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造假现象分析

实用信息频道我分享一下小学生作文造假的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现在,同学们,你们在写什么?其实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会觉得为什么学生的作文大同小异,形式大同小异,内容大同小异,单调虚伪,就像流行性感冒一样。记得有一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被要求写如何克服困难,逆境中努力。于是,考生们为了表现自己如何追求坚韧,如何克服脆弱,编造了许多人生的“起起落落”。在阅卷过程中发现,大量考生要么写父母离婚或去世,要么写自己的残疾和如何克服困难。据悉,30篇论文中,竟然有6篇是写高考前父母去世的短文!至于生活在一起很好的父母,更是离婚了。后来媒体谈到高考作文造假现象,有文章惊讶地问:我们这一年的考生,大部分都是不幸的。其实这是考生为了达到拿高分的目的,任意夸大,编造莫须有的困难来打动阅卷老师。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考生在写作上的态度是认真、坦诚的,也有一些优秀的考生写出了真实感人的好文章。但也有一定数量的考生使出浑身解数编造故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反思:为什么高考期末考试时,那么多学生选择假题目写作?

仔细一想,高考作文存在造假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一是因为高考很功利,二是因为它历史悠久,在一定数量的小学生作文中一直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它顽固地存在着,不仅影响着小学阶段的作文,也影响着学生成长的其他方面和人生的其他阶段。

高考作文做假现象的源头在小学。一般来说,小学生作文中的虚假现象有以下几种表现:

第一,无中生有。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会用第一人称写;没有亲眼看到的,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写出来;自己生活中不存在的人,可以凭空成为文中的朋友或亲人;面对一件事,一个人,一个场景,我一点感觉都没有,却也能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第二,想先推广。有些同学特别擅长制造情绪的波澜和起伏。为了写出自己的快乐,他们可以先虚构自己是如何苦恼的;为了写自己的轻松,可以先虚构自己有多重;为了写你对父母的爱,你可以写你很懂事的时候怎么不懂事;为了写你对集体的关心,你可以冷漠自私地写你的过去。或者恰恰相反,自己的心性不够好,不够真,不够美,却把自己打扮得让人动容,让人佩服,以为这才是真感情。

第三,养心。写一个人做了一件好事,本来就是出于单纯的想法,这件事的意义也是具体的、有限的。但在写作语言中,无论这个人做一件好事的动机还是意义,都被夸大到了脱离实际、明显失真的程度。甚至有些小学生在写风景的时候,也能从自然景物中“体会”到深刻的含义,并尽力将其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第四,套话没完没了。有些小学生的作文充满了空话、官话、套话,甚至是假话。他们一本正经地讲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大话,讲着自己无法理解的道理。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上的语言作为自己的语言,用别人的知识和思想代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

第五,牵强附会。联想和想象都需要一个联系,一个具体的情境,更需要发自内心。不管你的思维走多远,它必须是合理的。但有些小学生的联想很牵强,导致缺乏触动他们的情境。虽然我想了很多,但是读起来既不合理也不合理;这既不自然也不真实。

第六,夸张。为了突出某物的价值,夸大其功能。比如,为了显示一个台灯和一个铅笔盒对你有多重要,为了表达你对它们的喜爱,你不惜违背事实,夸大它们如何改变你抑郁的心情,如何改善你不断下滑的学习成绩,如何在你不知所措的时候露出开心的笑容...没有夸张存在的条件。

七、抄抄。小学生有的直接从作文选文抄袭,有的大段抄袭,有的带了全文。考试时背几篇作文,按对题目,得偿所愿;不按对题,也能考个合格级。

八、掐头换面。有的同学作为一把“万能钥匙”,背了好几篇作文,不管作文题目是什么,都用作文的主要部分,简单的把题目打理在开头和结尾,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以上八种现象虽然不能涵盖小学生作文虚假的全部现象,但足以说明小学生作文虚假的严重性,提醒我们没有权利对小学生作文和对其作者进行紧急关注。仅就作文而言,它们给学生带来的后果至少有以下几点:

第一,作文内容相似。拿到一个题目,不加思考地把熟悉的写作内容放在上面,往往会导致很多学生写同样的题目和内容,创造力和个性完全丧失。爷爷五十年代就写过帮老人推车,孙子今天还在写帮老人推车。真理是创造力和个性的源泉。真实的外部世界和真实的内部世界总是生动的、不同的,它启发一个人去发现新的事物,产生新的感受,获得新的知识。在作文上,会有新颖的思路,独特的想法,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文笔。然而,小学生作文中的虚假现象是对真理的一种反叛,这必将遏制小学生作文的创造性和个性发展。他们不会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他们不知道如何说出自己真正的意思,他们都把独一无二的自己隐藏得很深,尽力像其他人一样展示自己。结果只能是装腔作势、循规蹈矩和千篇一律。

第二,构图形式的格局。虚假不仅导致内容上的趋同,也导致形式上的雷同。以一个话题开始,中间叙述,最后指出中心,就像一篇八股文,注意联系和整合,写一篇文章,就像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产品。每个人都放弃了自我和创造,以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构思和写作,用相同的文字表达,这必然会让我们看到有惊人的相似,比如一个人写的作文。

第三,思维能力培养的缺陷。惯性促使小学生在作文中制造虚假,用现成的别人的想法去思考,用自己认为理所当然、不需要观察思考的材料去填充作文,去完成作业,去应付考试。多么省时省力啊!不用动脑子,不用动眼睛,不用动嘴,不用动笔,省事。学生对生动的现实世界缺乏真正的观察和思考。晚上写日记咬破脑袋就是想不出今天写什么。长此以往,导致学生思维的钝化。写作的“源头活水”从何而来?

