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报告

均衡发展的核心是内涵发展,内涵发展的核心是教师的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我关于乡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部分委员和代表先后深入渝北路、小龙坎、陈家桥、青木关、回龙坝、曾家等12个镇,调研了重庆七中、凤鸣山中学、庶人小学、实验一小学、杨公桥小学、康居西城小学等25所中小学,考察了容晖沙坪坝小学、回龙坝镇小学、大学城三中,听取了工作情况

一、基本信息

沙坪坝区是重庆的科教文卫大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6所(城市55所,县乡21所),其中小学52所,教职工2622人,学生43602人。有24所中学(其中1一致学校,14独立初中,9所高中),教职工1,762人,初中在校生1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师36人,学生34人。

近年来,在沙坪坝区委、区* * *的领导下,教育行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优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大力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5月2011通过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县督导评估。2012 12月

还顺利通过了全国首批县市两级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专项督导。2065 438+03 10月28日,10,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沙坪坝区创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工作进行检查。经评估,沙坪坝区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标准。

1.建立保障机制,依法优先保障教育经费。一是依法落实“三个增长”要求,加大教育投入。2010完成投资8.59亿元,同比增长19.47%。2011年完成投资951亿元,同比增长10.71%。2012年度完成投资1352万元,同比增长42.17%。二是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逐步提高教育公用经费标准。建立校舍维护机制,在基本建设和校舍维护方面全面实行区级“统管统建”,筹集建设资金6543.8+0.97亿元,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彻底消除C、D级危房5654.38+0万平方米..三是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绩效工资制度,平均标准3.8万元,随公务员标准提高而提高。四是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管。加强教育经费的审计和监督,按程序将教育经费的预算和增加情况报区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并定期向其报告执行情况。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一,城乡同编制标准配备教师。2011,全区城镇及城镇学校教师按城镇学校编制标准统一核定,小学师生比不低于1:20,初中不低于1:14.5。二是所有工作人员免费轮训。建立师德师风建设、教学技能提升、参与校本研修、教育技术培训“四全”工作机制。参与者每年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55%以上,人均培训95小时以上。全区义务教育专职教师提高率小学为97.6%,初中为96.7%,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小学为39%,初中为54%。三是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根据实际编制,教师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在财政年度初全面落实并纳入预算。投入2.36亿元,优先用于中小学教师住房补贴货币化。实施绩效工资前后,分别按照每人每月500元和100元的标准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贴;自2013起,对歌乐山、中梁镇等偏远地区干部教师按人均每月400元标准给予交通补贴。四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实施名师培养“5825”计划,深化“导师制”、“导师制”、“名师班”培训,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教学技能提升、参与校本研修和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思想素质和专业发展水平。享受* * *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模范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5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重庆市名师4人,重庆市特级教师31人,重庆市教育终身贡献奖2人,重庆市骨干校长8人,市级骨干教师154人,中学研究员级教师65440人。五是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落实“减负提质”规定,小学和初中入学率100%;小学巩固率100%以上,初中巩固率98.9%。小学和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和质量监测合格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3%,联招上线率75.9%。沙区教委连续四年获得重庆市初中毕业生学业、中考一等奖。“2+2”项目实现学校全覆盖,机器人等科技活动获得国际竞赛奖项2项,119国家级竞赛奖项和国际交流奖项,省市级竞赛奖项427项;7名学生获得“重庆创新市长奖”。

