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的英雄故事(主要是感人的)600到800字【急!

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今驻马店市驿城区古城乡),贫苦农民家庭。真名是马尚德。他在东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曾被称为张和乃超。1932年,赴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时,改名为杨靖宇(20尊)。杨靖宇的父亲马希领是一个贫穷的农民。杨靖宇八岁进私塾。1918进入确山县高级小学(现确山县靖宇小学)就读。65438-0923进入开封纺织染织工业学校(现河南工学院),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6月加入中国* * *共青团。1927年3月,为迎接北伐军胜利北进,领导确山农民起义。同年5月,加入中国制片人党。1928年初调任河南省委工作,先后三次在洛阳、开封被捕入狱。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科书记。同年秋被捕,坚持在狱中抗争。1931“九一八事变”后出狱,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委员、军委代理书记,积极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1934年任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兼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65438年至0937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基本队伍6000余人,分布在南满地区开展抗日斗争。卢沟桥事变后,杨靖宇发动西征,经常打击日军支援关内斗争。1938年5月,召集南满党军干部讨论坚持游击战略。会后,在通化、临江等地展开了抗日斗争,沉重打击了敌伪。同年冬,侵华日军实行不人道的返村并户政策,进行武装安置,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破坏,使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杨靖宇带领一路军1400余人进入长白山密林。次年,在蒙江县与敌战斗中损失惨重,队伍只剩下400多人。1940年6月,为解决陆军补给问题,陆军主力奉命北上,引小股部队向东。最后他身边只有7个士兵,4个受伤。于是杨靖宇命令四人行动。后来,他派剩下的两个士兵去村子里找些食物。下山后,这两名战士被日伪杀害。杨靖宇什么都明白了。2月22日,我在雪中的一个小屋里度过了最后一夜。2月23日,他在吉林省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前,单独会见了四个中国人。杨靖宇遵守党的铁的纪律,没有拿群众的针线,就把钱给了其中一个人,帮他买了些粮食和棉鞋。此人回大屯向日伪当局泄密;关东军讨伐队包围了将军,紧急召集了一支由抗联汉奸组成的伪满洲国特务队参战;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将军被叛徒的机枪击中,壮烈牺牲。35岁的时候。日军解剖后发现,他吃的是军大衣里的棉花,雪下的树皮和草根。残暴的入侵者也感到震惊和印象深刻。杀将军的岸田文雄专门为杨靖宇举行了“慰灵祭”,并于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自杀。特勤队队长、原1抗联军分区司令员程斌,抗战胜利后加入山西八路军,1950年代初被发现被镇压,杨靖宇于1905年2月26日(光绪三十一年正月初十)出生于鹊桥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的画像院年轻时就读于村私塾,以1918的优异成绩考入确山县第一高级小学。有一件事让老师印象深刻:有一天,杨靖宇。所以他们出来看。突然,一个高个子男生喊道:“你好欺负!””于是,所有的学生都跟着喊。一个兵痞傲慢地说:“怎么了?如果他冒犯了我们,他应该受到惩罚!于是那个高个子男孩挥了挥手说:“去吧。”“几十个同学甚至把他们踢出学校,救了老张一命。那个高个子男孩是杨靖宇。那些兵痞不甘心,觉得太丢脸了。于是第二天,他们叫来更多的兵痞,怒气冲冲地来到学校。昨天一进学校,我就为那个高个子男生哭了。校长一着急,就不停地道歉。命运的战士不听。这时,杨靖宇爬到屋里,拿了一根火柴,对兵痞说:“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匹配了!如果你不离开,我就烧掉房子。”校长也赶紧说,“嗯,我们也管不了他。你最好去,这个男孩。你不去,就把他逼急了,他就烧了。如果房子被烧毁,你的老板不会放过你。我们走吧。”结果,兵痞们只好灰溜溜地走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杨靖宇的勇气。