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教育案例

教育心理学经典案例

不可小觑的“潘多拉现象”

古希腊神话中伟大的皇帝宙斯曾经派侍女潘多拉去送盒子。当把潘多拉的盒子交给她时,宙斯告诉她永远不要打开它。然而宙斯的警告激起了潘多拉不可抗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于是她不顾一切地打开了盒子。结果,盒子里装的所有罪恶都跑到了世界上...

——摘自《希腊童话》

例1:一年级学生刚来学校,什么都不懂。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让孩子远离危险,我一开学就响应了学校的号召,警告学生不要在没有人陪伴的情况下在学校操场上的活动区玩耍。有单杠、双杠和攀登杆等。虽然下面有掩体,但班主任总是三令五申,防止学生误伤。如果你不小心,你会摔倒的。有一次,一个学生因为不听老师的话,自己去玩,摔断了胳膊。虽然每天都在强调,认真教,但是后来我发现这种“重复”的后果就是引起更多学生的好奇心,所以学生经常偷偷去那里玩,小意外也经常发生。

教育实例2:贝贝是小学三年级(1)的学生。她是学校里有名的淘气男孩。她上课坐不住,屁股好像上了油,手脚也没停过。最气人的是他脾气倔。在家里,他从不拒绝自己完成作业。他妈让他写作业,他就发脾气,不吃饭,不睡觉,不理人。他妈妈越让他做,他妈妈越做。在学校,他经常骂人,骂人,打架。如果老师批评他,那我就不想在这一天听到他叫你老师。反而会有更多的同学告诉贝贝,她又闯祸了。这个学生好头疼啊!

如今,当人们觉得禁止的理由不充分时,就会无法抑制自己的探索欲望,从而使心理天平向违反禁止的方面倾斜,从而使人们倾向于做出消极的行为。这里我们用潘多拉打开盒子的神话,叫做“潘多拉现象”。

面对这些学生的表现,我经常会静静思考,查阅大量资料。最后我发现这些表现的出现和学生的逆反心理有很大的关系,于是我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逆反心理”一词近年来广泛流行,这种现象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逆反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对待事物的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固有的思维方式和传统的观念公式,而产生的与特定教育情境中产生的认知信息相违背,偏离一般正常教育要求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通过对我校三、四、五年级学生的匿名问卷调查,我发现有15%-20%的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倾向,如:学生对革命人物宣传的反应不仅冷淡,而且反感;有同学说:“看到他就恶心,听到他说话就难受”;有的学生把尊师当成“阿谀奉承”;给老师汇报帮助学生进步,没什么意思。把劝阻同学打架当成“多管闲事”;努力学习并试图为他人服务被认为是“傻瓜”...这些都是逆反心理的表现。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尤其是初高中学生。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心智发育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了一定程度的思考,主观能动性也增强了,表达欲望强烈,尤其是逆反心理障碍。

1.“潘多拉现象”是怎么产生的?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匹配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反抗性。”心理学词典。换句话说,逆反心理是指当客体不符合主体的需要时,表现出强烈反抗的社会态度。

心理学大量经典研究表明,探索周围世界的未知事物是人类普遍的行为反应,是在长期生物进化中形成的具有生物学意义的稳定需要。简单的禁止一个东西而不做解释,会让它有一种不同于其他东西的特殊吸引力,会让人自然而然的更加关注它。此外,无法解释的禁止会导致各种猜测和假设。当人们觉得禁止的理由不充分时,就找不到足够的理由来抑制自己的探索欲望,于是心理天平就会向违反禁止的方面倾斜,这就使人们倾向于去偷禁果。

学生中的叛逆现象部分源于潘多拉现象。小学生好奇心强,由于阅历和阅历不足,情绪失控,道德观念和社会化不成熟。他们不迷信,不盲从,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实践意识。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或者老师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往往会用自己的经验来屏蔽孩子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不听大人的劝告。越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摸不到的东西越想摸。这样就形成了孩子不听劝告的逆反行为。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

