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江沿岸城镇
佛子镇,位于灵山县东部,距县城11 km,总面积161.500平方公里,山区面积15000亩,耕地面积29110亩。镇人民政府设在佛子围。佛子镇地处丘陵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除泗州、象山外,所有行政村均可汽车通行,北海、钦州至玉林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生产以农业为主,盛产水稻、水果、蔬菜、甘蔗、烟叶、木薯、茶叶、大蒜等。名特优产品一年四季都有。荔枝,传统特产,曾是清朝贡品,在全国享有盛誉。香荔枝、黑叶荔枝等名优产品,以其色鲜、皮薄、肉脆、核小、味甜的独特风味,受到远近客商的青睐。生产出来的糯米以颗粒粗而油,煮饭软而滑著称,隔几天还软而爽口,成了逢年过节市场上不可多得的物品。近年来,茶叶生产发展迅速。镇上有五个生产基地。产品制作工艺精湛,绳圆细,绿香浓郁,口感醇厚。产品远销内蒙古、山东、江苏、浙江等地。还有脆脆的莲藕,色鲜肉厚的西红柿,以叶薄根软著称的烟叶。此外,还有钛铁、花岗岩等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全县所有乡镇中蓄积量最大的森林资源。
灵山郡,隋开帝十八年(598年),灵山开始建郡,称南滨郡,郡址在南滨村(旧州圩西南)。唐贞观十年(636年),县令由南滨村迁至丰子岭南(今三海镇李唐村)。贞元十年(794),南宾县改名灵山。宋志平二年(1065),县令由风子岭迁至十六峰以东的岭镇(今县城)。从建县到1994,灵山已有1396年的历史。位于县城东北部,东经109° 35′,北纬22° 36′,地处环秀河、明客河(秦江中游)和?在狗与三江交汇的岸边,方圆10公里范围内,地势开阔,田野交错,一片翠绿,西南方山峦起伏,东北方山峦起伏。灵山县始建于明五年(1440)。海北道副使甘泽驻守凌洁,“饱受瑶民叛乱之苦”。因为灵山没有城,很难防守。当地人老回提议建城以保当地平安。甘泽采纳了劳埃德的倡议,于是在郡府所在地建城,然后动员官军用土建城。民国二十六年(1937),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后,灵山城屡遭空袭,民众只能通过四道城门进出,十分不便。27年秋,县政府奉命拆除城墙。解放后,灵山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县城的建设,在老城的基础上进行扩建,面貌焕然一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自来水厂、发电厂、变电站和排水渠道相继建成。灵山县交通便利。209国道、20124省道、20221省道均穿县而过。从东到西,从北到南,到周边县市都有班车,到广州、顺德、中山、东莞、深圳、湛江、北海、防城港、贵港、南宁、钦州、玉林都有直达班车。名胜古迹主要有:刘峰、三海岩、环秀桥、穿井岩、革命烈士纪念碑、马鞍山灵山人遗址、龙坞石山下各种溶洞等。县城是灵山市委、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新圩镇位于县城南部,距县城5公里,与浦北县潭圩镇、三海镇、佛子镇、北通镇相邻。全镇总面积171平方公里,属于丘陵地区,有耕地48539亩。镇人民政府驻地新围。相传清初,元武陵炮岭村有几户姓刘的人家在村里设了一些小贩卖点。后来,当地人经常把竹笋放在这里出售,形成集市,所以当时就叫“竹笋集市”。清代中期,这个小市场不仅卖竹笋,还上市其他农副产品。市场逐渐扩大,百姓认为“笋市”这一名称已经不适合当时的情况,于是改称“新市场”。该镇以其种植业和养殖业在全县闻名。水稻高产稳产年年获奖。市县两级的高产试验田都在董新委,亩产都在500公斤以上。镇上的农民也有收获后种菜的习惯,经济效益可观。镇人民政府驻地石塘尾。
谭圩镇位于县城中部,总面积147平方公里。该镇距县城13km,交通十分便利。灵山至北海、灵山至钦州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每天有100多班车,各行政村均有汽车相连。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侗族、京族、布依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檀圩镇人民政府驻地。镇的东北部是一个地势平坦的盆地,西南部是地势较高的刘璐山脉。沁江在西北部流经境内。全镇耕地面积49683亩,盛产荔枝、龙眼、无籽西瓜、香蕉、头菜、大蒜、凉薯、莲藕等果蔬。这个镇生产烟花爆竹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该镇花炮厂出口鞭炮76种,烟花50余种,销往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香港、澳门等15个国家和地区。
