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日本军国主义?
这背后有一个传奇故事:20世纪20年代末,东京有一位名叫蔡志堪的中国富商。蔡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早年参加同盟会。他多次通过好友兼秘书王家镇向张学良传达他在与日本精英接触中得到的消息。1928年6月,蔡志堪收到一封来自王家镇的密函,希望设法得到“田中奏折”。蔡志堪从日本政治友会青年人与元老人民政党的矛盾入手,得知老党对青年人的嚣张气焰十分不满,故意泄露青年人政府的计划,挫败他们的精神。蔡向元老院代表穆提议,由他自己公布这份绝密材料。半夜,蔡化装成补编工人,潜入宫中书库,用透明画纸将田中的67页奏折盖好,交给。王家镇收到奏章后,立即请人翻译并上报张学良。张指示印200份,分发给东北军政要员,并送4份给南京政府。
“要想征服支那,必须先征服满洲和蒙古。要想征服世界,首先要征服智娜。如果志纳完全被我征服,其他衣装不同的人,如小亚细亚、印度、南洋等,都会畏惧我,尊敬我,臣服于我。”《田中奏折》继承了明治时代大陆政策的基调,但更加嚣张,“使世人知道东亚是我东亚,不敢侵略我”,因为此时日本已在满洲经营十余年。
1905年结束的日俄战争,巩固了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既得利益,也是日本人一步步向中国东北和内蒙古输入移民和殖民经济的开始。最初输入中国东北的日本移民主要是退伍军人和武装农民,目的是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为关东军提供情报和后援,操纵地方势力,抵抗苏联的南进。后来推广到普通农民。到九一八事变前夕,东北的日本移民已达23万人。在投资方面,根据田中的奏折,日本通过设立“南满铁路公司”和“借日支* * *守* * *”等方式,在中国东北的铁路、海运、矿山、森林、钢铁、农业、畜牧生产等方面投资了4.4亿日元。
这些去其他国家扩张领土、积累财富的日本移民,从一开始就陷入困境。起初并不适应东北寒冷的气候,而且由于物资匮乏,对移民的动摇和抵制时有发生。“当满洲的日本人发现自己成为中国爱国主义的目标时,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到1931,满洲里的外交事务已经划归南京管辖,东北三省成立了新的交通委员会,计划建立统一的铁路和电信系统...中国人热衷于修建自己的铁路以削弱南满铁路,开发葫芦岛港以与大连竞争,并通过拒绝延长租赁土地或阻止国内工人为其工作来逐步遏制日本的采矿和林业。”—《剑桥民国史》对东北局势的描述与《田中奏折》中透露出的紧张态势是一致的;
“然而欧战之后,外交内治发生了许多变化,东三省当局有一天醒悟过来,他们步我的后尘,谋求建立自己产业的繁荣,得寸进尺。进步之快令人惊叹。”
“满洲从日俄战争中获得的利益也受到九国条约的极大限制。这样一来,中国人就不能一直流入了。相反,每年都有大量中国人涌入并移居到东北三省,这相当于马奔腾有一百万人。甚至在我大权在握之后,还被赋予了让我们国家剩下的八百人无处安身的权利。”
“智娜人每天醒来。虽然内乱如火如荼,但其人民仍能勤政,代代模仿日货。因此阻碍了中国贸易的进步。”
1927年,发生在千里之外、南京的北伐革命军武力收复英租界的“南京事变”,诞生了“田中奏折”。日本人为“南京事件”召开了11天的“东方会议”。“东方”就是中国,这种地理上的迷失方向是基于“日本在地理上属于东方,但在政治上属于西方;日本人外表上属于东方,但精神上属于西方。”日本人将“南京事件”与阻挠他们在满洲的殖民管理联系起来,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东方会议”制定的“对华政策纲领”是田中秘密奏折的蓝本,日后直接呈献给日本天皇。
退出国联,不疯不罢休。
四年后,早已大白于天下的《田中奏折》中的阴谋,被关东军付诸行动,成为事实。“九一八事变”给当时的国际社会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对待公然以武力侵略别国的国联成员日本?
事件发生之初,国际联盟派出了一个实况调查团。“日本鄙视一切为继续维持其国际主义角色而提出的建议”,1932 1,关东军占领锦州,海军陆战队登陆上海,3月宣布“满洲独立”。日本厚颜无耻地宣称满洲是“世界上没有分裂和剥削的地方”。
这一说法与日本国内日益喧嚣的“国家社会主义”(即法西斯主义)遥相呼应。“日本为积极发展自己而发动的战争是正义之举,而不仅仅是为了私利,正如其他民族促进觉醒、突破现状、排斥占领者和侵略者的自我行动被视为正义之举。就像一个国家内部的阶级斗争是因为这种不公正的差异而发生一样,属于正义的国际战争也是为了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差异而发生的。英国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而俄罗斯是北半球的大地主。对于以分散的岛屿为国界的世界无产阶级的日本来说,难道没有权利以正义的名义发动战争来夺取被他们垄断的土地吗?”发表这一惊人言论的是著名的日本法西斯疯子北一辉。
当年,在明路博物馆跟随欧美老师的卑微小学生,变得如此坚韧。除了不断膨胀的法西斯意识,还有一个经济基础:在1929年到1932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以金本位和商品资本自由流通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迅速崩溃——日本人看不到任何看别人脸色的理由,65438+。
另一方面,军国主义文人继续宣传他们的理论。日本国内宣传进入“非常时期”,纯文学作品被视为休闲文学,被急剧压缩;报纸经常因为违反“战时宣传条例”而“开天窗”;电台报道了“皇军”的英勇行为。许多著名的日本作家和艺术家,如夏目、芥川龙之介和黑泽明,都曾是法西斯军国主义的鼓吹者。
至此,军国主义在日本国内政治和对外关系中完全占了上风,军国主义的日本走上了一条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