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邛崃石窟

佛教和佛教艺术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首先在北方和中原得到推广,出现了精美的敦煌莫高窟(泥塑)和云冈、龙门等石窟,在唐代(713至766年)达到顶峰。安史之乱(755-763)后,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南移,佛教石窟艺术的影响和重心也随之南移——宋元以后的整个经济重心基本都南移,导致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金牛道(1)是其路径之一,使岷江、嘉陵江等流域大量佛教石窟出现并发展,甚至延续到明清时期,留下了大足、安岳等代表中国石窟艺术高峰的宋代石雕。地处南方丝绸之路十字路口的邛崃和当时辖有数县的琼州,盐、铁、酒、茶丰富,商业经济发达,文化交流频繁,直接促进和支撑了佛教石窟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邛崃石窟:石笋。

?荣源钱清华芝寺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在小柏树(地名)组织集训野餐,才知道离市区六七公里的地方有个千佛岩(华芝寺遗址旁边)。沿着山沟,溪水潺潺,竹林茂密。当时那里正在修建水库,也就是今天的朱溪湖。还可以从花石山脚下的竹溪爬上300-400米的陡峭石梯到达千佛岩。竹溪湖成湖后,山上的树木越来越茂盛,飞翔的苍鹭在碧波之上飞翔。只有乘船才能到三面环水的华芝寺千佛岩一睹其风采。

在华支寺石窟的旁边,有一块名为“华支寺新建无量佛石刻记录”(2)的石碑,它描述了马援的后裔,东汉富博将军,上京张静寺(3)的主人马彩凤来这里造像的事件。唐贞元年间(唐德宗施立年号,785-805),高僧马才带着唐朝的旨意南下弘法,在琼州以西两公里的白鹤寺设坛(魏了翁《鹤山创世纪》)传法。他在花石山的“前山,后山,或龛或室”,在“唐真元”现存的13石刻造像在千佛岩,华支寺,白鹤山后山的33个小摩崖造像和5个方塔也应在同年或不久后建成。至于民国五年刻在白鹤山南半部的漏米洞(也有唐代石刻环绕)及其传说,应该与当时琼州管辖的浦江飞仙阁石窟的漏米婆婆像及传说关系密切。但在白鹤寺设坛的马才和尚,为何要远至两三公里之外,在花石山刻石造像,不得而知。而且关于华支寺的兴衰,很少有史料或传说。

华支寺1石窟的无量寿佛(竖)端雄伟,其背光(4)饰金银花纹。弯弯曲曲的祥云和温婉的衣裳相映成趣。神龛左侧相连的两个龛,三千佛,死劫佛0,700余尊* * * 65,438+,高约25厘米,均为裸体坐于莲花台上。在两个龛中间,有一尊佛、菩萨、天王、力士的塑像从墙上突出,圆刀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整个龛进行中的立体感。在千佛洞上方雕刻的沉箱(5)中也有玄奘的图像。根据相关资料,应该是明代以后维修时画的。这也说明了摩崖雕塑艺术的连续性和变化性。

其3号小生是西方净土变(6)。内龛下部前壁雕有花瓶和莲花枝叶,四周有房屋屋檐,由亭台、天桥相连。上面的祥云雕刻了一个“凸”形的平台,雕刻的莲花基座上雕刻了一尊佛和两尊菩萨。佛后有两棵大背光火焰纹的菩提树,披在肩上,双手禅定封缄,摇摇欲坠地坐在杨炼平顶上。菩萨们用花环排列在两边。

在千佛祠的左侧,有一些宋代诗人的纪念碑文:“陈之存,郡守,于文邦彦,改元(7)暮春十八日,命孙孝,椽明,度...到此歇息”,可见此地早已是官场文人游玩的地方。陆游、文同也曾在此游览,魏辽翁也吟咏“一目为奇,随景嗜诗”。二号龛的两侧,还竖刻着“露成仙岛”和“开岩佛场”。不知道是当时刻的还是后人做的?但似乎真的“预见”到了朱溪成湖的事实。“竹溪”的名称源于宋代诗人、林琼郡太守张放。花石山的祖母绿岩石上刻着直径五尺多的“竹溪”二字。1985年,张爱萍将军来到这里,离开了“竹溪湖”墨宝。

丰隆舒朗盘陀寺

我知道盘陀寺是在初中1979的春天。梁雪茹老师、刘慧珍老师、梁巧老师、张智霖老师带我们去那里春游野餐——在鹤林寺和华芝寺的北边,离两地大概两三公里。当时只对邛崃的佛像雕刻数量感到惊叹,并不了解它们的精美和悠久历史。