那隆镇位于县城中部,距县城25公里,总面积248.754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设在那隆尾。该镇为丘陵地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雨量充沛,盛产水稻、甘蔗和茶叶。四季花果飘香,被誉为荔枝、龙眼等水果的故乡。主要矿物有石膏、花岗岩(黑色)、锰、铁和钛。境内有三条河流,分别是秦江、西江、龙门。有3个小(一)型水库和7个小(二)型水库。岭东水库南、北干渠穿境而过,有丰富的灌溉和人畜饮用水源。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主要企业有烟花爆竹厂、纺织厂、红砖厂、食品加工厂。灵山至钦州二级公路穿境而过,各行政村均有汽车相连,交通便利。境内现有纳龙尾和大坪尾两个料场。那隆尾是该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那龙镇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早在1907年,同盟会领导的“三纳”(李娜、那坡、那西)起义革命军就选择了钟灵乡(即现在的龙大坪一带)作为进攻灵山县城的前哨。当时,大批钟灵人跟随革命军攻打灵山县。1945 65438+10月中旬,中国* * * *灵山组织负责人陈在百旧埠小学(灵异小学前身)主持召开全县党员骨干会议,传达广东南路特委关于抗日武装起义的决定。2月8日,80多名当地群众参加了灵山抗日武装起义。在他们的影响下,大涌、封门塘、庙竹坪、狮子月、牛坪、吴沁等村的人民也积极配合、战斗、积极参加起义,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解放后,那隆人一直发扬祖先的光荣传统,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劳动,为家乡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龙镇位于县城西部,距县城36公里。传说过去有三户农民建房做生意,后来生意兴隆,发展成集市,所以叫“三龙圩”。全镇总面积132.5平方公里。秦岭二级公路和江北公路并排贯穿镇腹地,到南宁、钦州、北海都很方便。所有的行政村都有汽车相连。镇人民政府驻地三龙圩。该镇是一个丘陵地区,有横岗岭、鸡笼山和开夏山。这个镇盛产石膏,以其品位高、储量大而闻名。荔枝、龙眼等水果甜脆可口,畅销全国。龙山尾距离三龙尾约10公里。程维建于解放前,现在每三天举行一次,也就是三龙威日的第二天。龙山卫街长约250米,铺面70余间,其中小店13间,餐厅4间。居民500多人,绝大多数是农村人,多以务农为主。赶集来了,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妇女,所以人们称之为“坡子头赶集”。圩田日的繁忙时间是从12中午到下午3点。
陆屋镇位于县城西南部,距县城47公里,距钦州市67公里,东经108° 56 ',北纬22° 16 '。南与钦南区那思乡、钦北区平吉镇相邻,西南与钦北区青塘镇相邻,东与三龙镇、布饶镇相邻,北与旧州镇相邻。镇人民政府驻地土地房屋交易会。全镇总面积322.667平方公里,陆屋围位于秦岭、九博公路、陆琴一级公路(在建)交汇处,九洲河、沁江交汇处。魏镇三面临河。规划中的平陆运河将绕城而过,规划中的李沁铁路也将穿境而过。陆武卫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由陆姓人士在此修建,故名陆武卫。陆屋古属灵山,清光绪十四年被强行划入钦州。解放前属秦县十一区管辖,10月1958 115归灵山管辖,1984称陆武镇。该镇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甘蔗和花生,还盛产茶叶和水果。工副业主要有铸造、鞭炮、食品加工、纺织、五金、选矿、建筑、石膏制品等。陆屋的铸管、机电壳、铁锅生产历史悠久。荔枝、龙眼、洋葱罐头等畅销自治区内外;烟花、龙虾、火箭等品种漂洋过海,远销美国、日本、挪威等国家和地区。毛巾、蚊帐等纺织品质优价廉,供不应求。矿产资源丰富,有石膏矿、锰矿、钛铁矿、倪星土、陶瓷釉土、花岗岩石、涂料等。琴江是灵山最大的河流。从出生地平山流到陆屋80多公里,宽80多米。陆屋镇是灵山第二开发区,可以享受灵山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青塘镇,位于市区东北部,与灵山接壤。曾属灵山清塘练兵地,清光绪十四年(1888)在钦州划为直隶州。民国时期建立清塘乡。解放后,1950年成立清塘乡,1951年春分为6个小乡,1957年并入清塘乡,1958年秋并入平吉公社,1959年秋成立清塘公社,65438。北部有起伏的山脉,南部有平缓的丘陵,总面积123.8平方公里。流利的新立话、汉老话、白话(粤语)。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甘蔗、花生、茶叶和水果。由于境内地形复杂,一年之内旱涝交替。解放后,先后修建了高枫、老虎坪等6座水库,有效灌溉面积达2.2万多亩。香蕉和芝麻在该市排名第二和第三。淡水养殖面积2居全市第一。矿物有石膏、钛铁、花岗岩等。其中石膏主要分布在清塘、新村、潭府等六个村办事处,储量4.2亿吨,年产量5000多吨,质地纯正,远销日本和东南亚。钦州到灵山有公路,钦州到陆武镇的钦江河段可以木船通航。