1919五四青年运动席卷全国,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中。1923年秋,考入河南省开封织染学校。1926,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在党团组织的指示下,回到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春,当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4月,他领导了震惊中外的豫南农民起义,即“确山暴动”,组织5万农民围攻确山县。经过4天激战,占领县城,击溃北洋军阀第八军一个旅,活捉县长王绍渠,建立了中国* * *生产者党领导的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保安委员会,杨靖宇当选常委。1年6月,确山县城关镇老虎笼(地名)由* * *共青团员变更为中国* * *党员。15年7月,国民党武汉政府起义革命,新的革命政权遭到确山县当地顽固势力的反对。杨靖宇、张家多、张、等同志率部到东刘店县继续斗争,开辟新的根据地。9月30日,何、、张家多、张领导刘店秋收起义,改组中国* * *生产党确山县委,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鄂豫皖游击队,杨靖宇任总司令。在此期间,我与数倍于我的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击退了国民党反动武装的进攻和地方顽固势力的骚扰。这支部队当时控制了东起马巷,南至明港,西至县城,北至水屯的一百多里的大片地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党中央指示下,为开展长期游击战争,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领导胜利走向全国,部队离开平原,走向山区,开辟了四望山革命根据地。杨靖宇1927深秋初冬调任河南省委。在此期间,他三次被捕入狱,被党解救释放,后转往上海。1929年8月,杨靖宇被作为“得力同志”派往抚顺,化名张任抚顺特科书记。一到抚顺,他就成了西露天矿的一名矿工,在那里他曾经流下了一片深情。为了方便工作,杨靖宇住在抚顺欢乐园“福和客栈”4号房。杨靖宇见矿工多为中山东人,便自称是毗邻豫东北的山东曹州人。他的名字叫张。杨靖宇拿起一把丁字镐,和矿工们一起下到潮湿阴暗的矿井里,干着又脏又累的活,吃着发霉变质的玉米面。这里的矿工每天都被爆炸性气体饿死、杀死、熏死、烧伤。矿工们并不了解他的一切,就连矿上派来的侦探也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矿工们在一起聊,他来了就不聊了。杨靖宇想接近矿工,但大家都不愿意和他说话。杨靖宇不是不耐烦,而是高兴。杨靖宇知道矿工们对他冷淡,可见他们的警惕性之高。有一天,一个老矿工刚出矿就倒在了地上。原来他已经好几天没吃饱了。老矿工没钱看病,家里没米做,只好向工头借钱。工头没有借,反而把他痛打了一顿,说他偷懒,要解雇他。下班后,杨靖宇及时赶到了老矿工家。老矿工看到杨靖宇进屋,默默地看着,一言不发。得知老矿工怀疑自己的身份,杨靖宇把自己仅有的两块大洋给了老矿工,转身离开。这时,老矿工眼里含着泪,一把抓住杨靖宇,不让他走。老矿工兴奋地说:我看得出你和别人不一样,这些天大家都在谈论你。杨靖宇说,我跟你一样,都是受过极大委屈的煤点。老矿工说,我们过去受的打击太大了,日本鬼子手段狠毒。老矿工也和杨靖宇聊过很多矿。后来矿工们对杨靖宇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矿工们认识了诚实坦率、热心体贴的杨靖宇,亲切地称他为“张山东”。杨靖宇将军身高1.93米,是中国少有的高个子。由于他在语言方面的天赋,被很多人误认为是关东人。有人称之为“张大个子”,因为他身材高大。在与矿工的接触中,杨靖宇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结拜兄弟”、组织兄弟团、扫盲班等他们愿意接受的形式,团结矿工。杨靖宇并不急于组织工会,进行政治斗争等过分的要求,而是先从经济斗争入手。当时,为了更大程度地压榨矿工的血汗,日本矿主决定裁员和延长工作时间,一方面使许多矿工失业;另一方面增加了矿工的劳动强度。矿工们互相怨恨,来找杨靖宇讨教。杨靖宇借此机会动员矿工,展开罢工斗争。矿工代表向日本矿工提出改善工作条件、增加工资等建议;如果日本矿主不同意,坚决不复工等要求。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的日本矿主被迫同意矿工的条件。这一时期,富顺党组织和工人运动不断发展壮大,矿工们也更加信任“张山东”。杨靖宇作为抚顺特科书记,与抚顺矿工结下的恋情,至今广为流传。由于领导抚顺当地矿工罢工,杨靖宇两次入狱,并受到日本警察厅的严刑拷打。他不屈不挠,从不承认自己是党员,从事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他被解救出狱。曾任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满洲里省委市委书记、军委代理书记。