?盘陀寺《古佛全像》碑记载:“唐元五年,僧因山石之形而雕佛”,即820年白鹤寺连大师主持发掘,造像宜先造。唐代开元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重修时更名为盘陀寺。清嘉庆《直隶琼州志》载:“盘陀寺亦为古寺,由此得名。”"万历年间,郡士杨慎在石上题写了“何勇”二字,其书法妙不可言。"有摩崖造像、明堂、泥塑、彩绘壁画6个龛。

盘陀寺1号雕有“一佛二菩萨”。阿弥陀佛像坐在束腰莲花台上,坐高3米多。发髻中间饰有宝珠,披于肩袈裟之上,领口较低。双手叠放在膝盖上,形成“禅定印”,和谐祥和。后面是火焰纹,花,莲珠,背光,头灯。龛顶有花藻井图案,台基前有四个雕门,各雕一段歌妓乐,高髻圆领宽袖,席地而坐,一个吹笛,一个弹琵琶,一个打拍子,一个吹笛。主佛左右壁上雕有观音菩萨和大趋势菩萨像,高2.8米,冠上珠光宝气,身披长裙,飘拂丝绸。观音手持净瓶,略呈“S”字形的姿态立于莲花座上,十分传神。主佛后龛壁左右两侧,雕有小穹窿,内有普贤菩萨、文殊菩萨骑象狮身浮雕覆盖,桃形光头,头戴宝冠。他的雕刻技法和线条圆润流畅,具有明显的中唐风格,在向晚唐的过渡中有一条“古朴典雅”的线索。而且这种把受到释迦牟尼佛威胁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刻在阿弥陀佛背后的做法,也反映了中晚唐以后佛教的“世俗化”倾向。只是佛像和菩萨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被世俗信众重新装上了,很尴尬。

除了古朴典雅的“元和十五年”碑文外,左右两侧还雕刻了一座13级的方塔,塔下有莲花盖的方座,塔身正面雕刻有象征意义的圆拱,中间一级龛中雕刻有尖拱的坐佛像,令人联想起邛崃天台山下南宋石塔寺的石塔。

悬崖左端的二号龛是千佛龛,中间有一个从悬崖上凸出来的平台,还有一个小龛,上面刻着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大神力。后墙左右各有15排、16排近500尊佛像,身着过肩袈裟,袒胸露肩,桃形背光。其形制和布局与华支寺千佛殿基本相同。

西天净土成了三号龛,主壁雕一佛二菩萨像,后有三层楼厅亭,天桥一舟,乐声乐师,祥云飘飘,不知是不是天地。

石窟前(东面),明代重建的大雄宝殿是一座单檐、依山而建的建筑,至今不易保存。寺内有西方三圣泥塑,有明代景泰七年(1456)、天顺一年(1457)精心撰写的《华严经·五十三参善故事》等佛教故事。壁画约80平方米,各部分以山川、树木、流云、房屋、梯田为界,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画面结构严谨,用笔浑厚流畅,人物细腻,色彩艳丽明亮,是不可多得的明代壁画。

盘陀寺集唐代摩崖造像、明代建筑和碑刻、壁画、泥塑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雄浑飘逸的石笋山

?今天的《邛崃县志》引用了嘉庆的《直隶琼州记祖祭》。“石笋寺在州城西四十里,是一座七佛寺。因有孤石立,立四尺绕山,高三尺。形似竹笋,故名“指孙氏摩崖造像”,实为错误。城西的和畅村属于光福寺的石笋寺(寺内有七座佛殿),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在其正殿西南的一处形似巨笋的摩崖上,确实有一尊唐代石像(另一尊明代石佛),但绝非位于城市西北的大同井沟石笋山摩崖造像和寺庙遗址,当年的寺庙也不叫“石笋寺”。胡先生曾在《西屋杂记:石笋山与石笋庙之是非》中考证过。然而,孙氏曾经的寺庙可能不是“长乐寺”,而是“九顶寺”。民国《邛崃县志·寺塔桥渡》记载:“古今大兴寺同义词多...古长乐寺,明弘治年间的和尚庙...旧志:九顶寺在邛崃以西90里,建于明朝。“至于长乐寺的位置,史书上没有记载,但史书上记载的九顶寺的位置和距离与孙氏山的位置大体一致。此外,大同镇(即大兴场)周围的人们一直将参差不齐的连山称为九顶山,其位置就在孙氏山一带。因此,孙氏的古寺应该是“九顶寺”,但遗憾的是没有更准确的历史记录。

