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边境的神秘村庄

中缅边境的神秘村庄

中缅边境的神秘村落,一半归中国,一半归缅甸。两国差距有多大?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今天,我们将带您走进静音村,一个位于中缅边境,被称为“一村两国”的神秘村庄。

在中国云南省和缅甸的交界处,有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边界线。在这条边界线上,一塞一黑山的自然奇观随处可见,但最神秘奇特的当属一寨两国,堪称奇观中的奇观。

静音村位于云南省瑞丽市项杰乡,与缅甸芒秀村相连。边界以竹篱、沟渠、田埂、村道为界,形成“一村两国”、“一井两国”、“一国两国”等独特景观。

1990以前,两国是中缅边境的阿呆人。在此之前,当地居民甚至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个国家。1960年,中美重新划界,于是这个傣族村寨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属于中国,一部分属于缅甸。

属于中国的部分被称为静音村,因为那里有一口银井,而属于缅甸的部分被称为芒秀村。从此,这个多民族的村落形成了独特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理格局。翟逸和寨寨距离云南瑞丽市只有十公里左右,中国著名的界碑71就位于这个村子的中间。

1960年,中缅边界勘界时,在静音村中间立了一块中国71号界碑,将该村一分为二。在界碑西北侧,属于中国瑞丽,称为静音村,在界碑东南侧,属于缅甸,称为芒秀村。

在划界之前,静音村和芒秀村属于同一个傣族村寨,是“一个民族两个国家”的起源。两国的边界除了界碑之外,还以竹篱、村道、沟渠、土埂为界,但边界之间没有严格的阻隔,两村居民也可以自由交换需要的物品。跨境收割和跨境养殖也很常见。

中国静音村面积约2.8平方公里,人口142户608人。然而,缅甸芒舍村的面积和人口规模约为静音村的一半。这两个村庄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它们由沟渠相连,村庄彼此相依。经常上演我们的瓜蔓跑到缅甸的土地上。于是,缅甸的老母鸡跑到中国的土地上下蛋。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一个普通的村庄并不稀奇,但在这里却可能演变成一场国际纠纷。但是,这样的国际争端在两国人民看来是正常的。虽然他们跟随不同的国旗,唱不同的国歌,但他们使用相同的语言,有相同的习俗和文化,喝同一口井的水。唯一的区别只是国籍。

因为两个村子距离太近,而且关系非常亲密友好,外人很难分辨是中国人还是缅甸人。虽然一个村庄被分成了两个国家,但由于国家不同,中国的静音村在教育方面远比缅甸的芒协村富裕和发达。为了帮助住在同一花园的缅甸村民,许多缅甸学生被拘留到中国学习。

静音边境小学成立于2008年,共有65,438+047名学生,其中只有78名来自中国,而69名来自缅甸。我们国家给这些年轻的留学生发放了特殊的证书,他们每天可以在两国之间自由往返十几次。在学校,他们和中国人一样,学中文,说普通话,最多用人民币。

每天都有跨国故事在这里发生。两个国家的两个村子互相下,互相通婚。两地的小商贩每天也在进行国际贸易,但根本察觉不到有什么不同。正是因为这个村庄的神秘和特殊性,它的名气迅速提升,现在已经被打造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春节期间,静音和芒秀的村民被邀请聚在一起庆祝节日。

节日期间,每天有超过5万人参观景区,缅甸游客超过1,000人。景区有精彩的缅甸表演,两国人民共庆春节。

静音村和芒秀村由沟渠相连,血脉相连,团结互助。在春节期间,两国人民都有吃糯米和饵丝的习俗,大家聚在一起谈论友谊和春节。

春节期间边境人流量大,边检站设立问询台,设立边境旅游团队专用通道,确保中国游客通关时间不超过30分钟,最大限度提高通关效率,方便两国人民欢度佳节。

很多第一次来当地的游客都会很震惊。他们无法从外貌、生活习惯、语言文化上分辨出自己是哪个民族。这里最著名的景点是界碑71。直到这个界碑1960的出现,村子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有界碑,但两地之间并没有严格的阻隔。游客经常会体验一只脚在村里跨两个国家,或者在两个国家之间来回摇摆。这是一种无法形容的神秘体验。这条边界线不仅是中缅之间最神秘奇特的边界线,也是最丰富的边缘线。当地有一座很特别的桥,桥上镶嵌的7777块优质翡翠价值连城,现在已经成为游客体验土豪感觉的打卡胜地。

虽然界碑71在这里成了两个国家,但不可能把他们骨肉分离。随着中美实力差距越来越大,两个村子之间的发展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中国这边变得更富裕。但缅甸芒秀村在中国殷琦村的带动下,比缅甸其他村庄富裕,经济差距并没有影响两村的友好交流。