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中小学课堂教学竞赛的评委
在为期五天的课堂教学比赛中,我和四位评委老师听了语文二组二十八位老师的讲座。参与的老师们精心备课,在课堂上留下了很多他们思考的痕迹,也给大家留下了很多精彩的瞬间。也许他们的课不是那么完美,但至少在一个方面,会给我们以启迪和示范。当然,在课堂上,也有一些现象引起人们的思考。时过境迁,让我们悄悄回放一下当时的一些场景,一起探讨亮点,一起追究问题。
第一,美妙的回放味道。
(1)联系主题和正文。
北师大教材的一大特色是主题单元教学,单元主题是单元的教学灵魂,正文是对主题的多角度解读和呈现,拓展阅读文本是对主题的补充和延伸。所以,拓展阅读课文,要注意与单元主题的联系,以及之前学过的主要课文。市小学教师何、市中学教师、朱阳教师张伟为我们做了示范。一开始,王老师被问到“你眼中的魅力是什么?生活中有哪些引人入胜的事?”从入手,设计了理解魅力、品鉴魅力、写作魅力的环节,紧扣单元主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何老师课前讲,引导学生知道世界是无数个“我”的大家庭。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别忘了提醒我们本单元的主题。这种教学将单元主题有机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既突出了主题,又增加了深度。朱阳张伟老师设计了学完文章后回归主题、展开的环节,让学生从整体上梳理文章,突出单元主题。在教学中拓展阅读文本时,要注意主题与主体文本的联系,体现教师对文本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单元主题。
(2)重点难点巧妙突破。
如何处理教材中的难点,是教师备课时要研究的对象。在参与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一些巧妙的突破难点的方法。
(1)巧解题。河滨的何教杰老师让学生在理解“历史故事”这个词的时候快速浏览课文,搞清楚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然后看题目。同学们自然说足球史这个题目就是写足球发展的历史。这样的设计给了学生一个梯度,对题目的理解体现了循序渐进。
(2)巧妙引导。在《深思熟虑》和《如何做青》的教学中,川口任晓鸽老师的巧妙指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在谈到“敲门”这个词的妙用时,谈到敲门更能体现沉默,显示人很有礼貌。之后老师又在桌子上敲了几下,补充说“敲声清脆,推声却没有,已经失去了魅力”。教师的引导能让学生在需要的时候全方位感受到“敲”字的魅力,也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和对学习情境的预设。
(3)主要问题贯穿教学始终。在教学中,用一两个主要问题贯穿教学,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在这次比赛中,大部分老师都能把问题简单化,比如:五木小学的何磊老师用“足球在中国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现代足球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这两个问题会引领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4)借助图片。用课文中的图片补充教学或引入一些图片也是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在讲授《北京的桥》时,老师们搜索了一些与桥相关的图片,以达到对课文的补充理解。例如,在现代桥梁部分,对于“三元桥,蝴蝶飞出天空。安贞桥,珍珠绕花坛。”对的理解是一个难点。画面的形象非常直观,让学生看到三元桥的样子,就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安贞大桥围绕着花坛而建,就像一颗珍珠为北京增色。
(5)从文字入手,贯穿教学始终。在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一些教师试图在教学中使用单词来促进整个教学。例如,实验小学的王培霖老师首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五颜六色、争先恐后、分工协作”这四个词,然后让学生找出这三个词出现在课文中的哪一句话里。然后,他们联系语境,去理解文字,去感受海洋世界的丰富,去深刻了解真实的海洋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去体会分工合作的重要性。这种从单词到课文链接的深度学习方式,较好地贯彻了三年级教学建议中的要求:“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引导学生从整篇文章出发,独立阅读,整体感受,然后抓住重点部分(可以是一段话、一句话、一个词),上下贯通,理解内容最后回到全文,仔细品味、体会文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6)鼓励质疑,以解惑代替质疑。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质疑和提出难题的能力。从三年级开始,还提出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到了四年级,就继续巩固这种能力。五年级尝试多角度提问,提问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在课堂上,参与的教师也可以从提问的角度对教学进行整体设计。比如河滨的杨军老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提问,课后带着问题阅读六个小材料,看看你解决了哪些问题。然后全班释疑。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又准确定位了课后小素材的位置,很好地发挥了它的作用。
