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国花是什么?

国花是指以自己的名花作为国家象征的花,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象征。虽然没有写入宪法,但受到各国人民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强烈的民族感情,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

1903年,清朝赦免牡丹为国花;1915版《辞海》载:“牡丹为中国国花”;1929年,原国民政府指定梅花为国花。

牡丹常识

☆“国色满酒,夜染衣。”牡丹的国色天香,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称道。牡丹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记载。到了唐宋时期,牡丹的栽培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唐代,牡丹更美,被誉为“花王”。“春风以马蹄疾为荣,我整天看长安花。“这里的长安花是牡丹花。明朝迁都北京,在极乐寺到处种植牡丹。清朝时,一位王子去极乐寺观赏牡丹,并题写为“国花寺”。可见,在清朝,牡丹被加冕为国花。

牡丹,以其优雅、浓郁、端庄的独特魅力,自古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成为中国的“国花”。

☆牡丹初名,名曰牡丹。直到秦汉时期才从芍药中分离出来。魏晋南北朝开始兴盛,栽培历史超过1500年。牡丹素有“富贵花”、“百两黄金”之称。它的意思是“吉祥的东西”和“幸福的花朵”。牡丹还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特色,象征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人民幸福生活的现实及其孜孜不倦的追求。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发展了牡丹种植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在巢湖市举办第七届牡丹花会时,巢湖市市长夏指出:“它(牡丹花会)的宗旨是搭建文化平台,经济唱戏,科技唱戏。”

☆为什么对哪一朵花能入选国花这么紧张?有业内人士分析,除了对花的热爱和花文化,还有其他的兴趣。一朵花一旦获得“国花”的光荣称号,它和相关文化、产业、行业协会的发展都会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各方对国花的主要看法

☆牡丹和梅花有着彼此的文化差异。牡丹受欢迎,代表了普罗大众的欣赏品味。相比牡丹的群体欣赏品味,观赏梅花更多的是一种个体审美体验,因为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敏感的知识分子在主导。毫无疑问,梅花及其象征精神是历代知识分子赋予的。世道不好的时候,他们期望自己是梅花,并将梅花拟人化,甚至是“梅妻鹤”。除了辛苦之外,普罗大众贫乏有限的感官娱乐必然会指向一些色彩和庆典色彩浓厚的东西,比如牡丹,而审美意义上的梅花“单薄”甚至未必能唤起其内心的* * *声音。(选自方莉《国花牡丹梅花之战》)

☆目前中国还没有决定是用分布在黄河流域的牡丹还是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梅花作为国花,中国有关方面犹豫不决。牡丹象征着高雅、典雅,不符合当前国家经济形势和政府倡导的“节俭”;梅花象征着坚毅和内向,与开放的国策略有不同。国花的不确定性背后,似乎是上述观念冲突在作祟。

参考(朝鲜日报《中国的国花为什么不能定?》)

关于国花评选的争议与质疑

1986 165438+10月20日,由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园林学会、《园林》杂志编辑部、上海电视台《生活之友》栏目联合主办的“中国十大传统花卉评选”,评选结果依次为梅花、牡丹、菊花、兰花。因为这次中国名花评选活动,形成了以陈俊宇教授为首的114专家评审团,是全国范围的评选,又因为结果是在1987年得出的,所以常被称为“1987年中国十大名花评选活动”。

但也有人质疑,选国花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套公开公正的程序和标准,同时还要有全民的广泛参与。试想一下,如果像1986那样,公众的参与热情根本没有被调动起来,十几亿公民只投了可怜的15万票,却要把这样一个没有广泛参与的评选结果作为全国公认的“国民x”向全世界介绍,这样的评选活动是在凝聚还是在瓦解公众的爱国热情?

另据悉,根据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0440号提案(1994)《关于尽快开展中国国花评估工作的建议》,经批准转农业部,责成中国花卉协会负责具体组织工作。同年3月,成立了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为名誉组长、何康为组长的全国花卉评选领导小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全国花卉评选活动。经专家组讨论,确定中国国花评选条件如下:

(1)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影响,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

(2)花的姿态和色彩特征能体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个性特征。

(3)应用广泛,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具有较高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自中国花卉协会组织领导全国各地开展国花大讨论以来,《中国花卉报》陆续刊登了众多知名人士和群众对国花评选展开热烈讨论的消息。根据《中国花卉报》的公布,已被提名为中国国花候选品种的有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花、山茶、荷花、桂花、中国水仙、石榴、腊梅、迎春、桃花、杜鹃花、君子兰、萱草、瑞香、紫薇、栀子。经过近十个月的讨论,任务已经圆满完成。

