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感受声音》教案。

《感音》课时:1课时

课型:欣赏、建模、表演、评论。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依靠听觉激发美感,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理解和表达声音的节奏。利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因素的重叠来体现听觉体验。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感受声音的旋律和节奏。

【教学难点】让学生听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和方法]

1.导入阶段:(老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

选择节奏平缓的轻音乐和节奏强烈的迪斯科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

(学生分组讨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

轻音乐感觉柔和、优美、甜美、流畅;迪斯科音乐感觉很硬,很温暖,很紧张。

2.发展阶段:

激发视觉表达。如果用线条来表达这种感觉,(学生分组讨论)

哪些线条感觉硬,哪些线条感觉软?

直线有一种硬朗的感觉,曲线让人感觉柔和,线条表达的节奏就像音乐的节拍,有上有下,有力度,有长短,有起伏。有几何形状,也有线条组成的自由形状,通过点、圆、方、三角等基本形状产生有规律的运动节奏。其基本方法有:量变、位置变、方向变。这就产生了各种缓慢而激烈的运动节奏。给人流动、滑动、奔跑、激荡、上升的感觉。

3.探究阶段:(欣赏抽象画)

康定斯基(俄罗斯)用圆圈来表示空间和星系之间的相互作用。用丝带和浮体造型来表现一种活泼、游动、变化的感觉。

马莱维克(俄罗斯)用直线组成的图形构成神秘的宇宙空间。

4.激发创意阶段:

闭上眼睛,听音乐。根据音乐的节奏想象图形,或者根据音乐中乐器演奏的乐音创造符号来表达。这些符号需要改变大小、位置和方向。

5.学生的创作阶段: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感受,在装饰(欣赏学生作品)上使用造型语言而不要过于精细。

学生创新练习与教师巡回辅导。

6.教室扩展:

启发学生选择各种方式和材料来表达自己的声音,如人体动作(舞蹈)和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