从古城大通,从北到西,与蜿蜒的青山和蜿蜒的山路,孙氏山石窟位于直到悬崖的山脉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因其对面的山峰突兀而立,形似竹笋,故名孙氏。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就知道孙氏山有一尊佛像,但由于它位于深山之中,交通不便,直到2006年我才得以前往瞻仰。

?孙氏的摩崖造像根据情况倾斜地排列在上下两层,共有33个龛位,700多尊雕像。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主持发掘。只是在29号龛的侧面,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文字:“孙氏山两尊菩提释迦牟尼像题刻...大历三年(768)二月十五日,早于华芝寺、盘陀寺。在其32个龛下,还刻有“感德三年九月九日思平安风俗”的碑文,应是前蜀(921)或宋(965)干德三年的游客所记。其雕塑有浅浮雕、高浮雕、半圆形雕刻,其中《一佛二菩萨》、《净土变》、《飞天》为精华,部分雕塑被收入《中国美术作品集·四川石窟卷》。

这里最吸引人最震撼的是31至33龛的“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二力士”雕像。毗卢禅那佛(释迦牟尼的法身)坐在莲花台上,发髻上有一只青螺,手上有一枚禅定印。亲切婉约,尽显唐朝气象。阿难和叶佳在两边;普贤菩萨骑白象于左,文殊菩萨骑青狮于右,其下举莲童碧霄。王高,身长约4米,身穿铠甲,踩着夜叉,右手叉腰,左手支撑着塔身。另一个天王威严勇猛,充满了勇气和敬畏,与沿着壁龛肌肉发怒的狰狞力士遥相呼应。到了唐代,毗沙门天王崇拜一度兴盛。塔楼和兵营里有庙宇,甚至军旗上也有他们威武的形象。

?许多佛龛里都出现过观世音菩萨雕像,身材婀娜健硕,面容婀娜迷人。在表现形式上,虽然也有“S”形或婉约之势,但有身体轻微的倾斜姿势变化,轻柔的披肩花环从左肩下垂,穿过左臀交叉双腿,自然垂绕,呈现出更加生动流畅的线条造型。而“天妃”高髻,裙飘飘,半裸飞扬,轻盈动人。其雕商(10)亦站亦坐,姿态各异,丰富而不同。由此可见,孙氏山佛像的技法和风格,与华支寺、盘陀寺的佛像一样,都是盛唐的继承和演变,形成了一种流派色彩的风格。

20号龛是《维摩诘经》,文殊菩萨坐在左壁莲花台上,维摩诘坐在右壁。他们两个看着对方,问问题,解释。中间的佛门弟子微微前倾,仿佛屏息静听,场面生动逼真。其余分为上、中、下三层,并刻有景的相关故事场景。主墙中间有一座阙形的塔,一只飞翔的大象在山脊上奔跑,一只飞翔的到达者在悬垂的门楼的上翘的角落上...大门前的五名官员正在交接礼物。这是一个多么旋转的世界,佛教净土和尘世生活融合在一起!

“净土之变”位于4号和6号龛位。其六号龛是代表性的杰作: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菩萨坐于正中,七宝荷塘满是金银玛瑙琥珀。殿宇、宝塔、亭台、楼阁由回廊相连,各色人等或步行,或伸开双臂。船下部刻有“划船图”:船尾隐于桥洞,船头高。三个船夫或抬头踢腿,或弓着头,或弓着背,一起划船过河。另一方面,坐在船上的人沉浸在两岸的各种杂耍中,敲锣打鼓,在空中翻筋斗。他们对自己很满意,形神兼备,充满活力。这里描绘的是西天,反映的却是唐朝的社会风俗。在第四个龛中,也展示了天界生活和俗世生活的场景,最引人注目的是右墙中央的裸女,只穿着淫秽的裤子,身材微侧,应该是勾栏的妓女,这既是对唐代世情的间接呈现,也是对佛教教义的深刻诠释:佛教徒怜悯世间一切众生, 而且不管他们的人生经历如何,只要放下执念,真心皈依佛门,都是佛弟子! 所以即使地势偏僻,也能聚善缘。

如今的孙氏,道路通达,青山遍地,不再是当年的偏僻之地,来这里的人络绎不绝,无不惊叹于这里的田园风光和历史人文之美。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另一件趣闻:那是一个夏天的下午,下着大雨,领导打电话说有时间去参观孙氏。我立即请胡先生和何先生陪我去。刚到大同镇,雨就小了很多。虽然一路崎岖泥泞,但最终还是安全到达了石笋山,天上的雨也停了。一行人边看边和胡先生讲解,来到毗卢佛龛时,一缕金色的阳光突然从布满乌云的天空中照射下来,正好落在大佛及其领导身上。但是十几二十秒,乌云满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就要来了。这让我们都觉得很神奇,莫名其妙!