(7)阅读多种多样。阅读和各种形式的阅读始终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鱼顶堤东小学的张秋萍老师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践,并宣读了结果。她所在班级的主要教学环节是自读、示范阅读、生物评价、读桥表达、分组朗读比赛、分组示范阅读、带着感情抓住关键词、全诗一起读。老师的话我仍然记忆犹新。当老师问学生,你想通过朗读来展示桥的样子吗?学生回答说他想。老师的过渡语是:“问我要多少,朗读代表我的想法。”然后进入小组阅读环节。教师微妙的中介语表明,阅读教学已深入师生心中。
(3)引领和提升能力的金钥匙。
北师大版注重方法的培养,可以夸张的说,教材里随处可见金钥匙。这些金钥匙在教学中引领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参与的老师中,实验小学的张淑娟老师和市小学的李进老师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金钥匙的作用,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张老师提醒学生在阅读小材料时要使用第三单元的金钥匙。“自读时,在关键词下加△,在关键句子下画“-”。帮助学生阅读学习,为学生写笔记做铺垫。写摘抄的时候也要注意写摘抄的方法和本单元的金钥匙“反复阅读后,和同学阅读后,补充摘抄。”把学生的笔记摘录下来付诸实践。李老师提醒学生把重点段落多看几遍,这是一个很好的阅读方法。看插图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式。这些课堂上的点点滴滴,都体现了老师对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关心和引导。
(四)课后提问梯度实现。
在一些延伸阅读课文后,还提出一些与正文相似的课后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梯度完成。比如河滨的何教杰老师在处理了《足球的故事》和《牵手》之后给出了提示和建议:足球的历史应该按照什么顺序讲?试借鉴这篇文章介绍一种体育活动。首先展示你找到的关于乒乓球和举重的文章,让学生用学课文的方法,把表示时间的单词画出来,连成一段介绍项目。然后课后安排使用本课所学的方法,介绍一种运动。这种设计减缓了斜率,降低了学生的难度,但也有一些缺点。如果老师能打乱提供文章的顺序,让学生自己整理,效果会更好。西华小学的尚帅阁老师在审议课结束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在习题中反复思考单词的经历,让学生还原当时的情景,师生共同决定选择哪个单词,让学生有话可说,更好地理解提炼单词的意义。掌握炼词炼义的方法。
(5)灵活运用歌曲具有不同的功能。
在这个讲座中,有两篇文章是歌词。他们手拉手,在北京搭桥。在课堂上,歌曲在不同的位置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有的老师课前放歌曲,起到导入新课的作用。有的老师在理解课文后放歌曲,一边欣赏图片一边听歌,产生联想。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回顾。其他老师也加入进来,让学生试着边听边唱,将欣赏和背诵融为一体。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同的方法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些课堂教学竞赛中的亮点,是老师们精读课文、精心设计的结晶。让我们在回忆这些亮点的同时,学习他人的做法,审视自己的行为,思考我们教学的未来。那么,我们一定会创造出更多属于我们自己,属于我们所有人的亮点!
第二,通过现象追求
课堂教学竞赛已经落下帷幕,盘点活动中亮点颇多,但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现象。既然我们的教学思维和实践从来没有停止过,那就透过现象再来追寻一下,讨论一下如何教好拓展阅读课文。
(一)、研究方面
1,观念与实践的脱节。参赛选手都是从解说教材中脱颖而出的选手。他们在讲解教材时,能对教材的全面把握、纵横联系、训练点的螺旋式上升、教学策略的运用等进行深入分析。而真正的应用和在一节课中的体现,却忽略了讲解前后的对比、课文的整合和根据单元特点运用策略,只在一篇课文上备课,没有放到整个单元、整本书、单元中去。所以,在课堂上显得有点单薄。
2.不确定教学内容。本次比赛所选课文均为拓展阅读课文,看似一致,实则有细微差别。五六年级前几天的内容是两篇延伸阅读。三四年级是开卷课文,有益或扩展阅读。最后一天,五年级是延伸阅读课文。演讲者不太清楚要说什么。前两天一节课要处理两篇延伸阅读,两篇文章的地位同等重要。但是上课的时候,离进入第二篇课文还有十分钟。到了三年级,要求讲一本开卷,是根据学习情况,而有的老师讲两本开卷课文,增量读一篇文章。其他老师把他们自由说的话加入到他们的学习中。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我们的老师对要讲的内容没有做深入的分析,对要讲的内容把握不好。只有当我们清楚地了解我们在教什么时,我们才能有合适的教学方法。
3.不太清楚学术情况。参与的老师按要求按顺序讲课,以至于有的老师没有教过所讲年级的课,对所讲年份的学习情况把握不是很好。比如初三的学生还是用高年级的方法来教,导致剩余时间太多,无所事事。有些教学太琐碎,初三的教学好像是针对高一高二的学生。对单词的理解是在读课文开始就进行检测单词,显得那么生硬和孤立。对课文中道理的理解缺乏引导和设计,导致学生不敢讲,老师强行讲。如果说上一节课预习好是一个老师的前提条件,那么在这一节课的备课中老师对学生的准备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每一期学情的把握也就成了老师上好一节课的桎梏。
4.学习课文缺乏深度。对于教学的内容,教师要做深入的研究。他们只有把课文学透了,才能把课文教透,教出新意。比如六年级的《足球历史》和《牵手》,就是如何补充“体育”这个主题,如何在教学中与主题和正文联系起来。五年级《深思熟虑》和《一千颗心造一片绿》两篇文章有什么内在联系?老师要提前知道“敲”的妙处和“绿”字的妙用,但有时候老师的补充讲解还不如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初三《画中少了什么》让学生明白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但“心里有别人”是合作的基础,也是本单元“我们和我”主题的亮点,这一点的挖掘差了一点。四年级《北京的桥》后面给出的信息是什么意思?如何使用教材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老师都不知道。看来研究文本,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一定要真正投入进去,研究出来,才能取得实效。