平集镇位于该市东北部,东与灵山接壤。明清初属灵山秋枫乡,光绪十四年划入钦州直隶府。19年设立平集镇及平集、广平、牛江乡,30年调整为平集、广平乡。解放后,1950年建立平集、广平乡,1951年春分为13个乡,1957年并入平集乡,1958年秋并入平集公社,1958年并入平集公社。境内东西两侧有丘陵,中间有面积20平方公里的全市第二大平原——九百洞。全镇总面积260平方公里,流行新立话、汉老话、白话(粤语)。1990,耕地75500亩,山地189800亩,森林41700亩,是全市耕地最多的镇。农业以种植水稻和甘蔗为主。解放后,修建了京塘、古龙、五星、那拉水库,沿沁江修建了近20座机电灌溉站,有效灌溉面积近5万亩。矿产有石膏和钛铁,是广西石膏的主要产地。产品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城市经营的平吉糖厂和紫胶厂都在中国。钦州至灵山公路斜穿境内中部,各村办均可通汽车。琴江部分河段可通航木帆船。境内有隋唐古墓两座,古城角村有南北朝时期的松寿县古城遗址。
九龙镇,位于城东北,南北朝宋大明时期至宋开宝初期,位于嵩寿县(后改名为秦江)。宋开宝五年(972)至清光绪十四年(1888),属灵山。清光绪十四年十二月至清末,为钦州直隶州秋风训。民国时期分为九龙和新圩两个乡镇。解放后,1950分为九龙、新圩两个乡镇;1951春季分六乡;1958秋归平吉公社;1961分为九龙和新圩两个小公社。乡政府设在九龙围,距离钦州镇21公里。该领土为丘陵地带,总面积为222.9平方公里。流利的灵山方言和白话(粤语)。村民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和甘蔗。解放后,修建水库21座,机灌站12座,总有效灌溉面积24000多亩。甘蔗种植居全市第一。九龙良种猪,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瘦肉多,符合出口标准,在附近县市畅销。境内有隋唐墓葬和安州古城遗址,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公路通往钦州、那蓬和陆屋、灵山等地。沙坝镇位于钦州市周边。明嘉靖十五年(1536)至清末,属钦州东室、中和坊地及钦州直隶州。民国时,分为府城等六个乡。解放后,1950分水东、北营乡,1951春季分沙步等9个乡,1957隶属府城、尖山乡,1958秋季并入钦州大公社,1959改为隶属钦州大公社。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大部分地区为低洼丘陵,西部有小块冲积平原。总面积197.4平方公里。普通白话(粤语)。解放后,在全乡北部修建了6座中小型水库,开挖了秦江青年闸东、西干渠,修筑河堤、海堤34公里,大丰河、茶山河、秦江由北向南平行分布于全乡,形成了纵横渠道密布的河流支流,有效灌溉面积391000亩,是全市水利最好的乡镇。蔬菜产量居全市第一。菠萝在全市排名第二。渔业以淡水养殖为主,海水捕捞为辅。南方铁路有火车站设在北营村,南宁至北海二级公路穿境而过,钦州至九龙、钦州至犀牛脚公路均在五里桥村交汇。琴江、大丰江部分河段可通航小型船舶或帆船,水陆交通便利。有冯子材墓、刘永福墓、公宝地和钦州八大古景区之一的“龙潭玉佩”(又名龙湾)。
尖山镇位于城市中南部,南临钦州湾。南北朝梁大同元年(535)至明洪武七年(1374),分属玉山县(后改名华清)、宁海县、安靖县(后改名安远)。明洪武七年至清末,先后属安远县、钦州、秦县、钦州、钦州直隶州。到了民国,孟看到了这个乡。解放后,1950成立孟菊乡,1951年春分为三个小乡,1957年并入尖山乡,1958至1966年又陆续并入钦州、府城、康熙岭等公社。农村属于秦江三角洲的小平原,秦江在这里自北向南分为两岸,钦州湾深入境内,河网和海支密布,是城市中的水乡之一。总面积64.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45.6平方公里,浅海滩涂面积37平方公里。捕鱼人口约占全乡人口的三分之一,白话(粤语)盛行。解放前,这里的土地贫瘠干旱,村民们的生活非常艰苦。解放后,先后修建尖山渡槽和黎头嘴反虹吸,开挖秦江青年闸尖山干渠13公里,可灌溉耕地213万亩。同时修建海堤58公里,大小闸门110多座,改造了大部分盐酸场,生产取得了较大进步。捕鱼以浅海为主,占全市第三位。在沿海滩涂发展牡蛎和鸭子养殖。沙井港是海道钦州的交通港口,位于该乡南端的沙井村。钦州至沙井公路纵贯境内南北,水陆交通便利。尖山,位于该乡东北部,海拔43.7米,矗立在广袤的土地上,风景秀丽,被称为“文峰毕卓”,属于钦州八大古景区之一,是历代登高游览的胜地。自治区的琴江农场和区域性海水养殖场都在其境内。黄坡村,1986,被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定为全国365个农村固定观测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