第四,写作能力培养低。懒惰的手段是欺诈,懒惰的结果是欺诈。如果你习惯了诈骗,那你就更懒了。如此恶性循环,必然导致学生基本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薄弱。这样,当我们看到一个高中生甚至大学生毕业后仍然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仍然说不出一段观点明确、言之有物的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五,言为失心。学生作文的长期虚假,在写作中可以被认识到,这必然会给学生的表达和行为带来很大的不利,学生也不习惯于心口合一,文字发自内心。如果作文中的虚假部分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反而被默许、纵容甚至肯定和鼓励,那么思想意识和写作意识处于形成阶段的小学生,就会逐渐迷失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的轨迹;你会把假当回事,造假。找不到真相,自然表达不出来;虚假一旦成为习惯,就很难改掉,对以后的作文和作家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学生只有不断剔除虚假、矫饰的成分,才能在小学阶段形成讲真话、描绘感情的健康思维和写作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中低年级的学生写文章更有真实的感受,更有丰富独特的想象力,会用自己的语言说话。年级越高,我越不会或者不会说我想说的话。小学生作文中虚假成分的数量与成绩成正比。是语文教学有问题,还是学生发展退化了?不能简单概括。小学生作文出现虚假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原因。现在社会上的假冒伪劣之风,媒体上的官方说辞,成年人的世故、聪明、贪玩,都在以身作则地教育着学生,某种程度上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训练”着模仿和接受能力极强的小学生。学生们目睹了很多诈骗的实际好处,接受了“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影响,所以难免会给自己找诈骗的空间。

二、考试原因。考试是指挥棒,作文考试的标准比教学大纲中的作文教学标准对学生更有指导意义。这些学生熟悉考试要写什么,要写什么,要写什么,老师喜欢写什么。至于你的真实感受,就变得无足轻重了。其实考场上的作文从来没有要求学生装空。文字有内容,感情真实,永远是一部好作品最起码的条件。然而,老师和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曲解了考试作文的标准。好像一篇文章没有大话和官话是拿不到高分的。没有拼凑,你的生活就没有作曲的素材。有些老师在阅卷时,会有意无意地给说谎的作文开绿灯。由此,作文训练的过程不是使学生获得不断变化的写作能力的过程,而是如何应试的过程。原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学作文和考作文这两个步骤,被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或者说以一种非正常的方式联系起来。

第三,教师的原因。教师的作文教学取向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习惯和思维模式。我们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上确实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1.有些老师过分强调文章内容、文章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意义”,而对作文的自然性和随意性重视不够。在老师限定的内容甚至写作方法的范围内,学生要么无话可说,要么不能随意说,只好胡编乱造,说一些套话、官话、假话。

2.缺乏对“现实主义”含义的理解。缺乏写实方面的训练,也是作文存在虚假现象的原因。现实主义包括写客观世界的真实和写主观世界的真实。小学阶段,写实训练应该是作文训练的主流。作为写作的基本功,决定了以后各种文体的写作。只有现实训练扎实了,初高中乃至成人的写作才会有后劲。

3.老师的民主观念淡薄,过分强调“服从”,不给孩子肆无忌惮的机会,也是学生在作文中容易说假话的原因。4.作文评价的取向。可能每个学生都有类似的经历吧。如果你编一个感人的故事给老师,你会得到高分。如果你写一个发生在你身边的真实故事,你不会得到一个好的分数。

第四,学生原因。

1,学生认知的不成熟必然导致作文中的假现象。因为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有限,判断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有可能把真的当成假的,把假的当成真的。但老师有责任给予引导和纠正,不能让他们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2.故意讨好老师也是学生作文不说实话的原因。年龄越大,越会看大人的眼色,越会揣摩大人的心理,越会根据老师的喜好说话,这就是为什么高年级小学生比低年级小学生更容易出现虚假现象的原因。央视《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崔永元说:“孩子在大人面前会不自觉地有一种忌讳,限制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变成一种他们认为大人喜欢的表情。”他们从老师和年级的教训中深深明白,创造性地写作无异于自找麻烦。

3.学生单调的日常生活和缺乏生活经验,使他们不得不在作文中作弊。但是仅仅说这个还不够准确和全面。其实平常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值得写的东西,有趣的,感人的,美好的,一波三折的,但是我们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发现,观察的习惯和能力,不知道简单,平淡,琐碎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意义”和写作价值,所以总是找大题材,大素材,当然不容易找到,所以要编一些来处理。

第五,写作技巧的原因。技巧在表达真情实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能过分追求技巧,炫耀形式的完美,好的内容只能通过合适的形式表现出来。掌握技巧是为了更好的表达真情实感。上面说的“牵强联想”,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写作技巧运用不熟造成的。

鲁迅先生曾高呼:“救救孩子!”今天,改变小学生作文中的虚假现象,培养他们健全的心智和良好的写作习惯,有着类似的意义。改变小学生作文中的虚假现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但也是一个具体而实践的过程,需要我们社会环境的改善,需要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需要作文教学观念的更新。但从可操作性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真情实感的表达应该作为一篇作文内容中最基本、最高的目标来追求。有没有真情实感,应该是评价一篇作文好坏的首要标准。

二是为真情实感的表达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环境,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创造和想象,愿意说真话,描述自己的感受。

第三,加强表达技巧的训练,包括语言的运用、结构的安排、体裁的选择,结合内容做细致的、有分寸的训练。让学生明白真情实感的重要性和写作技巧表达真情实感的意义。

小学生作文做假现象不具有普遍性,但也不是个别的。我们必须正视它,重视它。总之,我们老师应该尽力鼓励孩子用童心去写童年生活,有没有真情实感应该是评价一篇作文好坏的首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