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开展语文教学

一、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的重要性

为了彻底摆脱贫穷落后,优先发展教育,汉语在教育中非常重要。小学语文是培养小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在学习中,小学生的情感、品德、心理都能健康发展,为他们将来认识世界、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的汉语教学和补习费时低效,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学生受母语的影响。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民族语言教学策略的探索和研究。

二,民族地区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

少数民族学生使用的母语与汉语差异很大,他们在学习汉语时会遇到很多困难。少数民族学生使用的汉语教材是汉语(非母语)。在日常教学中,语文老师必须先把汉语翻译成学生熟悉的方言再进行教学,无形中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的负担。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现象。

现象一:某民族乡小学一至六年级期末统一考试报告单(春季学期)

现象二:少数民族村小学领导给老师布置作业前,请把你要教的科目(语文或数学)用纸条写在教务处。结果,全校16名老师中,有10人明确表示希望自己安排数学课,有4人表示可以教任何科目,还有2人写道:“语文课也可以。”

现象三:一个村子里住着少数民族。从65438到0999,有27个小学毕业生,都去了乡镇中学。但在2000年的春季学期,他们中的四个人退学了;2000年秋季学期,又有三人辍学。答案几乎是:老师讲课理解的不是太快,学习成绩也不好,继续看也没用...

从以上三个现象我们不难发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年级越低,语文越难教,质量越差;老师教语文又难又烦;小学语文学习不好,影响中学以后各科的学习,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

第三,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应采取的策略研究。

少数民族学生(如壮族学生)学习汉语的最大障碍是语言习惯差异导致的“翻译”问题,即将听到的普通话在大脑中“转换”为母语,经过“过滤”和“选择”后充分理解,再进一步思考。他们的思维需要更多的“转向”,需要更多的时间。壮族学生用母语思维,造句作文经常语序颠倒。比如壮语和汉语直译时,汉语单词“我妈妈把新书包放在桌子上了。”壮语是“妈妈,我把书包放在桌子上了”等等。所以他们在学习汉语的时候,有一个把语序从逆序调整到顺序的过程,单词是要“翻译”的。这样,他们就要花更多的时间用普通话在课堂上翻译和调整。这不仅影响了他们处理信息的速度,造成了他们语文学习成绩低下,也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思维迁移层次多,速度慢,甚至出现思维“卡壳”(无法将普通话翻译成母语)的现象,有时会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如果不改变他们用母语思维的习惯,他们将很难适应现代科学思维的需要。因此,帮助少数民族小学生改变母语思维习惯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小学生养成用普通话思维的习惯?

(一)实施“快节奏、高效率”战略

对于刚入学的民族小学生,不得不用方言辅助教学,但随着时间的增加,师生要加大使用普通话的频率和难度。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的拐杖。要让他们掌握好,但不能要求太高。现实中,很多老师因为学生不乐意接受汉语而延长授课时间的现象很普遍。我们不妨将“快节奏、高效率”的概念引入这一现象。

民族教育中的汉语教学应采用“快节奏、高效率”的教学方法,以正常的教学速度或稍快的教学速度进行。同时适当增加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简单翻译练习(或其他民族语言与汉语之间的翻译),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意识的单词应该是学生容易理解的,对下一步学习有用的单词,虽然课文还没有出现,让他们对这些单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进行翻译。比如第四册《骄傲的孔雀》,第一节课就是解题,然后让学生根据拼音读课文。看完课文,我们来说说以下几个词的含义:骄傲、炫耀、拖延、走路、礼貌、一模一样、五颜六色的砸钱、踩、挣扎、丑陋等。这些词应该让学生分别用壮语和汉语说出它们的意思。如果学生不会说,老师应该帮助他们理解。学生有了基本认识后,会提出以下词语(不在文中):骄傲、自卑、自吹自擂、自吹自擂、自吹自擂、拖拖拉拉、溜达、闲逛、举止怪异、五颜六色、开始、崩溃、丑陋等。这些单词一般只是展示在小黑板上让同学们知道,和需要掌握的单词略有对比,比如pride-pride。通过加强词汇的积累,为学生用普通话思维打下基础。

“快节奏、高效率”的快节奏、多信息,似乎违背了“能力”原则,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但是我们要看到,学生是活泼好动的,求知欲很强,有些教材离他们的生活太远了。宣扬那些无关痛痒的道理,往往会让他们的学习兴趣下降,教学节奏缓慢,难以让他们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信息少了容易导致他们心理放松,而张力不足则难以集中注意力,降低了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快节奏高效率”要建立在高效率的基础上,这个快“度”必须在实践中仔细观察,认真把握,通过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总之,在有限的时间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是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尽快走上普通话思维的有效途径。

(2)从民族教育的实际出发,紧跟汉语教学改革的浪潮,倡导民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汉语,努力做到愉快教学。

1.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教师要把学习作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行为来关注,不能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练习。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阅读中感受和思考,得到情感的熏陶,得到思想的启迪,享受美的乐趣。民族地区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很多内容。老师要时刻提醒学生要有学习汉语的意愿,随时随地学习汉语。比如看电影的时候,注意电影中人物的对话,积累说普通话的经验,积累词汇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提问,用自己的理解去思考问题,尽量多思考,多提问。比如第三册《狐狸与乌鸦》,在第一课认识了生词和短语,基本理解了课文大意后,老师打破课后思考问题的限制,让学生再读一遍课文,自己提问。第二节课,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狐狸会说话吗?听到乌鸦叫是不是不吉利?狐狸会爬树吃乌鸦吗?狐狸是好是坏?壮语中的狐狸是什么?虽然这些问题有些幼稚可笑,有些跑题了文中的主题,但必须认真对待。可以引导他们直接讨论或回答,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养成自学和主动讨论的习惯。

2.合作学习是民族语文教育中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应该受到重视。社会需要人和群体之间的合作。合作学习是从小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的小学生如何合作学习?他们可以合作进行民族语言和普通话之间的翻译。合作进行对话和阅读训练;分组讨论合作答题,自由组合讨论学习心得;学生们互相合作,互相评价对方的作文、作业等等。比如《赵州桥》第二册第六课中的句子“有些人在听和说了这样的话后,发现不完全正确的地方,可以补充和纠正。经过同桌的互相提醒和启发,一开始不理解的同学终于想通了。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积极承担个人责任,互相支持,互相合作,互相启发。这样他们就觉得舒服了,大大激发了他们用普通话交流和思考的兴趣,提高了汉语学习的效率。

3.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策略,也是提高民族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意见”,因为只有深入探究,主动寻求,他们才会有“看”到的东西。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还可以尝试将优美的民族民歌翻译成中文(不要太多),让他们感受到美,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信心,并尝试探索母语与普通话的异同,开发练习资源,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比如学完第十册的两首古诗,我们告诉他们,有些古诗乍一看很难懂,但读完之后让我们觉得很美。还有很多优秀的地方民歌。老师让学生用母语朗读平时听长辈说的当地民歌,然后让他们翻译成中文。学生们很感兴趣,在老师的启发下,很快翻译出来。通过研究性学习,他们可以更深入、更广泛地了解汉语,克服普通话思维障碍,并享受学习汉语的乐趣。

总之,只有学生对汉语有了更深更广的理解,汉语练习更深更扎实,养成了用普通话思维的习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才算是成功的教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