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和中国的小学生学习生活有什么不同?最好说的详细一点,最好。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变得无能,从小就下大力气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依靠父母过着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最没有价值或最可耻的。
在美国,家庭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孩子,成为一个自立的人。父母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修理组装摩托车。即使是富家子弟也应该自食其力。美国中学生有句广告语:“你得花钱自己挣!”农民的孩子要分担割草、粉刷房屋、木工修理、铲雪扫叶等家务。
在德国,孩子从小就可以自己做事情,父母从来不会为他们包办一切。
在日本家庭,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被灌输一种思想:“不要打扰别人”。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生存技能和自强精神。
……
联想到侧面,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得不让人感到些许担忧。
第一,父母太在意。中国的父母是如此疼爱孩子,愿意为孩子付出一生的一切。孩子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到找工作、结婚、生孩子,父母总是操心。“我为孩子伤透了心”,但很多孩子并不明白这一点。他们喜欢和崇拜的人,可以是歌手、电影明星,也可以是政商巨子,但父母很少。真的可以说:“好心没好报。”
第二,父母关心太少。在一些农村家庭,夫妻双方都外出工作,把年幼的孩子留给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或亲戚。很少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任其自由成长。养成了很多坏习惯。
第三,用钱对待孩子。有些家长“倾其所有”,从来不问孩子“有什么用”?我亲耳听到一位母亲的抱怨:“我每天给儿子十块钱早餐,他还是吃不饱。”我无法证明他吃了什么,但是十块钱至少可以吃五天的早餐。另一位父亲说,女儿(高一)一个月的电话费竟然花了近200元。这样的孩子不让人担心吗?
第四,父母不能以身作则。这里有的家长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好好学习,不然一文不值”!还有抽烟,喝酒,打麻将,赌博,甚至叫孩子换手。
第五,重视智育和轻体育。看过一篇报道,让人忧心忡忡:“虽然中国解决了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但关系到祖国前途命运的儿童身体素质却不容乐观。”在成长的过程中,中国的独生子女往往会被宠坏。特别是有些老人太宠了,也不叫跑,也不叫闹。他们加了一会儿米和衣服。所以现在的孩子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都有整体下降的趋势。导致肥胖儿童增多,肺活量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学校和社会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