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是文学系统的一个分支,小学语文教学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分支。他们似乎属于不同的学科。但是,他们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服务对象——学生和儿童,以及相似的职能——语言学习和人文教育。课程改革后,儿童文学作品作为文本进入了大量的教科书。如果老师还用以前的教学方法来处理这类教材,难免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其实,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远不止是课本。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梳理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儿童文学作品:作为教学内容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这一点在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儿童文学”一度成为小学语文课本的主流。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1932)第三点“目标”中提出“欣赏可观的儿童文学,以此拓展想象,启发思维,陶冶感情,增加阅读儿童文学的兴趣”。同时,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促进了儿童文学的创作。语文教育家、儿童作家叶圣陶在1932编写《启蒙小学语文课本》时,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他说:“小学生是孩子,他们的语文课本必须是儿童文学,这样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开发他们多方面的智慧。
除了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还有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没有进入教材,但也值得学生阅读,比如绘本、儿童诗歌、少年小说等。然而,教师普遍缺乏儿童文学素养,不知道向学生推荐哪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或者只知道向学生介绍成人文学的经典,这可能会挫伤学生的阅读兴趣。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不仅仅是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还有很多经典作品,比如《我和小妹妹克拉拉》、《亲爱的韩秀先生》、《夏洛特的网》、《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