5.拓展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明确。获取类中的方法并扩展用法。学生从主题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扩展课文应该是学生展示技能的时候,要用学过的方法去阅读和自学。然而,老师不清楚在某一篇课文中使用什么方法。例如,在三年级的教学建议中,有几个关于教师如何教学和学生学习使用什么方法的提示:
1,教师教的理念转化为学生学的理念,阅读的理念转化为文章学习的理念。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引导学生从整篇文章入手,独立阅读,整体感受,然后抓住重点部分(可以是一段话、一句话、一个词),上下贯通,理解内容,最后回到全文,仔细品味、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
2.注意自学。
3.鼓励提问,教会学生如何提问:抓住难点、重点、矛盾、异常、话题、开头和结尾、重复的话。给三年级上“画中缺少了什么”这一课。从整体入手,抓住重点,质疑这些小技巧的方法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并通过运用不断提高这些能力。再比如,第二单元金钥匙提出的四年级。自己看书的时候可以查资料,问别人一些智力方面的问题。自学笔记中的重要问题,要提出来和同学讨论。《第三单元金钥匙》提出,自学时要在关键词下加△,在重点句子下画“—”,把笔记中的重点句子和精彩句子抄下来。第四单元金钥匙提出。反复阅读后,与同学阅读后,对摘录的笔记进行补充。由此,四年级学生要学会自己读书,自己写读书笔记,掌握写摘抄的方法,写摘抄。那么在北京的桥梁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用这些方法去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这些能力会得到强化。此外,这节课给出了补充教学的材料,反过来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材料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如果能在增量阅读中找到类似的用材料补充文章学习的文本就更好了。五年级把第二单元课文展开的金钥匙交给学生用以下方式阅读:把手指放在页面中间并不断往下移动,集中注意力,用眼睛扫视指尖周围的单词,只要内容是读完就记住。第二单元主课文之后,金钥匙还教会了我:自己读的时候,用“什么,怎样,为什么”提问,也尝试多角度提问,比如“什么不是,什么可能,为什么不是……”单元1金钥匙提出写提纲,提纲的一部分。这些教授学生的方法应该是引导学生在主要文本中学习,并在扩展文本中独立地运用它们来学习。那么,在教授“深思熟虑”和“如何做一个绿色”时,学生应该尝试使用这些方法来学习,从而形成自己的能力。六年级应该是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但也有新方法如;对制定单元学习计划也有一些更高的要求。比如自己读课文有四种方法。
1,素描,梳理,确定讨论问题。
2.带着问题读课文,用学过的方法解题。
3.一边读书,一边圈笔记,写自读书笔记。
4、有情怀阅读,读长篇。在正文第一页丁冬冬的提示中,也说了展开正文是重要的一环。你要独立阅读,认真思考,写好读书笔记。也就是说,对于如何教六年级的扩展课文,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学生要独立阅读,认真思考,写好读书笔记。学生在自主阅读时,要用自主阅读的方法来实现能力的内化。教师只有联系阅读教材,知道教材需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教学。
5、“度”把握不好。很多讲师都不敢在课堂上过多谈论正文,所以出现了部分课堂剩余时间过多,老师无事可做的现象。把握这个度,还是说明老师不清楚怎么做才能拓展阅读课文。如果教师对如何在课堂上掌握方法,扩大使用,通过自己在拓展阅读文本中的实践,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有了全面的掌握和重点的突破,那么在拓展阅读教学中,就让学生乘上自学的小船,用所学的各种能力制作船桨,在拓展阅读的海洋中自己航行,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能力。那么拓展阅读教学的度就会准确把握。
(2)教学方面
1,对学生重视不够。在课堂上,一些老师对学生的学习不够重视,当学生犯错时,他们没有发现。有些老师只注重自己的预设,强调中学生易错发音的预设,而学生在课堂上的易错发音却没有得到纠正。这些现象给我们启示。教师要跳出课堂预设,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加以纠正,修改调整自己的课堂预设。
2.缺乏对阅读的指导。在扩展阅读文本时,忽略了阅读的环节,缺乏教师对阅读的指导。有些老师单独进行阅读,让情感阅读显得那么做作,那么无效。
3.我不明白编辑的建议。在一些延伸阅读课文后,还提出了一些与正文相似的练习。在教学中,有些老师对这些问题不够重视,甚至有些老师根本不处理。比如《足球历史和牵手》中的提示和建议:
1.你按照什么顺序讲述足球的历史?试借鉴这篇文章介绍一种体育活动。"
2.学唱《手拉手》这首歌。经过“推敲”和“千锤化一青”,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练习中反复思考单词的经历。这些提示和建议是编者对一个应该在延伸阅读中完成的任务的提示,这个任务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实现。
通过一个活动展现一些现象,通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现象找解决办法,在活动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我相信,拓展阅读课文的教学,会在我们的反思和提高中不断提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