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学法的选择与运用

1.激发兴趣法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行动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教学如果能抓住学生的兴趣,教学就成功了一半。音乐教学既是一项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活动,也是一项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审美活动。它以美的事物、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自发地表现美、创造美。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还不够,独特的活泼好奇的心理,往往会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产生极大的关注。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抓住并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年级和新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上课铃一响就可以播放新的音乐,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这节课的新内容有初步的感觉。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出现新的声乐和新的节奏模式,渗透着乐理知识。这样几分钟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借此机会,如果有故事,用生动的故事引入新课。比如第四册《我爱雪莲》,让学生先听一段《好新疆》里欢快的音乐。老师走上讲台,随着音乐做了几个优美的新疆舞蹈动作。同学们边听边看,情绪很快调动起来。然后他问:“你说这首歌是什么风格?”然后展示几幅课前准备的展现新疆人生活情趣的彩图,节奏图案也出现了。这样学生可以一边练习发声,一边表演简单的动作,营造出一种温馨活泼的氛围和场景。这种情绪下的学生非常渴望学习新歌,学习兴趣前所未有。

2.“唱游”融合法

唱歌和游戏的结合,主要是改变“我教你唱歌”这种单调的教学形式,创造一种生动新颖的教学方式。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深入,音乐课逐渐摆脱了传统的单一唱法和知识能力模式,发展为多种形式的审美唱法。这种变化需要音乐教师开动脑筋,运用灵活的方法和形式,充分展现音乐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感情和强大感染力。所以在唱游中,要根据歌词的内容和作用来设计课堂活动。有的采取表演的形式,有的配以对话,有的配以解说。边唱边演,让解说为歌曲增色。例如,学生们唱的歌曲《小红小红帽》,其寓言故事是众所周知的。如果只是一味的唱,效果不会好。为了提高这首歌的感染效果,把它做成游戏让学生做。让学生戴上大灰狼和小红小红帽的头饰来扮演角色,并注意运用形象、造型、画外音、解说词等多种形式和手段,为这首歌创造一个新的多维立体背景。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高,整个游戏过程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