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教学探讨】文言文教学方法
一,文学与白话阅读,引发阅读期待
小学生对初学文言文充满好奇和兴趣。合理利用这种心理需求,讲一些与文言文有关的有趣故事、寓言、典故、名句,可以引起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好奇心。文言文教学时,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课文语言提供的信息,通过讲故事、读译文、讲典故等方式,为学生构建特定的语言交际场景,让学生主动接触课文的字、词、句,理解其内涵。然后把文言文原文读给学生听,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渴望领略文言文的优雅,渴望感受文言文的魅力。然后两人一组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这样做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杨氏之子》(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之前,可以讲与之相关的小故事,然后从《世说新语》引出《杨氏之子》,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引发阅读期待。学生愿意读,效果比老师“叫他读”好多了。
此外,还可以巧妙地利用预览,让事情变得更简单。因为小学生接触文言文很少,文言文的字和句很难理解。这个时候,如果学生英语不好,不仅会失去学习文言文的新鲜感,还会感到厌烦。预习可以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果。比如一个老师在教《杨氏之子》之前,在黑板上写了三个预习要求:1。课前会读课文的学生是学文言文的天才;2.能自己理解每一句话意思的学生,是学习文言文的奇才;3.课前看这篇文章的同学,文言文学得好。学生都想成为“三才”之一,跃跃欲试,不想落后,自然进入预习阶段。预习了,就有了基础,课堂上的学习自然会顺畅很多,学生也更容易理解。
第二,指导阅读练习,用语感去触摸。
《杨之子》是学生在小学接触的第一部文言文,编在《语言的艺术》单元第一篇。编辑这样安排:一是让学生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第二,可以初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三是让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因此,本文的教学对小学文言文教学乃至中学文言文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据调查,目前初高中学生普遍害怕学习文言文。我觉得这不仅和文言文难度逐渐增加有关,也和小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时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关。
读文言文应该是每个人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达到的“下限”,是文言文教学的“底线”。学生只有把课文读好了,才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初步理解课文的内涵,为进一步探索和鉴赏文言文打下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最大的困难可能在于按照文言文的节奏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阅读指导,把文言文阅读目标作为文言文教学的底线。在教学中,可以采取过三关的模式:第一关,阅读理解。由于文言文中有些词的发音与现代汉语不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不恰当的断句是很正常的,存在读错、读破、读不出韵味等问题。初学者学习文言文,教师要帮助学生突破“阅读理解”的障碍。应指出读音不同的词;要断句停顿,要引导学生体验;难句要读;应该教学生一些阅读技巧,比如说语速、语调和停止呼吸。要结合范文阅读、导读、自由练习阅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正确、流利地阅读,同时也感受到阅读文言文的乐趣。比如在《杨之子》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入新课和朗读一篇范文后,可以帮助学生划分句线:/杨/九岁,偶/聪慧。/易/他的父亲,父亲/不在,但/呼唤着...做好适当的准备,让学生注意停顿,读出重点,读出古文的神韵。第二个层次,阅读。比如《博雅绝句》(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那句“好,我像泰山一样高”,就被一些同学解读为“好极了,像泰山一样高”,也有同学解读为“好极了,我在音乐中仿佛看到了泰山一样的山”“好极了,听着音乐,我仿佛看到了巍峨的泰山”我们应该肯定和鼓励这些认识 并赞赏学生掌握了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只要求掌握文言文句子的主要意思和核心意思,句子的简洁具体不必苛刻。 第三个层次是阅读。古人把读书叫做“阴”和“勇”。因此,要在完成阅读教学的“底线”——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以“阅读感受——阅读魅力——阅读意境”为目标,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言文的特色和魅力。但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针对古代汉语的正确断句。想当年,与天下第一师翁同?指导老师光绪皇帝十六岁,都没能把句子标点正确,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十二三岁的学生。
怎么断句?它在“断裂处”断裂。在文言文中,常用词来表达意思。一言为意,一言为法之一。文言文断句与理解内容密切相关。多读几遍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不了解就断不好。比如“没听说孔雀是主人家的家禽”到“没听说孔雀是老公家的鸟”的大意。“没听说过”是一样的意思,“孔雀”是一样的意思,“是先生的家”也是一样的意思。”家”和“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现在的“家禽”指的是鸡、鸭、鹅等。,而文言文中的“禽”是指鸟和鸟,所以断句:“没听说过/孔雀。
