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备课教案优秀范文。

三年级数学备课教案优秀范文。

教师要让学生体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以下是我的初三数学备课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参考。

三年级数学备课教案范文怡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二班学生18人,其中男生11人,女生7人。通过上学期的教育和学习,学生的基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初步养成了自己独立思考、动手动脑的正确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良好。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过于活泼好动,纪律性不够强,缺乏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主动的学习习惯,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监督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本书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除数是一位数、两位数×两位数的除法,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和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的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本教材根据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本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以两位数,面积,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难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学生可以手工进行一位数除以多位数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并进行相应的乘除估计和验算。

2.让学生口算一位数的除数是整十,整百,整千,整十,整百乘以整十,二位数乘以整十,整百(每个积小于十)。

3.使学生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数),知道小数的意义,能读写小数,知道小数的大小,能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

4.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并能够用给定的方向(东、南、西或北)识别其他七个方向,并用这些词描述物体的方向;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并描述行走路线。

5.使学生知道面积的意义,用自己选择的单位估算和测量一个图形的面积,体验和理解面积的单位,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正确计算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估算给定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个月和全年的日子;知道了24小时制,我就用24小时制来表示时间。

7.使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图,并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使学生理解集合和等价替换的思想,形成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让学生养成认真做作业,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第四,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实际生活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4.用“迁移”法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适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和学习工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体验猜测、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三年级数学备课教案范文儿

一、学习情境的分析

今年初三,使用实验教材三年,初步了解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学生已经习惯了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大多数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这为学生学习这本书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内容:一万以内的加减法、带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以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公里和吨的知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的广角等。

第三,指导思想

1.改进书面计算教学的安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思路,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测量的教学应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教学强调实际操作和自主探索,加强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材料,反映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目的要求

知识和技能

1,会写三位数的加减,能做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能通过整数十和整数百算出一个数;会写一个数乘以两三位数,会做一个估算;能熟练计算商为一位数的除数和带余数的除法。

3.对简单分数(分母小于10)有初步了解,能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对分数的大小有初步了解,能计算分母相同的分数的简单加减法。

4.对平行四边形有初步的了解,掌握矩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在网格纸上画出矩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意义,可以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可以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5.知道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了解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公斤;知道秒的时间单位,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概念,知道1分=60秒,对时间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6、一些事件的初步经历。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的所有可能结果,知道事件的可能性,描述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7、能找出事物的简单排列组合,形成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维

1,能运用生活经验解释相关数学信息,初步学会用具体数据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运动,发展空间概念。

3.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3)问题解决。

1.体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明白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D)情绪和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一些与数学相关的事物感到好奇,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别人的鼓励和帮助下,我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一次成功的经历,对学好数学有信心。

3.体验观察、运算、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5、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工作,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一万以内数字的加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间、分秒、四边形的理解。

第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采用游戏化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多关注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和泛。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思维水平,更要关注中学生和思维迟钝的学生。

3、安排一些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作业,少一些死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衔接,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孩子的学习。

三年级数学备课教案范文三

一、基本情况分析

作为初三学生,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纪律,学习习惯良好,而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成绩不理想。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耐心细致地做好班级工作,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初三数学教案。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知识和技能

1和1000内数字的意义,1000内数字的识别、读写和比较大小。掌握数字的读写方法,可以掌握数字在特定情况下的相对大小关系。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和估算,除法的计算。

3.口算和估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整百加整百加整百和相应的减法。能正确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知道0乘以一个数,会查除法。

4、口算整百乘以一位数,笔算和估算三位数乘以一位数。

5.分数和分数的最初含义,分母相同的分数的简单加减。结合具体情况理解分数的含义,能够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法。

6.对公斤和克的理解。在现实生活情境中感受和认识公斤和克,通过动手实验知道1公斤=1000克。

7、24小时计时法。可以将普通计时方式转换为24小时计时方式。

空间和概率

1,了解矩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了解矩形和正方形的相似之处。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

2.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正确计算矩形、正方形等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3.了解物体的正面、侧面和顶部。

统计和概率

1,能使用更有效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且会使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来表达统计结果。

2、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较大或较小。会用“偶然”和“频繁”之类的词来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三、主要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意识,培养学习兴趣,传授学习方法,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2.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练习多样简洁的题型,好好备课,上好课。

3.加强对贫困生的引导和转化,开展互助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争当第一的意识。

4.在教学中,要尽量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培养学生的迁移和类比能力,充分利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加强手、脑、眼的协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新知识。

5、认真做好七项严肃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加强估算意识的培养。

7、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提供充分开展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8、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反馈,认真批改作业,并做好记录,做到心中有数,逐步提高,全面发展。

四、课表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