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漫画《护生与爱人》的家庭教育观

丰子恺通过描写孩子的童心生活切入艺术领域,高举孩子的纯洁,渲染他们的有情世界,倾吐他对真诚的、从不掩饰真情的孩子的由衷钦佩。对此,丰子恺本人有明确的说法,“孩子天真,人格完整,才是真正的‘人’”。于是他成了儿童崇拜者,在散文和漫画里到处赞美儿童。所以丰子恺努力让孩子保持一种富有想象力的、无拘无束的、正义的、自然的状态,尊重孩子是具有独特生命价值的存在。他对儿童的把握方式,无疑是对五四哲学家所倡导的儿童本位理论的重新阐释,而儿童本位理论构成了儿童崇拜的核心内容。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心里,用孩子的心态和感知去观察孩子的生活。

丰子恺熟悉儿童心理,能成功把握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所以能读懂儿童幼稚而独特的语言。大女儿阿宝看不起小妹妹的温柔。吃的时候,把不好吃的东西留给阮吃;讲故事的时候,把不幸的角色分配给阮当。当你问你妈妈一些你不能允许的事情时,你就大声问:‘错了就软了吗?心软有错吗?你的意思是:软的不可取,其要求可以不允许;而且阿宝是个重要人物,那么有什么理由不允许他的要求呢?今天不允许的,大概是误认为柔软。所以每次你大声提醒你妈妈,一定要让她证明阿宝的正直,让所有的要求都排在你之前。"

丰子恺能设身处地感受孩子们的心理:“我看见她骑着竹马在水泥地上。”她对我笑了笑,我清楚地看到这是要我一起骑竹马的意思。我立刻对她回以微笑,说我很愿意,于是我从妈妈的怀里走下来,和她一起骑着竹马。幼稚的话语点出了两个孩子初次见面时的感同身受,真实地展现了孩子的情态和心理。这种设身处地的做法,也让丰子恺体会到了儿童在成人世界生存的尴尬和不便。漫画《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描绘了这样一个困境,反映了成人世界对孩子的忽视,造成了孩子在家庭中现实和精神上的痛苦。丰子恺非常同情儿童的处境,感叹儿童在成人礼仪道德的驯化下的顺从和谦让,不经意间宣扬了卢梭的“我们应该让儿童享受自然的自由”和“自然希望儿童在成年之前是儿童的样子”的观点。

(二)赞美儿童世界中的童心、闲适。

他称赞孩子是“身心全部开放的真正的人”,“展露肝肺的人”。他们拥有“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灵”、“天生的声音技能和真实活泼的生命力”,认为只有孩子的生命才是纯洁无邪的,值得期待。“世界上的人的结合永远不会像你这样完全真实纯粹。”散文作品《为了我的孩子》、《孩子》、《来自孩子的灵感》曾画过《花生不满足》、《穿爸爸的衣服》、《看底车》、《阿宝有两只脚》、《凳子有四只脚》等漫画作品,直接表达了丰子恺对儿童纯真天性的敬仰和崇拜。儿女的天真、无邪、自然,让丰子恺不由自主地表达出这样的感慨:“多么令人钦佩的真实、自然、热情!与你相比,世间所谓的“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都是不自然的、病态的、虚假的!因此,丰子恺由衷地赞赏儿童天真的言行和生活,用充满舔犊之情的笔写出儿童生活的从容率真,甚至愉快地描写一群儿童簇拥下的悠闲生活。更值得注意的是,充满童心的丰子恺不仅畅游于儿童世界,与他们同甘共苦,同甘共苦,还为他们构建了一个童话“明郭鑫”,以表达他对儿童的崇拜和对儿童世界的向往。在丰子恺的心目中,儿童具有与艺术、神、星同等的地位,认为童心的境界就是人间纯洁、和平、幸福的境界。

(C)哀叹无辜的丧失

但童心也要受到世间礼仪和教条的规范,所以感叹童心的丧失构成了丰子恺童年崇拜的第三个内容。他看到:“成人的世界因为受到现实生活和世俗习惯的限制,非常狭隘和压抑。孩子们的世界不受此限制,所以很广阔,很自由。”孩子们每天自动做火车公交车、捧饮料、邀菩萨、唱歌、堆六面画,创造着生活,而成年人则呼唤着“回归自然”、“生活的艺术性”,而自己却被困在冥想和敷衍娱乐的病态残疾生活中。比起孩子,成人世界有太多无法超越的自然定理和无法破解的人为法则。大人真的很真诚。www.dylw.net是第一个,而纸网已经被世俗的智慧和尘埃蒙蔽,成了一个可怜的废人。所以丰子恺认为孩子的成长是一种悲哀。在丰子恺心里,他是拒绝的,也是感叹孩子成长的。他希望孩子们像永远长不大的彼得潘一样,永远走不出黄金时代。丰子恺常常设想一个理想的人生:“当一个孩子长到十岁左右,无疾而终,岂不是完成了一个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因此,在儿童发现的社会背景下,在崇尚童心成为时代标志的氛围下,丰子恺表达了对儿童世界的赞美和敬仰。他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感受孩子的感受,爱坦诚、诚实、无私的孩子。他欣赏儿童的天真和他们的游戏,将他们对事物的关心,对个性的鲁莽展示,以及对成人的模仿游戏吸收到自己的创作视野中,用有趣的画面展示他们,用平实而有意义的文字记录儿童的日常琐事。而且丰子恺用欣赏和玩味的眼光看待儿童的游戏生活,由衷地赞叹儿童的天真和单纯。正是这种崇尚童心的儿童观,显然使丰子恺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动荡的中国社会找到了精神家园。但他以自己的心理亲和力观察到了童心的艺术特征,是对儿童崇拜观念的张扬,是对儿童发现的不断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