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1,多读书——给孩子提供阅读对象,让孩子积累写作素材。阅读是知识和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通过阅读,孩子可以间接看到很多日常生活中没见过的东西,学到很多没学过的知识,提高理解力,陶冶情操,丰富语言,这些都是作文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要引导孩子从阅读中积累素材,首先要让他们理解课文,每一次阅读都要有收获,并尽可能地熟悉和背诵课文,让课文中的语言尽可能地印在孩子的脑海中,让课文中的句型和精彩段落成为孩子语言仓库中的积累。如果孩子能把书中的语言、书中的好词好句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变成自己的语言,使文章和句子生动形象,这是提高孩子写作能力的好方法。有句老话说得好:“读一百遍,你就会明白你的意思”;“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唱。”2.勤于说话——让孩子敢说实现知识迁移写作其实很简单。想什么就说什么,说什么就写什么,说是写作的基础。在说话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的流畅性,也培养孩子观察事物的能力。所以家长要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比如晚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让孩子说说今天掌握了哪些新知识,有哪些见闻,有哪些喜怒哀乐。刚开始就简单说几句,然后慢慢发展到说一段,几段。刚开始不要问太多,把事情表达清楚就行,慢慢让孩子注意运用自己学过的好词好句,让演讲的内容更丰富、更具体、更生动。如果孩子能够把自己的知识进行迁移,把自己想说的话具体完整地表达出来,那么孩子写作文就没有大问题了。而且在畅所欲言的过程中,孩子可以自由发挥,没有心理压力,这也可以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3、勤写——养成孩子多读书,勤写日记的习惯。长期以来,困扰孩子写作的问题就是没东西写,没素材选。每当他们被要求写作时,他们往往要么内容空洞,要么记录在流水账中。这当然和孩子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有关,更重要的是他们平时不注意身边的事,也不用脑子去想。许多值得写的东西从他们眼皮底下溜走了。为了让孩子有东西可写,家长要注意丰富孩子的生活,引导孩子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比如在接孩子的路上,让孩子观察街道两旁的行人、汽车、店铺,观察四季变化时大自然的变化;经常带孩子去公园、广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增加孩子的感性认识,让孩子有一双发现有趣、快乐、失望、沮丧的事物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发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督促孩子时时刻刻做一个有良心的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并且要学会写具体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一串好听的话。以写人物为例:需要用具体的事件来突出人物的性格,加上动作、语言、神态、表情、心理活动等等。还可以运用比喻、排比,甚至夸张等修辞方法,让你的人物活起来,让读者看起来就像这样一个人站在他面前。建议可以从写一段开始,从小练习写作。坚持下来,认真对待,作文就会不断进步。4、勤鼓励——多给孩子掌声。很多家长在给孩子看作文的时候,都抱着一个大人的眼光。结果我们孩子的作文都没用。我们不能一味的批判和指责,但要明白,再差的作文也会有它耀眼的亮点。哪怕是一句优美的句子,一个生动的词语;或者是一个标点符号用的对,一个字写的比以前好。初三的孩子词汇量有限,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只要孩子能努力,非常愿意写,就应该肯定。当然,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没有立竿见影的招数和秘诀。需要孩子的点点滴滴的积累,也需要毅力和恒心。所以孩子的写作水平不能急着掌握。另外,一定要让孩子在课后多读一些有用的课外书,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们对童话、小学生写的优秀作文和其他书籍杂志感兴趣。尽量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积累写作素材。孩子每天都要有阅读时间,可以是睡前。半个小时足够了。要求孩子每天坚持阅读。这种朗读一定要大声朗读。读一遍肯定和读三遍不一样。至少看完一篇文章,知道一个单词是非常重要的。我发现班里有些孩子其实很喜欢读书,只是有些孩子缺乏这种兴趣。那么如何更好的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呢?如果你有时间,如果你也喜欢读书,我建议你和孩子一起读,一起分享。这也是提高他们阅读兴趣的一种方式。如果你的孩子真的不爱读书,那就开始读《淘气包马小跳》。这套书是十几本* * *书,记录了贴近孩子的学校和家庭生活。是一本很有趣的故事书,里面主角说的成语也会给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相信这本书会成为引导孩子喜欢阅读的源头。无限相信孩子的潜力;永远不要对你的孩子失望;永远不要吝啬父母的表扬和鼓励;教给孩子一些对人生有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