系人老尹,基本上搞不清楚政府给了他什么补贴,他应该有什么补贴。所以我觉得,一方面要加大惠民政策的宣传力度,让老百姓很好的了解政策,维护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确保惠农政策和惠民资金真正落到实处。
龙洞村的生活水平在全镇处于中下水平。虽然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富裕农民还不到10。中等收入家庭约150户,其他为贫困和特困家庭,其中低保家庭100余户,民政救助家庭50余户,老弱病残家庭10余户。我走访了贫困户杨新昌。老阳患有风湿病,双腿瘫痪。他的妻子杨佳菊是智障,两位老人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结婚,小女儿才11岁,小学四年级。我家一贫如洗,欠了近万元医疗费。40平米的房子是政府的吗?毛换了瓦?补贴资金装修的话,只能遮风挡雨。全家靠租5亩地,拿不到1000元的房租和政府救济,生活极其艰苦。
我观察到,目前农村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家里劳动力不足;二是因病返贫;第三,缺乏制作技能;第四,理财不善。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是脱贫致富的根本措施。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人员,基层组织要密切关注,更加关心,确保特困人员吃饱穿暖,确保特困儿童不辍学。
在村里,我还和审计署派到施甸县新农村工作队的6位同志进行了座谈。其中女同性恋2人,研究生5人。听取他们对就业后培训的看法,对扶贫工作的想法,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曾留学澳洲的金融硕士朱茂非说,在村里呆了一年多,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改变。贴近农村才能知道自己的价值,贴近农民才能知道百姓的诉求,贴近农民才能知道群众的呼声。如果我们做得好,人民就会感激,改变他们对干部的印象,执行?四组?教育重塑了干群关系。
我觉得通过培训,挂职干部对农村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们积极为农村脱贫致富出谋划策,做了许多好事、实事。省委、省政府号召年轻干部到基层实践的决定是正确的,建立干群直接联系制度是必要的。我和罗廷才同志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工作,勉励他们遵守纪律,努力工作,把执着作为一种人生财富积累,以此来提升自己,造福基层,服务群众。
发展:州、市、县和区审计办公室。
送:省委?四组?施甸县委、县人民政府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办公室内分布:办公室领导(8名)、审计主任、分管局副局长、投资局副局长、各办公室、中心、存款(2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