3.整合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注重制度设计,确保科学发展。编制发展规划,修订沙坪坝区中小学优化布局规划(2010 ~ 2020),编制“十一五”和“十二五”沙坪坝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规划。出台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制定了《沙坪坝区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方案》、《沙坪坝区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意见》、《沙坪坝区学校内涵发展实施意见》,推进教育规划、办学条件、教育经费、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教育管理六个“城乡一体化”。创新发展模式,实施“机制创新、城乡一体”、“科研引领、项目带动”、“上下* * *震动、校际联动”、“点校实验、整体突破”和“学校自主、多元发展”等五大战略,构建“12455”区域义务教育内涵均衡发展模式。加强工作监督,主动接受人大对义务教育经费、标准化学校建设、教育公平、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民工子女入学等方面的监督、检查、检验和指导。二是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均衡发展。优化学校布局,将中小学布局纳入区域空间规划、土地规划、人口规划、环境规划和产业规划,优化中小学空间布局。改善办学条件,中小学标准化率达到91%,塑胶运动场覆盖率达到100%,生均图书达标率达到100%,“班班通”完成率达到100%,“六大功能室”完成率达到98%,设备达到96%,实验室达到66%。加大校际交流力度,建立健全本地区中小学干部教师交流、聘任和聘用制度,采取干部教师晋升考核、干部教师评优、生活交通经费补助等方式,促进本地区干部教师交流。三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完善运行机制,健全教育主管部门行政领导、继续教育学院业务指导、服务中心服务指导、教育督导室教育督导“四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格局,形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合力。深化课程改革,强化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课程,构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体系;实施“学习型优秀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缩小城乡学校教育质量差距。创新教育评价,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和“教育教学质量增值评价方案”,探索建立中小学内涵发展督导评估体系,推动学校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追求高质量办学。第四,创新素质教育方式,引导学校特色发展。出台《沙坪坝区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意见》,制定特色学校建设规划和评价标准,以文化培育学校,提升学校软实力。全区学校进入“一校一计划一校一章程一校一品牌”的特色发展轨道。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资源总量不足

1.教育资源的增长速度与城市扩张和人口集聚不同步。近年来,随着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的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外来人口和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迅速增加,中小学布局和规模与经济社会和城市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

从城区的学校布局来看,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与城区有限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中心区,住房密集,人口密度高,教育资源分布不足。主城区中小学普遍超负荷运行,部分重点中学、重点小学班额过大,形成了严重的区域性、结构性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择校现象,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形成反差。

沙坪坝区几所优质品牌学校——庶人小学、沙坪坝小学、实验一中、重庆七中等都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区,以及周边密集的学区(如容晖温泉城、龙鑫天宇广场、南方苹果派、黄花新时代、郁金香国际公寓等。)形成更加密集的人群和因素,“人池”(人口密集点)现象给学生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没有学校扩张的空间,人口集中无止境,对容量有限的东部城区的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比如位于主城核心区的实验小学,13亩土地承载着50个班,2705名师生,学生密度高,平均面积4.1㎡,平均班额48人,最高班额59人。六个功能室平均面积只有35㎡,操场环线不足200m。课间练习只能分两批完成。再比如杨公桥小学,位于主城区边缘。现有18个教学班,754名师生,占地面积3600m2,生均面积仅为5.1m2,远低于全国平均面积标准。学校周边城市居住着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学校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任务很重(2065年秋季入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312人,438+03人,占学生总数的40%),所以校舍远远不能满足招生需求。原计划36个班、1700名学生的新校舍改扩建工程,因拆迁问题而延期。

按照功能区划要求,西部新城是重庆六大副中心之一,也是未来主城区的重点拓展区域。将形成以永城西部城市副中心为依托的产业和人口聚集区,人口预计超过60万。随着大学城、微电子产业园、物流园、大量新建楼宇和公租房项目、城乡一体化、产城深度融合的推进,近年来,落户西部新城的微电子产业园、物流园企业和新建楼宇(含公租房)的工作人员、从业人员持续增加,流动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量聚集,加大了教育保障压力。西部地区现有办学能力、办学规模与招生需求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如重庆春华秋实、台北城、廊桥水镇、花千树、龙湖U城等大型楼盘基本封顶,部分已交房,但配套中小学建设尚未行动。康居西城公租房项目规划入住人数约6万人,现已入住3.75万余人。2013年秋季,康居西城小学招收公租房业主子女1252人,仅一年级就增加9个班511人。随着项目内大量租户的入住,学生人数增长迅速,增加区域相对集中,必然带来教育资源尤其是师资的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