更名的原因和过程

1932年,中国* * *派杨殿坤到吉林组建武装队伍抗日。他在一次与日军的战斗中受伤,回到哈尔滨治疗。接替他的是满洲里省委的战友、后来著名的抗联英雄杨靖宇。因为杨殿坤在抗日队伍中威望很高,这可能会影响部队的士气。因此,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决定改名。他了解到杨殿坤说话时听起来像“靖宇”,而“靖宇”在韩语中是“驱逐外敌”的意思。因此,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决定改名。

编辑这一段,以提高对日本的旗帜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2 165438+10月杨靖宇被派往南满视察吉林磐石一带。他根据中国工农红军的经验,重组地方游击队,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任政委。杨靖宇带领游击队运用灵活的游击战术,在根据地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粉碎了敌人的四次围攻,主动出击。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共作战60余次,死伤日伪军130余人,缴获武器弹药众多。游击队在战斗中日益壮大,从建队时的不到100人发展到250多人,声威遍布南满。“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救国与反侵略成为中国人民的首要任务。中央关于建立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126指示函”精神传到南满后,杨靖宇从南满实际出发,立即将这一指示精神付诸实际斗争,明确提出要动员一切力量,团结抗日。当时南满岩地区有很多抗日义勇军和山林队。主要有老常青、朱司令、云中飞、青林、毛团、典臣、赵团、马团、三江豪、曹团等队伍。杨靖宇写信,发传单,派人主动联系等。,做团结工作,争取* * *与抗日。尤其是当“马团”“赵团”遭到日伪军袭击,处境艰难时,他立即率队清剿。这两支队伍后来与南方满族游击队联合作战。杨靖宇亲自去做多次围攻抗日部队的“毛团”的工作。最后,经过争取,团领导毛作斌同意和游击队会师。这对其他抗日义勇军和山林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团结一切抗日武装,在青石县创建了以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随后,杨靖宇与这些抗日义勇军和山林队联合起来,展开了围攻大兴川、攻克伊通县营城子镇、进攻八道河子、破坏吉海铁路、进攻东吉公司等战役,使抗日力量逐渐凝聚在游击队周围,进而要求组织统一。在这种形势下,1933年7月,抗日军联合总参谋部成立。杨靖宇是政委。21,1934年2月26日,在临江县三岔子城墙腊子附近的森林里,杨靖宇等16抗日部队领导互相商量,成立了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杨靖宇被提升为总司令。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所属部队外,其他抗日部队编成八个支队,划分活动区域进行统一动员。杨靖宇指挥这些部队多次抗击日伪军,在1934取得了抗击“讨伐”的胜利。根据满洲省委的决定,杨靖宇于9月1933日在中国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的基础上,成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独立师有两个团。全师300多人,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此时,杨靖宇根据敌我悬殊的情况,采取避实就虚、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与其他抗日义勇军联手对敌进行打击。他率领总部直属部队往返于沈海铁路东西两侧和梅河口至集安公路两侧,先后进行了通化水曲柳、临江三岔子、金川大黄沟等一系列战役,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到了8月1934,独立师的数量已经发展到800多个,团结了大量的各种抗日部队。部属部队活动区域扩大到辉发河南北两岸10多个县,对南满日伪反动统治构成极大威胁。杨靖宇制定了《战斗中士兵优待和战斗奖励条例》,使部队在对日伪军的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6月7日,1934,165438,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正式成立。下辖两个师,杨靖宇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35年3月,杨靖宇领兵,开辟清远、新宾、桓仁等游击区。到1935年底,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总人数比1934增加了1倍。1936年春,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鼓舞下,杨靖宇率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主动进攻辽宁、吉林毗邻的东部地区的日伪军,以配合中国工农红军抗日。2月至4月,第一军与日伪军作战11次,歼灭日军60人,伪军382人。1936年7月初,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杨靖宇任司令员兼政委。陆军有一个训练团,三个师,全军3000人。

南满绕道

1935年秋,河中根据地成为敌人重点“讨伐”地区。在第一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临江板石沟周围,每一个村庄、每一个主要道口都密密麻麻地站满了日伪军。为了突破敌人的包围圈,夺回战争的主动权,杨靖宇决定先给敌人“引路”。8月中旬,杨靖宇带领150名军部训练团成员开始行动。他不走大路,走林间小路,翻山越岭,西进,进入六合境内,寻找敌人包围圈的薄弱环节。20日,杨靖宇突然来袭击驻守六合黑石大道的伪军300余人。我军官兵冲出大山,与敌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肉搏战,一次击毙敌人60余人,俘虏10余人,缴枪150支,发射迫击炮。胜利从包围中脱颖而出。杨靖宇早料到敌人肯定会在六合集结兵力“围堵”我军。一路西行,突然掉头向东,回到起点,寻找机会出山。当敌人发现杨靖宇在六合“打破”了他们的包围圈后,大为惊慌,令一万多“讨伐”部队西进,给我军留下了“缺口”。杨靖宇又悄悄出发,一路向东南,穿过长白山茫茫荒凉的森林,阔步数百公里,离开河中山区,进入通化、浑江境内,把敌人的“讨伐”部队全部甩在身后。5438年6月中旬+10月,杨靖宇开打杨靖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创建者之一,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被评为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100英雄模范之一。汉族,河南确山人。原名马尚德,字吉生。

