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的房屋特点如何适应当地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的民居,以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具有对称的布局。北京四合院分前后屋,中间的主屋体系最受推崇。它是举行家庭礼仪和接待贵宾的地方。每栋房子都面向庭院,由阳台连接。北京四合院虽然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家族制度的具体体现,但庭院宽阔,尺度适宜,安静亲切,花木有序,是理想的户外生活空间。华北东北的房子大多都是这种宽敞的四合院。
唐舞和土楼
中国南方的房屋结构紧凑,多为多层,其典型的房屋是以长方形小天井为中心的厅堂。这种民居方方正正,结构简单,在南方各省分布较广。
闽南、粤北、桂北的客家人,往往居住在规模较大的群宅里,平面呈圆形、方形,由中央的一个单层楼堂和四周的四五层楼房组成。这种建筑防御性很强,以福建永定县的客家土楼为代表。在中国传统民居中,永定的客家土楼独树一帜。有方形、圆形、八角形、椭圆形等8000多座土楼,规模宏大,造型优美,科学实用,各具特色,构成了一个奇妙的居住世界。
福建土楼用当地的生土、碎石、木屑建造单体房屋,再连成大屋,再建成厚实封闭的“防御性”城堡式建筑房屋——土楼。土楼具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和强烈的宗族特征。楼里有水井和粮仓。遇有战事和土匪,一旦关了城门,就自生自灭了。如果被围困,食物和水将持续几个月。加上冬暖夏凉、抗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为客家人世代攻坚、繁衍生息的居所。
少数民族住宅建筑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居建筑种类繁多,如西北的新疆维吾尔族民居,多为平顶,土墙,一至三层,四周有院落;典型的藏族民居“碉房”外墙用石头砌成,内部为平顶木结构;蒙古人通常住在活动蒙古包里;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往往建造楼下露天、楼上住人的木构架干栏建筑,其中以云南傣族的竹楼最具特色。苗族和土家族吊脚楼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具特色的民居。吊脚楼通常建在斜坡上,没有地基。它由柱子支撑。这座建筑分为两层或三层。顶楼很矮,只有食物不能住人,楼下堆着杂物或者牲畜。
北方洞穴和古城民居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民居的形式、结构、装饰艺术、色彩都各具特色。这里主要介绍有特色的北方窑洞和古城里的民居。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有许多窑洞。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墙上挖横洞,往往连几个洞,洞内加砖加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地、经济、省力,将自然和生活场景有机结合,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另外,中国还有保存完好的古城,这些古城里有大量的古宅。其中,山西平遥古城和云南丽江古城都在1998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是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县城,是中国中原汉族古县城的典型代表。到目前为止,这座城市的城墙、街道、房屋、商店、寺庙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其建筑格局和特色基本保持不变。平遥是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筑和艺术发展的活标本。
始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是唯一一个将纳西传统建筑与外国建筑特色相结合的城镇。丽江古城不受中原建筑礼仪的影响,城内路网不规则,没有严密的围墙。黑龙潭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池水流入墙壁和住户周围,形成水网。古城内随处可见河流、运河,垂柳刷刷的沿河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