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生活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以学生经历过的、容易理解的实际问题为素材,注重与学生已经知道的、已经经历过的教学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自主活动来理解教学知识,建构数学知识结构。

2.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

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施“再创造”。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参与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这是“再创造”。必须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验如何自己“做数学”。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的、主动的、个性化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4.教师应该改变他们的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有效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真诚与学生合作,营造新的课堂文化。

5.评价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启发学生的教学,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和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扩展数据:

教学观念是认识的集中表现,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基本态度、观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可分为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学科层面。清晰表达的教学思想对教学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独白。没有“学”,就没有“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要有“全人”的观念。

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老师一定不要高估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不要只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

2.注重教学效率要求教师要有时间和效率的观念。教师在教学中既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把“效益”简单理解为“用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综合考虑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结果。

3.关注可测量性和量化。如果教学目标越清晰越具体,以此来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率。但是不能简单的说量化就是好的,就是科学的。要科学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业绩。因此,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也要反对过度量化。

4.教师需要有反思意识。每个老师都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果吗?”“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还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吗?”

5.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要求教师掌握相关的策略知识,以便在面对具体情况时做出决策。教师不需要掌握每一项技能。

现代社会是一个日益多元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结构的高度分化,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多变,人们价值取向的多样化,教育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这首先表现在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才的规格和标准必须多样化;其次,表现在办学主体、教育目标和管理体制的多元化;再次,还表现在教育形式和手段灵活多样,衡量教育质量和人才的标准多样化。

这些都对教育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需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管理体制的教育机构和部门进行灵活的设计和管理。主张更加符合教育教学实际的柔性教学和柔性管理模式,主张为教育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社会政策法规体系和舆论氛围,以促进教育的繁荣发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