不久后,领导们认真研究了有关建议,决定对石笋山路实施维修改造,既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又有利于文物的保护和展示。这位领导在公路建成前就从邛崃调走了,但他仍然怀念孙氏山的公路建设,还专门打电话询问此事。说起往事,他感触良多:遇到有情怀的人,尤其是有人文精神的领导,真的是一种难得的机遇和幸福!

我以为我记得。

注:(1)金牛路:又叫石牛路,名字来源于“石牛粪为金,五头牛引路”的故事。金牛路是穿越巴山沟通秦蜀的一段路,是旧路的延续,是向南的褒斜路。春秋战国时期,关中和蜀郡都被称为“天府之国”,两地人民交往的路线俗称“蜀道”或“秦蜀栈道”。金牛路是秦蜀栈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蜀路的主干线。又名武定路、剑阁路、舒展、南站。(2)“华支寺新建无量佛石龛”:据《四川通志》记载,大唐琼州林琼县华支寺新建无量佛石龛,大唐嘉定府琼县华支寺现成无量佛石龛,应为明代洪武年间重新雕刻,因琼州降为。(3)张静寺:《唐·姚辉》记载:“张静寺,通化门外。大历二年(767年)七月十九日,内侍于朝恩请皇后立庙,以城东庄为章。因为拆了韩曙的房子,还有曲江百思的看房观风楼。”常吗?《郭外》载:“张静寺建于大历元年长安东门。共有4130多个房间,48个医院。“次年正月,代宗亲自到庙里,看望了上千僧尼。唐贞元七年(791)七月,德宗和他的大臣们在庙里唱歌。德宗有七月十五日张静寺题,权德舆有唐代张静寺百岩大师题。(4)逆光:指佛教造像背后的光圈或花纹。一般在佛菩萨的头部和后面。背光包括头光和体光,又称佛光、圆光、光平等。逆光是佛“三十二相”中“眉间白发”和“长光一丈相”的体现。逆光是指佛无处不在,所以是佛身体的一部分,从不单独出现。(5)沉箱:中国古代寺庙室内吊顶的一种独特方式。一般做成向上凸出的井形,表面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并饰以各种花、藻、井、雕、画。其形状似凹井,“井”饰以藻类,故称“藻井”(6)净土变:佛教画名,又称“西方净土变”。佛教徒称之为“净土,是因为五浊未染”,以佛所住的世界为净土,与一切世俗众生所住的污秽之土对称。根据净土宗三大经典——《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佛经》创作的变相绘画,称为“净土变”,包括雕塑和绘画。变化是佛教经典的“实现”,也叫变相。每一个“变”都包含若干个“品”,每一个“品”都是一个完整独立的故事,以此将文字转化为图像,加深信众对佛教的直观认识。(7)荆国改元:宋朝年号,即1101年。(8)石塔寺石塔:又名尼古梅镇神塔,建于南宋9年(1173),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身为红色砂岩建造,13层密檐,外廓为棱形,总高约17米。塔的第一层有宽阔的方檐,尤其是高耸的须弥山塔,并附有台阶,这在国内并不多见,但安徽歙县的施思塔可以与之相比。(9)斜山式:中国建筑的屋顶样式看起来像一个坚硬的山顶(即屋顶有一条直脊和四条竖脊)和一个宫殿顶(即五脊四坡式有“四出”屋顶),由一条直脊和四条竖脊或屋脊组成。品位比山的其他地方都高)。上部像一座坚硬的山顶,两座山面垂直,与前后坡形成三角形立面。下部向屋檐倾斜,有一正脊,四竖脊,四脊,俗称九脊堂。(10)提供者:指笃信某种宗教,如佛教,并通过提供资金、物品或劳务、制作圣像、开凿石窟、修建宗教场所等方式宣扬其教义的虔诚信徒。也是佛教徒表明自己建功立业的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