从31个省区市(含深圳特区)上报的结果来看,赞成“一国一花”的省份有18个,占58.06%。赞成一国四花(牡丹、梅花、菊花、荷花)的省份有11个,占35.48%。2个省份提出新的四花方案,即以兰花换荷花,占6.45%。经过认真研究,全国国花评选领导小组一致同意“牡丹”为我国国花。其他受欢迎的兰花(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是中国四大名花。这样,兰(春)、莲(夏)、菊(秋)、梅(冬)分为四季,牡丹是首席。国花与四季名花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更能体现我们中华民族富强、诚信、高尚的精神。上述评选的结果和细节由农业部按程序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期在1995全国人大会议上审议颁布。消息传出后,引起了陈俊宇院士等人的强烈愤慨,并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坚决反对将牡丹定为国花的决定。结果全国人大以“分歧太大”为由搁置了牡丹为国花的决定。至此,群众性国花评选活动告一段落。

在这次从65438到0994的评选中,全国两大牡丹基地——山东省洛阳市、菏泽市、中国花卉协会牡丹牡丹分会——联合十余个以牡丹为市花或生产研究牡丹的省市代表成立了全国牡丹大赛办公室。洛阳市成立了由市长亲自挂帅,北京市、Xi、陕西省、山东省、菏泽市等参加的“领导小组”。,共同成立了“全国牡丹大赛办公室”,四方“游说”推动牡丹成为国花。

近年来,在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四川彭州、江苏常熟等以牡丹为代言的城市,专门成立了“中国牡丹之旅”旅游合作联盟,支持牡丹成为国花,并发布了首届推广牡丹成为国花* * *宣言。

两次会议形成鲜明的对比

2005年9月20日,中国园艺学会、北京风景园林学会、上海风景园林学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国国花评选研讨会”。大多数代表支持选择牡丹和梅花作为中国的“双国花”。但也有不同意见,主张“一国一花”。

2005年秋,中国花卉协会在成都召开的会议上建议将牡丹作为国花,并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希望在2006年全国两会上使牡丹成为国花。一些反对牡丹的专家学者强烈质疑。2006年6月5438+10月,陈院士给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领导写信,阐述“一国两花”的构想,并在《内参》上发表相关文章,供中央领导传阅。

花卉国家评价的价值意义

为什么一定要全国人大决定国花的评选?

国花的评选不会发生在战乱动荡的年代,也不会发生在饥寒交迫的年代。国花的选择是一个繁荣的举动,表明中国社会已经走向和平与繁荣。但是国花的评选一定要报人大吗?以此类推,今后国酒、国宴、国竹、国果、国草等所有“国”字号的评选,都必须报全国人大决定。全国人大不会变成行业评选委员会吗?而且国花显然不能和国旗、国徽、国歌相提并论,因为后者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象征,国花没有这样的象征意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其职权是立法、监督、任免等。显然,国花的评选不在其职权范围之内。

既然是“国”这个名字的评选,就应该真实地反映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哪些动植物品种能够赢得“国”这个名字的光环,就不应该由有关机构或专家首先决定,而只能由人民群众以适当的方式决定,因为这样的评选并不具有任何科研效果。这种选择不应从属于经济或其他目的,如发展旅游业等。——这也不同于前段时间的“中国十大名山”评选,十大名山的评选真正承担的是“提升中国山地资源整体形象”的责任。这时候适当考虑旅游也无可厚非。国树、国鸟、国花、十大名山都有不同的附加值。

中国社科院陶博士认为,国花具有国家名片的象征意义,评价标准的制定是一件事关方方面面关系和利益的大事,直接影响评选程序和结果的公正性。不能随意剥夺公众在评选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和投票权,随便授予中国林学会。

陈俊宇教授说:“我认为这次国花的评选不应该按照这个程序进行,因为国花完全是老百姓立的,最后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就够了。国酒茅台,国球乒乓球也成立,世界各国的国花也是这样产生的。”陈俊宇说,从法理和习俗的角度来看,挑选国花应该是私人的。“最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发表意见,最终的方案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按照陈俊宇的想法,挑选国花的第一步是先预热国花计划。“让方案广为人知,引起大家的关注,吸引大家继续关心这件事,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意见发表。”

“第二,及时成立非政府组织,制定计划和时间表,继续普及和宣传国花。第三,将研究过的方案(大多数人赞同的方案)交付全国人大常委会(人大常委会),最后由全国人大批准。”

此外,近二十年来,NPC代表曾多次联名提出将“梅花”作为国花的提案。最多的时候,关山月先生、张文采先生等70多人联名提议把梅花作为国花,结果一无所获。

因此,国花的评选虽然庄重,但其政治或经济意义十分有限,不宜从事政治活动。我们应该以平常心对待,标准的确定和最终的结论应该尊重民众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