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
“兴趣是创造快乐而明亮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见,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一年级孩子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材料的感受和兴趣。现实的、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而且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相应内容的学习策略,教材应该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所能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事实,来源于学生在学习数学或其他学科的过程中所能思考或操作的实际。因此,选择有一定数学价值的、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东西作为学习材料,并用有趣的图片呈现出来。这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讲解图片,学生要畅所欲言,对讲得好的孩子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时可以激起孩子的谈图欲望,使整个课堂高潮迭起,改善复杂枯燥的数学学科,使学生在谈图中轻松掌握新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真正自主玩耍的舞台。如高一上册第二单元《动物乐园》,用生动有趣、色彩丰富的图画展示了一个美丽的动物园,画了四只熊、五只白兔、四只长颈鹿、三只猴子。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注意画面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创设动物聚集的感人数学故事情境,激发学生计数的兴趣。这种教学既能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又能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这样一个轻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这样师生的学习氛围自然会愉快起来,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根据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每个学生都有两个发展层次:现有层次和潜在层次,两者之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两个层次的个体差异出发,将最近开发区转化为已有的发展层次,不断创造更高层次的最近开发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需要循序渐进,根据教材的安排,划分最近的发展区域,分阶段读图。刚入校的孩子虽然在幼儿园就学会了看图,但他们的观察是随意的、有目的的,往往只关注图片中明显的或有趣的部分,观察是肤浅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有序的、有目的的观察能力。同时,对儿童的观察要求画面要简洁明了,最好让学生分四个阶段对画面进行解释:首先大致说明问题的意思,让学生根据第一印象对画面进行解释;二是统计图片,让学生从图片中找到隐藏的数字;第三,把图片分成几个部分。学生可以将一幅图片分成两到三部分,并解释每一部分。第四,过程图,学生可以观察过程图后在大脑中形成的说出图的意思。在训练学生从数学的某个角度观察图片,懂得分阶段讲解图片后,我们的老师要引导学生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来提问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讲授高一上册第一单元“可爱的校园”时,可以指导学生先观察全貌,有序地说出整个主题图中显示的数学信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在观察和解释图片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问题:图片中有多少种小动物?你是怎么算的?(引导学生完整回答:图中有6种小动物。并按一定顺序数)有多少只熊?多少只白兔?多少只鸟?有多少棵树?.....引导学生通过有序计数渗透自然数概念,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学生通过看、数、想,有目的地观察画面,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有些孩子看完图片后能收集到一定的信息,但不能表达出来。这时候老师可以先给学生一个说话的机会,因为孩子说的越多,思考和收获就越多,然后逐步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从而体现出从“帮助到放手”的过程。
第三,对标题文本进行有效的引导、分类和处理
当学生逐渐学会观察有趣的图形时,如何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读图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首先第一种情况:纯图形(单一主题图)。主题图中有大量的非数学信息,旨在给孩子营造一个有趣的故事场景,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如高一上册第二单元教学中的“大于”和“小于”的问题,体育课就是上面的场景,小朋友都来帮忙作为故事的背景。操场上,孩子们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有的拍球,有的在录音等。,其中包含跳绳和射球一样多,踢毽子比跳绳多,录音机比射球少等数学信息。在孩子眼里,图片更多的是故事而不是数学信息,所以我设计了以下问题:(1)体育课有多少孩子要帮忙?(2)有多少孩子在踢毽子?(3)跳绳的人和拍球的人一样多吗?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图中跳绳和拍球的一一对应关系,让学生认识到“一样多”的含义,引导学生说跳绳和拍球的人数“一样多”;然后设计问题:(1)有多少孩子在跳绳?(2)有多少根绳子?(3)跳绳的人多还是绳子多?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幼儿跳绳的数量与图中绳子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剩下的就是“多”或“少”的部分,理解“多”和“少”的含义;学生充分理解“多”和“少”的关键是通过“跳绳的孩子比跳绳的孩子绳子多,绳子少”来找出“谁比谁强”。这样,长期坚持指导学生多看图,掌握读图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其次是图文并举(图文结合的主题图)。随着学生素养的提高,图文结合的题目也相应增加,但也有部分学生往往注重图片,忽视读词。比如,画面描绘了左边有九个孩子在玩捉迷藏,右边有一群孩子在大树旁奔跑。正文说“九人再来”。很多孩子还是像左边一样数人数,数到五(四个人还是盖着),所以公式是9+5=14。很明显,做这道题马上就偏离了图和文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先看图,理解图中的信息,再看文字,然后分析哪些信息是已知的,哪些是必答题,让学生知道图和文字是相互联系的,要一起读,一起理解。通过仔细看图,说出图的意思,理清图文关系,合理解决问题。
最后,阅读包含大量信息的主题地图。有些图片包含了大量的信息,需要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充分理解图片的含义。比如图中有3只蜜蜂,6只蜻蜓,10只蝴蝶。让学生提问和回答数学问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需要找出图中各量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根据数量关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运用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解题,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能力。当学生从图片中知道“花园里有3只蜜蜂和6只蜻蜓”时,他们受到启发提出问题:“有多少只蜻蜓和蝴蝶?”“蜻蜓比蝴蝶少几只?”让学生模仿并问其他问题,如:“花园里有3只蜜蜂和10只蝴蝶。有多少蜜蜂和蝴蝶?”“花园里有3只蜜蜂和6只蜻蜓。蜻蜓比蜜蜂多多少?”
四,别出心裁,巧妙运用教材
课本上的主题图都是数学专家精心设计的,大多对教学有帮助。但有些画面过于复杂,无关干扰因素多,容易扰乱低年级尤其是高一年级孩子的观察思维。个人认为渗透主题图的设计意图后可以自己设计主题图,帮助老师和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另外,主题图是静态图片,妨碍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动态过程。我们在训练学生读图能力时,不妨化静态为动态。比如高一《可爱的企鹅》第一册,我把主题图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六只可爱的企鹅,另一部分是三只可爱的企鹅,利用两幅图的组合和分割,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过程,感受其中的含义。
培养学生阅读数学地图的基本技能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程。直观的读图会为后面的抽象文本分析做铺垫。识图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忽冷忽热。教师要始终如一地正确引导学生充分练习识图的时间和真机,并适当鼓励学生在识图中不断进步,以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