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文章的大致阅读目标

这里说的文章通读,是阅读各类文章的基本要求。有些阅读目标横跨各种文体,既有实用文体,也有文学作品,我们称之为文章的一般阅读目标。

课程标准从第二期开始,提出文章的总阅读目标。一是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文中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第二期)。二是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沟通和讨论中,敢于提出意见,做出自己的判断(第三节)。第三,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和分析主要内容,欣赏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体会,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运用合作的方式讨论、分析和解决疑难问题;理解阅读中的叙事、描写、解释、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第四节)。

这些目标和要求概括起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思想感情的思想性,比如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质疑文中没有理解的内容。还有就是对文章表达的要求,比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这些都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般阅读目标。在解释一般阅读目标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阅读一篇文章的前提是从整篇文章出发。

这些目标表达中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阅读行为要从整篇文章出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整体感知”从心理学上讲,感知是通过感觉器官对物体的各种属性和各部分在大脑中的反映和总和。它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首先具有直观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如果我们第一次见到一个陌生人,我们如何获得对他的第一印象?必须是直观的整体印象和综合印象,不会来源于对他五官的具体分析。基于感知的理解,虽然更多的是一种理性思考,但总是伴随着对文本的具体感受,伴随着与文本情感交织在一起的情感活动。因此,理解也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心理活动,而且往往是个性化的。

2.“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期“把握文章基本内容”的思路,是基于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它不需要把文章分段解剖,逐层总结,然后总结出一个中心思想,不追求抽象的理性结论。这个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过程,是一个离不开“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的往往不是关于文章的抽象结论,而是对文章的整体印象,包括主要事件、意象、情感、语气等,以及对文章某一方面的特殊感受和体验。而“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要求结合文中句子所描述的充满情感因素的内容和情境才能实现。需要注意的是,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绝不是抽象的判断,可以概括穷尽,它总是伴随着读者和作者的情感* * *的。以前对应这个要求的提法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现在改为“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一,概括需要理性判断,“逐字逐句”出来,“体验”更多的是伴随感性把握,表现形式也是自由的;二是总结重视阅读的成果,体验更加重视阅读的过程;最后,概括往往强调规范性和统一性,很难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体验强调自主性,鼓励自由和个性化的表达,只要有意义,而且“思想感情”的外延比“中心思想”大得多,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进行解释。

阅读时,自然要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建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的。以前有很多老师讲解课文非常仔细,甚至过分肢解文章。在分析文章时,有些老师执着地追求对文中单词和短语的理解。对句子和课文逻辑结构的分析脱离了课文的实际,最后给学生得出一个抽象的结论。这是忽视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因此,本次课程标准特别提出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学生全身心投入文本并与之对话的过程。学生得到的绝对不是老师给的关于文章的一些抽象结论,而是通过阅读对文章的一个大概印象。如主要事件,文章的形象,文章的情感基调,文章的一些独特感受和体验。

虽然我们强调整体感知,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整体感知和具体分析并不矛盾。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先掌握整篇文章,必要时再详细分析每一部分。

老师不要误解,不要以为语文课是反对概括的。其实概括能力也很重要。对于一篇课文,要有一个基本的把握,通过文字来传达,表达自己的基本理解。我们可以用一个词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反对把概括作为抽象的结论,让学生离开课文生动的内容和感受去记忆。有些老师,尤其是资深老师,在教一篇课文的时候,他会要求学生在每一段的空白处,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概括这段话的意思,然后师生一起讨论,一起修改。我觉得这种做法很好,是学生掌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一个基础。

目前,小学语文界存在一些观点,这是上海师范大学王文生、吴中华教授一系列文章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即阅读教学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课文还是阅读。这个问题在老师们的观念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老师都发表了文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课文内容与教学内容并不相同,但在很多阅读教学中,老师是跟着课文内容走的,他的思维是被作者持有的。他的教学设计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肯定是必要的,但掌握一些文章的主要内容相对容易,一些课文不一定容易。对此,我们的认识是:第一,课文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第二,内容是基础,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不能丢弃,需要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课文内容;第三,随着学生成绩的提高,老师要更加注重文章的表达。

3.理解表达顺序,理解表达方法

第三期提出“理解表达顺序,理解表达方法”,第四期提出“理解阅读中的叙述、描写、解释、议论、抒情等表达方法”。这里所说的“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表达方式”,并不是以文章学习的相关知识点为出发点,也不是最终归结为某种程式化的抽象表达,而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过的。

“理清思路,分析内容,斟酌词句”是你对文章整体有了印象,对内容有了基本把握之后的理性分析,但这种理性分析还是离不开学生对文章的具体感受和体验。

“能够对文中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观点并做出自己的判断”、“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能够以合作的方式探索、分析和解决疑难问题”,这些要求都强调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发展提问、合作和探究。

4.在阅读中实现质疑、合作、探究能力的目标。

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