1,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的影响。

大多数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喜欢新事物,喜欢新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的好奇心可以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需要,这种心理需要可以转化为学习活动的动机,诱发学习兴趣,促使学习者去探索相关事物和认知信息。小学生在学习上不迷信,不盲从,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这是他们好奇心的具体表现。一般来说,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想要,越是摸不到的东西,越是想摸。这就是所谓的“禁果叛乱”。我们有些老师和家长禁止小学生做某件事,却不解释为什么不能做。导致“不打”“不上网打游戏”的禁令达不到预期效果。对于被禁和被批判的电影、文学作品和理论文章,我都饶有兴趣地观看和查阅。“禁果是甜的”,好奇心驱使小学生有时冒着被惩罚的风险去品尝可能不甜的“禁果”。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的意义。孩子长期生活在家庭中,约占一生时间的三分之二,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不良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根本环境,是人生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孩子不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一些家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小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比如父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比如命令式的、独断专行的教育方式,还有生活学习上的高期望、严要求,这些都在无形中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累沉淀,小学生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时,就会在情绪上抵触我们的一系列教育、说教、劝说,进而产生情绪上的不满,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有些家长给孩子太多的心理和物质上的照顾,尤其是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太高,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强加的、异常的、无形的压力,容易给他们造成不必要的困扰,也抑制了他们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健康发展,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父母要求的方式也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有些家长以居高临下、粗暴、命令的方式对孩子提出要求,摆出一副封建家长式的威风,甚至用暴力让孩子屈服,不给孩子任何自主的空间。这些孩子长大后会反感和抵制父母对教育的尊重,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父母不和也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父母之间长期的分歧、敌视、争吵和紧张的矛盾,会使孩子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和矛盾,偏执、不安或紧张,甚至导致心理变态和反社会行为。

3.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

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待学生不公平,也会产生逆反心理。有些老师更喜欢一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当一个好学生犯错时,他会很容易原谅他,即使批评是温和的,温和的。当听说一些成绩不好,喜欢调皮捣蛋的所谓“差生”犯错时,老师的表现就是疾言厉色,大声训斥。即使“差生”没有明显过错或者根本没有过错,老师也没有道歉。结果就是“差生”不喜欢这个老师,甚至讨厌这个老师。他们上他的课,就是不听,故意捣乱,反对老师。即使理智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情感上,他还是不能接受这个老师。前苏联教育家费科夫在《与教师的谈话》中说:“请不要忘记,儿童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特别是当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时,他痛苦的心情会在他的头脑中留下长久的痕迹。”

4.同伴群体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同辈群体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群体。在众多的同伴群体中,小学生受同伴群体的影响最大,对同伴群体的依赖最为明显。这是因为在小学生的同龄人中,小学生不仅有相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有相似的爱好、兴趣和行为倾向,容易相互认同,最能实现或引起相互转化和感染。其中,小学生同伴群体中的积极价值观和平等倾向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个别小学生在其中的心理更为正常合理;然而,小学生同伴群体中的不良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对部分小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不良影响。比如小学生中不健康的英雄观、炫耀观、唱反调等,使得一些正常的小学生在心理上潜移默化,小学生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容易形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因此,在小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伴群体的影响不容忽视。

有些同学因为各种原因在班里没有知心朋友,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向往集体生活,想和同龄人交流,希望在班里获得一定的地位,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同学的注意,甚至不惜诉诸与正常相反的行为。

5.大众传播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大众传播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对小学生的影响日益扩大,既为小学生学习、求知和接受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大众传媒在信息选择和制作上注重大众,却忽视了对小学生受众的关怀,以至于成人文化中的一些不良的、世俗的因素,或者原本是因为揭露某种现象或制作节目的一致性而用来警示人们和小学生的内容,被小学生消极地接受了;此外,由于大众传播也强调新鲜感,引入国内外一些时尚的新奇现象,如具有反判断精神的朋克、嬉皮士、摇滚文化等,也影响和辐射着我国小学生反文化心态和反文化意识的形成。

第二,“潘多拉现象”的正确引导。

潘多拉现象本身没有好坏,关键在于如何引导这种心理机制。另一方面,逆反心理是学生思维活跃,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自立性和自主性的表现,但毕竟是一种不健康的变态心理。如果一个人的言行经常被逆反心理所支配,就会导致长期患病,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最终失去对事业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严重阻碍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家长和社会一定要高度重视。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有序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探索化解学生逆反心理的艺术,争取主动权。

1,改变想法,充分尊重。

从形式上看,教育与受教育者是一对矛盾的存在,但本质上是相同的。这是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或目标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这与受教育者的意愿是一致的。而且,教育和受教育者是相互依存的,受教育者需要我们的引导。教育者的教育引导作用是在受教育者的有效社会化和健康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实现的。正确解决这一关系,树立热爱教育特别是思想教育的意识,将会积极探索我们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在专业工作中尊重学生。这样才能减少学生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

教学成功案例1:

我记得有一个学生,一直认为自己在老师眼里一无是处,不理会老师的说教,嘴里一直嘀咕着:我是个坏孩子,我是最坏的。我不在乎个人卫生。学生们让他整理书包和抽屉。相反,他把座位弄得更乱更脏。经过观察,我选了一天,让那个学生放学后在教室等我,告诉他我想让他带封信给他妈妈。当着他的面,我写了一封信,然后我强调了好几遍。信是写给她妈妈的,他不允许擅自打开,我就把信留在教室里,说我去拿信封,让他等一下。学生点头称是,但他看起来很不情愿。我走出了教室。我在教室外面偷偷看的。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孩子小心翼翼地打开我的信,读了起来。渐渐地,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后来,我进了教室,把信封交给了他。其实孩子原本以为老师带信是来投诉的,没想到老师在信里写了很多亮点,对他进行了肯定和表扬。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同学们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其间,我利用学生对禁果的逆反心理对孩子进行引导,达到了很多次谈心都达不到的说教效果。

2.情感投入和亲密关系。

对于婴幼儿来说,父母的态度和行为应该是一致的,这样他们才能有信心预测未来,有安全感。孩子可以根据昨天什么行为被允许或表扬来推断今天什么行为会被允许或表扬,对自己和未来有信心,有安全感。我们必须明确,威胁孩子的不是毒蛇猛兽,也不是天灾人祸,而是身边人的疏忽或失误,尤其是负责抚养孩子的人。如果一个孩子今天的行为被表扬和制止,并不取决于他父母的一贯态度,而是取决于他父母此刻是否头痛或消化不良,取决于他父母今天是否心情愉快,甚至取决于他父母打麻将的输赢,那么孩子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就是日后神经官能症的重要来源。

父母的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也很重要。如果父母不同意,不认同,孩子就无法(至少)形成统一的标准来评价事物,也就无法养成无冲突的价值观。很多年轻人的心理冲突,都可以从父母教养原则的不一致中找到答案。

3.同伴指导和有效控制。

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是一种来自生活和成长环境的压力。积极的群体对个体的正常心理产生震撼力。为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引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尽快扭转,是防止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惯滋生蔓延的有效手段。尤其是更需要对同伴群体中的“领导者”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

4.分析定位,建构认知。

面对社会上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小学生往往不具备正确的认知能力,往往是因为好奇心驱使他们去模仿,难以分辨其本质或其中蕴含的积极合理的因素。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及时、有效、准确地把握这些现象和问题,把它们摆在受教育者面前,深入剖析其本质和合理成分,帮助小学生建构正确认知,避免盲目跟风。这样也可以预防和消除逆反心理。

教学成功案例2:

针对“教学实例1”,我采用了这样的方法:体育课上,我让体育老师帮我给学生示范几个动作,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但很多学生都完成不了,甚至有学生从爬杆上摔了下来。幸好老师在那里帮忙,否则他们就有麻烦了。当很多同学亲身经历过这一幕后,才明白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活动,如果没有老师帮忙,后果会非常严重。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时,我会再次与他们讨论。只要老师有时间,那我们就一起去活动,不再单独行动。从那以后,学生再也不去那里玩了,当然,也从来没有出过事故。

5.积极鼓励,合理调整。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不愉快时的忠告利于行动。然而,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是别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中植入了信心和力量,播下了奋进的种子;它是兴奋剂,使人更有精神,更有活力;表扬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让人坚定发展。在我看来,多一份鼓励,就会少一份越轨;再来一句赞美的话,就会让犹豫不决的学生加入我们期待的行列。相反,虽然批评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自己的错误,但他们在心理上并不快乐。至于粗暴的批评,更是适得其反。所以,少批评,多鼓励,少训斥,多表扬,是调节小学生逆反心理的好方法。

无论是心理学理论还是大量的社会现实,情绪都是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和一些做法。有些事情并不符合逻辑和科学,但是因为情感因素,有些人的行为在无形中受到影响,这就是情感魅力。对于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行为意图和决策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很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喜不喜欢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喜欢一个老师的成果。如果我们教育者在情感上与受教育者更加兼容和亲近,我相信小学生的心理就不会有这种厌恶、偏差和叛逆,自然会淡化或消除。

谁说逆反心理只会给人带来无奈?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帮助孩子创造人生奇迹!作为一名教师,我每天与每一个活着的灵魂交谈,每一个孩子都能受到教育,我坚信!我用我广博的爱去尊重每一个孩子,会让我们保持鲜活民主的思想,灌溉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健康的人格,让他们所接触过的东西在每个人的成长中留下永恒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