中文名:马尚德。

别名:杨靖宇,张,乃超。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

出生日期:1905年2月26日

死亡日期:1940年2月23日

职业: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

毕业学校:开封纺织印染工业学校。

从黎明到夜幕降临,他修长的身影一直留在战马嘶鸣的训练场上,经常忘记喝水吃饭。10多天过去了,他原本魁梧的身材变得又黑又瘦。虽然每天的训练很累,但笑容总是挂在战士们的脸上,他们时刻准备着奔赴前线。1936 165438+10月下旬的一个夜晚,一声集结号响起,400多名抗联战士紧急集结在训练场上。师长王仁斋、政委周建华、参谋长杨俊衡、政治部主任刘万喜跃上马背,冒着寒风,向西进发。为了隐蔽,部队白天休息,晚上行军,但还是被日军发现了。1000多鬼子把抗联部队“咬”得紧紧的,师里决定狠狠教训一下背后的鬼子。第三师的骑兵来到一个地势较高的山坡上。杨俊亨挥舞着大刀,大喊:“走!”率先举刀冲向敌人。战士们都很勇敢,和敌人进行了肉搏战。当时枪声很大,地上的雪被战马溅了半米。嚣张的日军突然遭到袭击,惊慌失措,弃枪而逃。西征三师部队几次突破敌人封锁,经过荥经、清远,经过铁岭,越过南满铁路北段。一个月后,他们终于到达了法库县的辽河东岸。胜利指日可待,抗联战士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欢呼雀跃。然而,天气并不美好。1936的法库县,冬季气候异常,气温偏高。12年冬末,辽河不仅没有封冻,反而河水暴涨,水面变宽,水流不断。与此同时,渡船已经被日军严密看守,渡船被敌人控制。第三师的官兵很着急。他们万万没想到,血战冲到了辽河岸边,却被暖冬的辽河挡住了去路。年轻的士兵受不了突如其来的打击,倒在马背上放声大哭,而年长的士兵则默默地望着滚滚的辽河。我们做什么呢情况紧急,师里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夺敌船渡河。可惜善于在山区作战的抗联部队不习惯在平原作战,在当地也没什么好躲的,就在他们准备突袭的时候被敌人发现了。突然,子弹雨点般地落在对岸,抗联后方的日军听到枪声,被风吹动了。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抗联士兵边走边打。由于连续作战,军队无法休息,掉队和伤亡都很多。此外,向导相继牺牲,敌人紧随其后。第三师处境非常不利。1937年春,部队不得不退回清远、荥经、西丰等抗日游击区。损失了一大半人,剩下不到100人。第二次西征失败。反统一战线1军两次西征。他们虽然输了,但在西征的过程中,不怕流血牺牲。他们在西征中与强敌英勇作战,沿途大力宣传中国生产党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主张,所到之处扩大了中国生产党在辽宁的影响。两次西征,部队损失惨重,久久不能休息。1936年冬,杨靖宇率部在桓仁、宽甸两县之间的密林中休整。当时是冬天,条件极其艰苦。战士们靠吃草根、嚼树皮、喝雪水熬过了漫长的冬天。次年夏天,第一路军完成整训,部队政治军事素质进一步提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为牵制日本关东军的入关,配合和支援全国抗战,杨靖宇率抗联第一路军主动出击,制定了进攻奉海铁路(沈阳至梅河口)的作战计划,打了新宾黄土岗。在广大群众的配合和支持下,他们运用灵活的游击战术,在宽甸县双山子、四平街等地痛击日军守军,打死日军水初、蓝岛队长以下30余人,在本溪县箭厂沟与日军牛道部队交战,打死牛道队长以下50余人。在本溪县大石湖、桓仁县大甸子、冷沟等地,多次与日伪军激战,有效牵制了日本侵略军。日本帝国主义一直把中国东北作为征服中国的战略基地。东北抗联运动的存在,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脏,动摇了日伪政府的反动统治,敌人称杨靖宇为“满洲治安之癌”。为此,从65438年到0938年,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调集了6万多名日伪军警察,对杨靖宇和抗联一路军进行了“大讨伐”,并特别强调:“一定要全力以赴打死土匪头子杨靖宇。”其行动策略是:“既遇到抗日联军,又遇到抗日山林队,就打抗日联军,不打山林队;如果同时遇到杨靖宇和其他抗联势力,就打杨靖宇,不打其他抗联。“在军事讨伐的同时,日伪当局利用收买汉奸、政治引诱、组建汉奸武装等手段分化瓦解同盟。至此,东北抗日武装斗争进入了极其困难的时期。在反“讨伐”斗争中,杨靖宇带领部队采取夜袭、伏击、迂回等游击战术。,和敌人搏斗。1938期间,杨靖宇指挥部下部队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在老岭隧道遗址向敌人发起进攻,在磨子沟、土口子、长岗、岔沟、木吉河、大蒲柴河等战役中取得胜利,击毙日军指挥官西田崇隆,摧毁了被日本伪称为“战斗土匪之花”的伪满洲军“索律”,粉碎了敌人策划的“东路大讲坛”。冬天,斗争更加艰难。抗联战士缺衣少食,经常十天半月吃不上饭。他们经常渴了抓点雪,饿了吃点树皮、野菜、草根。没有鞋子,他们就用麻袋或破布把脚裹起来,在雪地里行军,经常饿着肚子与敌人作战。由于敌人是杨靖宇领导的第一路军警卫旅的一部分官兵,

