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册《中国园林四》教案

《中国园林四》巩固了学生复习过的相似字,力求写得漂亮工整。以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第一册《中国园林四》教案,供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识字兴趣。

2、创设情境,树立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能认真观察,主动阅读。

3.巩固学过的象形文字,力求写得漂亮工整。

4.通过读句子巩固和积累“越……越……”句式的用法。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阅读。

教学准备:

挂图,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类

一、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识字兴趣。

2、创设情境,树立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能认真观察,主动阅读。

3.巩固学过的象形文字,力求写得漂亮工整。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阅读。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阅读。

四、教学过程:

(一),我就认了

1,说话进去,显“木”,小朋友知道吗?

2.展示转盘,读转盘上的单词。

3.开火车读书。

4.群体沟通:这八个字里藏着一个秘密。找到了吗?

5、全班交流,为什么这些字里有一个“木”字?

6.玩“玩轮盘赌,做填字游戏”的游戏。学生拍手说。

7.你知道哪些单词在“木”的旁边吗?

我能阅读。

1,激发兴趣,展现“我会读书”。

2.这个小男孩在读什么?你识字吗?你是怎么读的?

3.引导学生观察。大部分的牌子都挂在大门口或者大门上。

4.展示6张图片,分发给每组,互相配合从8个标志中选出合适的贴在图片上。

5.群体交流。

6.该团队派代表上台朗读标牌上的文字。

7.全班一起读。

(3)拓展活动

1,识字比赛。

(1)分组交流。将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汉字收集在一张卡片上,与同学交流。

(2)群体间的交流。

(3)教师检查和奖励。

2.引导发现识字方法。

(1)孩子能认识这么多字。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单词的吗?

(2)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怎么办?

(4)、情境表现

现在我们在街上,一个同学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字。他能做什么?

五、作业布置:回家积累还不认识的单词。

板书设计:把学生说的话写在黑板上。

七、课后反思:

第二节课

一、教学目标:

1.巩固和积累“悦”的用法...岳……”通过读句子来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阅读。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阅读。

四、教学过程:

(1)比较并写出。

1.展示第一行的三组新单词,让学生阅读。

2.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交谈:这些词有什么区别?

3.学生练习口语,老师巡视。

4、全班交流,老师引导:在“十”字下面加一个横“土”。

“日”字里有个横“眼”。

“小”这个字比“少”多了一点。

5.第二排自学三组新单词。有什么区别?

6.评:“田”之笔,化为“无”之钩。

“手”的竖钩变成了弯钩“毛”。

“田”上下弯曲成“电”

7.写吧。

(1)强调重点笔画。

(2)注意书写姿势,老师巡视。

(3)展示作业,全班复习。

我能阅读。

1,给我看三句。

2.学生可以自由阅读和谈论这三个句子中的相似之处。

3.同桌看书,互相交流。

4.全班一起读。

5.我们在哪里读到过这样的句子?说出来。

6.扩大实践。

(1)展示挂图。孩子们越来越高。树上的叶子越来越绿;雨越下越大。

(2)让学生用“越…越…”自由发言。

(3)看后面。

1,展现古诗词积累。

请学生上台,把自己知道的古诗随口背出来,看谁读得好,背得多。

2.学习新诗。

(1)展示挂图,老师会带着音乐读出来。

(2)学生跟随并理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学生自由阅读,要求通过拼音阅读。

(4)同桌互读。

(5)教师抽查并纠正读错的音,注意“锄头、谁、知、吃”的发音。

3.感受诗意。

(1)学生反复朗读后,可以激发想象力,根据图片和个人感受设计动作。

(2)学生边走边读。

(3)引导朗读。

4.课后延伸。

找出还有哪些关于农民伯伯的诗词或儿歌,读一读,背一背。

(4)、实践

1,分类组合单词。

牛面包和牛奶?练习本花猫尺

1 ?( )

2 ?( )

3 ( )

五、作业布置:回家积累还不认识的单词。

1,会写量词,不会写的单词用拼音。

( ?)猫?一(?)尺子?一(?)牛

一(?)树?一(?)苹果?一(?)枣

2、下面蔬菜的颜色。

豆角(),萝卜(?),茄子(?),南瓜()。

六、黑板设计:牛面包和牛奶?练习本花猫尺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