断句后如何读懂文言文的韵味?比如《学习游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六年级下册),开篇第一句话就是:“邱毅也是全国的好棋手。”正确的判断方式是“玩秋,知国/善游戏。”按照现在普通话的读法,“之”字后面有一个停顿。但是试着读了一下,可以发现是对的,但不是那样的,缺乏古代汉语的味道,而是像现代汉语。“断点”多了,问题就多了。下面一句:“让邱毅教两个人玩。”正确的判断方式是:“做/玩秋/教/玩两个人。”稍作停顿读完,别人忍不住问:“你是口吃还是紧张?”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也就是在断点处,扩展断点前的发音。如:“作-戏秋-教-戏由二。”你可以把声音轻轻地拉长,然后试着摇头。刚开始感觉有点奇怪,但是几次之后你就能发现,哎,真的很有意思!再想想当年那些薄袍书生,是不是有些接近他们的读书风格?让学生模仿这种阅读方法,可以更好的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第三,引领学习,用心感受。
理解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二个障碍。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一种常见的书面语言形式,历史悠久。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语言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言文中的很多词语和意义都发生了变化,有些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去甚远。对于在现代汉语语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来说,很难准确把握和理解它的含义。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借助课后笔记和参考书来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并鼓励他们翻译文言文。阅读与思考相结合,阅读与引导相结合,在阅读中理解,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体验情感,掌握技巧。
1.让学生试着翻译这篇课文。小学课本选的文言文都是浅显易懂的,课后还有笔记。应该说不难理解,但是对于初学文言文的人来说,养成逐字直译的好习惯,对于以后更好的学习文言文大有裨益。文言文每一句中每个汉字的意思都是相对固定的。古代语言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所以现代汉语只要把每个单音节词转换成对应的双音节词就可以翻译了,类似于英语学科的翻译小组翻译法。在教学中,学生应该自由地尝试用注释和上下文来翻译课文。
2.鼓励学生质疑困难的问题。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文言文的桥梁。小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如何学习无所适从。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提问,提出疑难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学习方法指导,如出示以下自学提纲:(1)自学课文,根据课文的笔记自主阅读;(2)可以借助工具书帮助理解文中的疑难单词和短语;(3)试着说出每句话的意思;(4)不明白的字、词、句或问题可以圈出来提问。比如《学棋》一文中对六“志”、二“气”、二“威”的疏通;对“走”等一些远离现在生活和学生实际,古今词义变化较大的实词的理解;有些很难理顺的句子,比如《学棋》中“下棋只为听”的串译,老师要适当引导。
3.教学生如何学习文言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要掌握了学习方法,不仅老师教得轻松,学生也能学得开心。比如,我们学习《杨之子》中的“关心父亲,但父亲不在时,他在呼唤”这句话,可以采用“先读注释,了解“一”“乃”的意思,再把注释带入原文,揣摩句意,使语言通顺流畅。至于“为了定果,果中有杨梅”这句话,因为课本上没有笔记,所以可以采用“在上下文中理解单词”的学习方法。先明白“定”的意思,再联系上面搞清楚“谁给谁定的果”,再完整的说出来。由此,学生们意识到,有时候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适当地添加语言是必要的。这句话省略了“孩子”和“孔君平”,只有加上这些词才能解释清楚。还有“抓住关键词,理解单词”的方法等等。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后,及时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强调要求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实战练习,不仅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是怎么学的。
在学生理解了文言文的字、词、句义,疏通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了文章的情感之后,老师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阅读时间,让他们熟悉。这一步有很多方法。在学生充分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可以插入体验式阅读、角色阅读和表演阅读。比如教《博雅绝唱》的时候,一开始就要注意朗读的味道。在教学结束时,可以通过演奏音乐让优雅流畅的钢琴声慢慢渗入学生的内心,然后让学生尝试在音乐中背诵课文,增强课文的表现力,让文言文的优美魅力深入学生的内心。通过熟悉的阅读,不仅阅读了文字内容,还阅读了文字背后的图片。通过反复阅读,学生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获得理性的美感;通过反复阅读,掌握文言文断句和重读的规律,掌握文言文的声调和语速,形成文言文语感。而且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读了文意,读了文气,读了个性化的理解,学习的兴趣会特别高,从而享受到学习文言文的成就感。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石岩公立学校
编辑:徐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