经过“梳状讨伐”和“狗飞战术”,士兵们摆脱了一个敌人,很快又遇到了另一个敌人,非常疲惫。再加上长白山的冰冻天气,气温经常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很多战士的手指和脚趾都冻裂了。由于缺乏医疗和药品,许多士兵为此献出了生命。1938年夏,由于第一师师长程斌叛变,第一路军的活动变得更加困难。但杨靖宇领导抗联坚持斗争,创造了东北抗战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为正义事业而死

1939是抗战以来最困难的时期之一,伤亡惨重。曾经在杨靖宇身边当过警卫兵的黄胜发老人回忆说:“当时天气冷,我们的棉衣不平整,有的战友手脚冻伤。但敌军更像是将军的雕像。

收藏越密,‘讨伐’越频繁。就在杨司令等人召集各军首长开会解决棉衣问题时,被岸田文雄率领的日伪军包围在那尔洪东北岔口地区,敌军4万余人。天上有飞机,地上有机枪大炮,汽车来回运送食物弹药。在我们面前,敌人是满山遍野。为了掩护各部队分头转移,杨司令员带领我们300多人从正面吸引敌人,机枪连开道,撕开一道口子。“然而,当我们突破南博子,到达五金顶子时,敌人已集结更多兵力,我们甩了一个又遇到一个,很难获得休整的机会。在雪地里行军时,我的裤子总是湿的。冷风一吹,我冻成冰甲。很难弯,也不知道有多重。很难走。鞋子都磨破了,我们只好剪下几根软软的榆树条,从头到尾拧成一根绳子,把鞋子绑在脚上。衣服,都被树枝撕破了,正在开花,浓霜日夜挂。一切又白又冷。”这时候,需要多大的火力啊!生一堆火,烤好,把冻僵的衣服融化烘干,温暖冰冷的身体。尤其是晚上,气温降到零下40多度,树木冻得当啷作响,粗大的树干冻得开裂。人怎么受得了?但是一辈子的火,火照得远,烟飘到林顶,敌人就会像一群绿头苍蝇一样扑过来。我们不得不继续在雪上跳跃,因为害怕再也站不起来了。“更困难的是没有粮食,更不用说粮食了。甚至连草都被埋在两三英尺深的雪里。我们找不到也挖不到。我们不得不吃难吃的树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青嫩的皮一片一片切下来,放在嘴里嚼,但不能咽下去。我勉强吃了,肚子难受……”杨靖宇鼓励大家:“革命就像一把火,看起来很小,却能烧红,照亮黑夜。不管有多难,革命总会胜利的!”1940年2月,杨靖宇牺牲前夕,他和战士们吃着一碗用雪水煮的玉米粥,非常平静地对警卫员说:“即使我们都死了,也会有人继承我们的事业,革命总会成功的。”接下来的几天,他没有吃一粒。饿了就吃草根和棉絮,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杨靖宇将军的最后一口气

[3]1940年2月23日下午,敌人在蒙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包围了杨靖宇。侵华日军留下的战地记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讨伐队已逼近他(杨靖宇)至100米、50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然而他连看都没看好,拿着手枪不停地向讨伐队射击。经过20分钟的搏斗,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左手腕,他的手枪咔嚓一声掉在了地上。然而,他右手握着手枪继续战斗。因此,讨伐队认为很难活捉他,于是向他猛烈开火。”下午4时30分,杨靖宇被敌人射中胸部,壮烈牺牲,时年3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